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国寺经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国寺经幢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落在北寺巷底,与安澜园遗址僻邻。 安国寺俗称北寺,建于唐开元元年,初名镇国海昌院,宋大中祥符间改名安国寺,现仅存三座唐代石经幢和罗汉堂石碑。[1]

简介

安国寺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 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其中南座(咸通六年建)石经幢最为巧,高约7米,从底座到顶端都是八角形,共十九个层次。座身镌刻有“九山八海”及束腰浮雕蟠龙等图案,座幢以仰莲承托幢身,周围勾栏、腰檐、斗拱等均为石构仿木构,出檐深远,翼角起翘,勾头滴水,真实体现唐代木构建筑的特色,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石构仿木经幢。唐会昌二年的经幢高5.8米,下层围径4.4米,经柱高1.3米,周围2米。幢身上的浮雕武士像作肩扛幢身状,威武传神,观音像和礼佛图的刻划也很细腻,其和唐会昌四年经幢均为十六层,由须弥座幢身和仰覆宝珠等组成。幢身有流云托座,雕刻形象生动。三经幢都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和其它佛教故事。三经幢形态优美,冠于浙江,是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珍贵文物。在安国寺遗物中还有《盐官道场住世五百大阿罗汉》石碑等。 北寺巷南原有庆善寺,今尚存明吴本记《庆善寺碑记》 ,此碑即“宁苏文中公盐官句残石,残石刻苏轼千佛阁诗: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基筑便能高,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盐官称为“邑城”源于此。

安国寺经幢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落在北寺巷底,与安澜园遗址毗邻。现在能见到的安国寺遗迹是三座唐代经幢和一些残散的碑石,都被安置在盐官镇北寺巷西的一块矿地上。经幢系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其上。经幢也有脱离寺庙而立的,或在水边,或在道路旁,佛教徒见了都要顶礼膜拜。

地理位置

位置:在海宁市盐官镇西北隅。该寺坐落在北寺巷底,与安澜园遗址僻邻。

人文历史

安国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名镇国海昌院。唐会昌初(841—843),忽有莲花涌地而出,寺僧法昕以为祥瑞,乃修葺精舍,延请名僧安国师为住持。宋大中样符元年(1008)赐今额。安国寺自创建后,屡圮屡修,最后一次重修时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宋熙宁八年(1075)六月十一日,苏轼应寺僧居则之请,作《宋安国寺大悲阁记》,与《黄州安国寺记》同为东坡名篇。

安国寺俗称北寺,建于唐开元元年,初名镇国海昌院,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安国寺。现仅存三座唐代石经幢和罗汉堂石碑。安国寺三座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其中南座(咸通六年建)

石经幢最为精巧,高约7米,从底座到顶端都是八角形,共十九个层次。座身镌刻有“九山八海”及束腰浮雕蟠龙等图案,底幢以仰莲承托幢身,周围勾栏、腰檐、斗拱等均为石构仿木构,出檐深远,翼角起翘,勾头滴水,真实体现唐代木构建筑的特色,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石构仿木构经幢。唐会昌二年的经幢高.5.8米,下层围径4.4米,经柱高1.3米,周围2米。幢身上的浮雕武士像作肩扛幢身状,威武传神,观音像和礼佛图的刻划也很细腻,其和唐会昌四年经幢均为十六层,由须弥座幢身和仰覆宝珠等组成。幢身有流云托座,雕刻形象生动。三经幢都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和其它佛教故事。安国寺经幢形态优美,是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珍贵文物。在安国寺遗物中还有《盐官道场住世五百大阿罗汉》石碑等。

北寺巷南原有庆善寺,今尚存明吴本记《庆善寺碑记》,此碑即“宋苏文忠公盐官句残石,残石刻苏轼千佛阁诗: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基筑便能高,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盐官称为“邑城”源于此。

安国寺经幢这三座经幢,分别凿制于唐会昌二年(842),会昌四年(844),咸通六年(865)。 会昌二年凿制的经幢高5.8米,周长4.4米。会昌四年凿制的经幢高6.2米,周长4米。这两座经幢上都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唐咸通六年凿制的经幢高7米、周长4.6米,从底部到顶端共有19个层次,每一层次造型不同。幢下部为两层重叠须弥座、因浮雕蟠龙,故别称“系龙幢”。这三座经幢的须弥座、幢身(八面)、幢盖、所雕人物花卉等图案,都极精致

著名景点

安国寺经幢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座落在北寺巷底,与安澜园遗址毗邻。共三座,石制。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幢身平面呈八角形,都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题记。咸通六年幢高7米,腰檐仿木构建筑形式。是现存古经幢中出现石构仿木构做法最早的。幢座上还有精湛的佛教故事、狮子等浮雕。

安国寺俗称北寺,建于唐开元元年,初名镇国海昌院,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安国寺。现仅存三座唐代石经幢和罗汉堂石碑。

北寺巷南原有庆善寺,今尚存明吴本记《庆善寺碑记》,此碑即“宋苏文忠公盐官句残石,残石刻苏轼千佛阁诗: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基筑便能高,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盐官称为“邑城”源于此。

旅游信息

景区气候

气候:嘉兴地处北亚热带边缘,属于亚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秋教短,冬夏教长。年平均气温15.8度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日照172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178毫米。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景区景观

景观:安国寺三座经幢,原位于天王殿前的庭院之中,呈东、西、南三角鼎立,其分别建于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距今都有千余年历史。其中南座(咸通六年建)石经幢最为精巧,高约7米,从底座到顶端都是八角形,共十九个层次。座身镌刻有“九山八海”及束腰浮雕蟠龙等图案,底幢以仰莲承托幢身,周围勾栏、腰檐、斗拱等均为石构仿木构,出檐深远,翼角起翘,勾头滴水,真实体现唐代木构建筑的特色,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石构仿木构经幢。唐会昌二年的经幢高.5.8米,下层围径4.4米,经柱高1.3米,周围2米。幢身上的浮雕武士像作肩扛幢身状,威武传神,观音像和礼佛图的刻划也很细腻,其和唐会昌四年经幢均为十六层,由须弥座幢身和仰覆宝珠等组成。幢身有流云托座,雕刻形象生动。三经幢都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和其它佛教故事。三经幢形态优美,是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珍贵文物。在安国寺遗物中还有《盐官道场住世五百大阿罗汉》石碑等。

景区交通

铁路:嘉兴位于沪杭铁路的中点,距上海、杭州各90公里。有通往南昌、厦门、怀化、南宁、福州、衡阳、广州、武昌、重庆、柳州、昆明、杭州、宁波、义乌、兰溪、衢州、温州、上海、无锡、常州、南京、合肥、阜阳、淮北、济南、北京、包头、吉林、齐齐哈尔等地的列车(往南方的列车可参见上海的时刻表,发车时间推后1小时,往北方的列车可参见杭州的时刻表,发车时间推后1小时。

公路: 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沪杭复线快速干道横贯全境。嘉兴市区有西、北两个主要长途汽车站,两站之间有20路公交车相连。

出租车:主要车型为桑塔纳或奥拓,起步价5元(2公里),嘉兴城区面积不大,穿行于火车站、汽车站、南湖和市中心之间,车资也就5-10元左右。

公交车:嘉兴市区的公交车,大部分采用金龙中巴(无空调),全部无人售票,单一票价1元,班次间隔5-10分钟。[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