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安志敏(1924~2005)著名考古学家。1924年4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4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史学系。1948~1950年任燕京大学历史系助教。1949~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52年为北京大学史学研究部考古研究生,师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等著名考古学家。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一研究室主任、《考古》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务委员兼考古系主任等职,并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等,1985年被授予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
简介
安志敏 | |
---|---|
出生 |
山东省烟台 | 1924年4月5日
逝世 | 2005年10月26日 | (81歲)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考古学家 |
人物生平
安志敏先生致力于田野考古,先后在河南、北京、湖南、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从事考古发掘;并多次参加田野考古队的领导工作,其中有规模较大的黄河水库考古队和东北考古队等。此外,还在华北、东北和西北一带进行过许多考古调查。学术研究以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为重点,兼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其他领域。主要成就有:从细石器遗存的渊源、传统和发展,探索中国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问题;通过对庙底沟遗址发掘材料的整理和分析,确立了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步揭示了仰韶文化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之间的传承发展关系;深入考察研究了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加以划分类型和地区,分析它们的特征并探讨其发展序列;总结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成果,就中国的诸新石器文化,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轮廓,着重从文化性质、类型、年代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个人作品
安志敏先生生前共出版专著十多种,发表论文近400篇。重要的有:《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 《略论华北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等论文,《一九五二年秋季郑州二里冈发掘记》、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等考古报告;论文先后结集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1982)、《东亚考古论集》(1998)。还与他人合作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1956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1959年)、《庙底沟与三里桥》(1959年)、《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1996)等报告。
丰碑永存
2005年10月26日2时50分,安志敏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其家属将安老生前珍藏的6809册图书文献全部捐献给中山大学图书馆。为迎接这批考古珍贵文献的到来,中山大学建立了"安志敏教授纪念馆",这是中大第一个校外著名专家学者的纪念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