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宁津县大柳镇初级中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宁津县大柳镇初级中学素质教育是促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1]下的教育目的偏重知识的传授,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2]。此知识点一方面会很简单的考查全面发展包括什么,另一方面也会考查例子反选的形式。

目录

校园咨询

厚植传统 感恩前行 ——宁津县大柳镇初级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纪实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固本,铸魂,打底色”的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工程。大柳镇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厚,这里既有“插柳救民”“以面劝谏”的历史文化传承,又有古今感人奋进的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引领。大柳中学厚植于传统,从传统文化及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力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潜移默化,以环境文化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注重文化浸染,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以文化人,应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大柳中学的“铭恩路”“感恩路”“延恩路”,每一处都有一则历史感恩故事,如“铭恩路”出自“一饭铭恩,千金以报”的故事,学生们行走其间,能受到感恩故事的浸染;墙壁文化以画卷形式展示大柳古镇的由来及大柳面的故事,承载着大柳人民的“感恩情怀”;充满古风韵味的走廊文化,身临其间,迎面扑来的是历史传统文化的幽香和名人先贤的书香;“唯吾知足”雕塑,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和知足,师生要有“空杯心态”……我们力求校园处处有风景,风景之中有文化。这些校园文化对学生树立品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素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厚植传统,奠基底色

诵读经典,学习经典,能为学生的人生奠定最好的底色。学校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了传统文化经典校本课程,包括《传统文化读本》《论语》《孟子》《大学》《传统礼仪》等。我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引领学生诵读,早、中、晚第一节课前的半个小时,是学生的诵读时间。在传统文化读本的熏陶中,他们尽情“修身立本,涵养斯文”,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涵养,礼貌和优雅渐渐地萌发出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经典,学校成立了柳园诗词诵读社、尊柳国学社等特色社团。柳园诗词诵读社的社团活动以诵读诗词为主,诗词内容以“柳”为主体。柳树,是学校感恩文化的载体,在让学生感受柳的精神的同时,培养他们柳的特质:不惧骄阳似火、风矢霜剑的顽强;任风雨来袭,自岿然不动的刚毅;躯干挺拔而枝条低垂,懂感恩,知谦逊;树冠如伞,遮挡炙热,荫庇一方的奉献。

“素描温良恭俭,墨染礼义仁诚”,是尊柳国学社的理念。我们从传统“诗书礼乐”中汲取精华,让诗书浸染学生灵魂,成韵生香,木铎声声,以文化人,形成温、良、恭、俭、让,礼、义、仁、诚、信等良好的道德修养。国学社活动以弘扬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古典名著,传统文化认知,传统礼仪教学等,与我校提倡的“感恩”教育相得益彰,以“讲,读,研,行”四步法为教学策略,达到“立德树人,经典入心,由事明理,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我们以点带面,培养一批懂感恩,知荣辱,敢担当,有格局的“君子”。

寻根溯源,挖掘地域文化

大柳中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根植于本区域的地域文化,通过挖掘良风美俗,人文历史,让本区域师生择善而从。关于大柳镇和大柳面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靖难之役”时燕王南征,行至宁津青龙镇附近,朱棣被一妇人“抱大携小”的善举感动,就告诉农妇,门口插柳可免遭杀戮,妇人遂遍告全村救得全村人性命。待朱棣胜利再次经过此地时,农妇为感激燕王,用来年的庄稼种子为燕王做了一碗面,并说:“种子没了可以去借,若民心没了,哪里去找?”燕王听后颇为动容,他整顿军纪,军队所到之处都秋毫无犯。而“大柳面”也成了山东省乃至全国闻名的特色小吃。为传承“插柳救民”“以面劝谏”的古镇精神,学校开展了诸多激发学生感恩情怀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