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学史鉴今,不忘初衷,人民至上,百姓福祉(小不点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史鉴今,不忘初衷,人民至上,百姓福祉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学史鉴今,不忘初衷,人民至上,百姓福祉》中国当代作家小不点儿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学史鉴今,不忘初衷,人民至上,百姓福祉

今年正值党的百年华诞,学校的工会主席、党委成员孟丙灿老师把官渡区党史研究室的征文通知发到了校退休的微信群里,热心诚恳的动员退休人员积极参加。细研了下它的内容,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浮想联翩。重新提起了搁置多年的笔,埋头的在稿纸上爬行,写下了以下一点不成熟的随笔。视为滥竽其中了。

动笔之前,左思右想,写点什么呢?按要求:学党史、国史,以达到教育党员不忘初心、不忘宗旨的目的。按着这一思路在作文纸上爬行了。行了,废话止此,还是谈点体会吧。

记得我在学生的历史课上,比较喜欢以下的一段史料:

———《旧唐书·魏徵传》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这一对封建社会的君臣,均知道历史的明史鉴今的作用和道理,何况我们先进的共产党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觉悟,办实事,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把历史和共产党人的现实和实际行动密切地结合了起来。不也是以史喻今,借史明理的价值所在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领会!毛主席老人家一生酷爱读书,尤其是酷爱读历史书,司马光的一部《资治通鉴》300万字,老人家一生读了17遍,爱不释手。4000万字的 “二十四史”陪伴了老人家的终生。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茫的哲学名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等光辉著作,成了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思想武器。读史的作用,明史的功能,党的领袖给我们做出了鲜明的榜样。难道不值得我们当今共产党人深刻的学习并牢牢铭记的谆谆教导吗?。

一部共产党人的历史,一部共和国的国史,以至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都值得我们共产党人细细的读,慢慢的品。尤其是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更是我们需要深刻了解的,更能使我们反思、警醒和奋起的好教材。通过读史,从中读出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不能否认,如火如荼、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中怀揣的思想信念,是那么的直接;那么的朴素;那么的单纯。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初衷理解的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实在。那么的生动 。 ……

记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82年前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1934年11月上旬,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卫生部等驻扎在了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不幸与队伍失散并迷路的三名女红军战士,饥寒交迫筋疲力尽,跌跌撞撞地来到了沙洲村。她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离村几十米的一间破茅草屋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女主人叫徐解秀,夫妇刚刚结婚,家里一贫如洗。主人没问她们是谁,从哪儿来,但他们分明明白了什么。于是,他们倾其所有,为饥饿疲惫的客人准备了一顿粗茶淡饭。吃完饭,徐解秀就将三位客人领到了床上。那是一张用楠竹扎成的床架,床上的破席下面垫着稻草,女战士忙将她们唯一的棉被打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徐解秀和女战士同时醒来,她们发现,男主人一直睡在门口的草垛上守护着她们。女战士们的眼睛湿润了。临走时,她们决定把这唯一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夫妇,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他们说:“你们三个人就共有这么一条被子,天寒地冻的,还要赶那么远的路,我们怎能忍心把它收下呢,我们在家里,至少还有一个躲风避雨的地方啊!”,三个红军姑娘怎么也说服不了徐解秀夫妇,于是她们不由分说地把被子往床上一扔,抽身就往外跑,徐解秀赶紧抱起被子,拼命地又追了出去,她们在村口把被子推过来又推过去,僵持不下,这时一个红军姑娘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她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下,坚定地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她们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大姐,这下你可别推了,这半条你就收下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泪水唰地流了下来……

徐解秀把三个红军送到村口,望着绵绵群山,崎岖小道,担心红军女战士不认识路,徐解秀叫丈夫再送姐妹们一程,送远一点,送到大山的那一边。她站在村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丈夫和三个姐妹一步步地远去……

[1]

作者简介

小不点儿,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