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江鎮隸屬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地處洪江市中部,沅水上游東岸。西接太平鄉,北隔沅江與岔頭鄉相望。區域總面積192.8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末,安江鎮戶籍人口為81993人; 轄17個村、9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兩眼塘社區。距市治黔城鎮53公里,距懷化市區50公里;距芷江機場60公里,交通便利。

安江是洪江市中東部地區經濟、信息、教育、文化中心;是輻射周邊多個縣區的商貿物流中心,承擔着類似於縣城鎮的功能。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先後作為原黔陽地區行政公署駐地和原黔陽縣縣治所在地。該鎮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總量和社會發展居全省鄉鎮前列。[1]

歷史沿革

神奇的安江歷史悠久,五代時置硤洲;稱硤洲新城。宋熙宗年間(1068--1077年)改為安江砦。據《黔陽縣誌》記載"宋熙寧中,章惇平硤洲,改置安江砦。因取沅水平瀾無波得名,內含民安江靖之意"。這是官方首次提及關於改名為安江的敘述內容。元襲舊制。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改為安江堡,又名雙岩城,後裁堡置安江巡檢司。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裁安江巡檢司,置安江驛,後改為安江塘,復置安江鎮。民國改元,廢里分區設鄉,安江鎮是禮字區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11月1日,建立安江鎮人民政府。

從1952年至1975年,黔陽地委,行署落駐安江24年之久。24年的發展使安江一度成為大湘西的"城市名片"遠遠勝過湘西州當時的吉首。鼎盛時期安江城市面積發達5.8平方公里,境內國有工商企業250多家,常住城市人口達到11萬人,僅安江紗廠1.5萬人。早在1968年即建成"電視轉播台",可以收看穩定的電視節目。安江汽運,客運渡口長年車市馬龍,人聲鼎沸,堪稱湖南一絕。

1949年11月--1998年3月,黔陽縣人民政府設安江。1953年--1975年,黔陽地區行政公署設安江。1960年--1962年設安江市(縣級),翌年10月撤銷,1998年改為建制鎮至今。1998年3月--2004年12月為洪江市臨時人民政府駐地。2000年3月,安江鎮被湖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列為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3年3月,安江鎮被國務院體改辦小城鎮發展中心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

2004年2月,安江鎮被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科技部列為全國重點鎮。2010年,作為魅力小城鎮參加上海世博會;2012年,入選湖南省新型城鎮化中心鎮;2015年度被評為湖南省安全生產示範鄉鎮;2016年2月被評選為湖南省第二批美麗鄉鎮; 是湖南省20個美麗鄉鎮之一,也是懷化首個獲得此殊榮的鄉鎮;2018年10月,成功入圍湖南省第二批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 同年年度再度榮獲湖南省安全生產示範鄉鎮榮譽稱號。 在中國共產黨洪江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上明確指出,"十四五"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兩城三區、融合發展",即黔城、安江兩城一體聯動、聚力發展,實現相向而行、統籌推進,形成"1加1大於2"的集群效應。實行一體聯動與彰顯特色並重,安江着重發揮名人優勢,打響"袁隆平"品牌,重點依託安江農校、安江紡織印染廠及周邊高廟遺址等資源,着力打造雜交水稻特色小鎮。 2021年9月,中國共產黨懷化市第六次代表大會開幕,懷化市委書記雷紹業向大會作題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奮力建設"三城一區"為加快實現現代化新懷化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的報告中指出要積極挖掘高廟文化、稻作文化,推進安江雜交水稻公園、袁隆平院士紀念館(園)等項目建設。如今,在上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為安江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該鎮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齊心協力,譜寫新時代安江建設新篇章。

行政區劃

2015年11月25日湖南省民政廳辦公室印發《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洪江市及洪江管理區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覆》(湘民行發〔2015〕76號),同意龍田鄉、硤洲鄉、安江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安江鎮;新設立的安江鎮轄32個建制村,9個社區,總面積192.8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末,人口為81993人。鎮人民政府駐兩眼塘社區(原安江鎮人民政府駐地)。 2016年洪江市開展建制村社區合併工作,合併後建制村由原來的32個,減少至現在的17個建制村。社區數量保持不變。[2]

簡介

稻作文化走向世界

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安江沅水西岸岔頭鄉的高廟遺址先後發掘了大量的出土文物,經考古發現,7400多年前,神農氏在高廟發明種植粳稻,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發源地。

7400年後,袁隆平院士在安江沅水東岸的安江農校潛心研究出雜交水稻,安江也是世界雜交水稻的發源地。高廟遺址和安江農校均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方稻都安江是中國農業文明史上文化底蘊、文明底蘊最為深厚的小城鎮之一。

當代神農,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業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這是"感動中國"頒獎禮對袁隆平的褒獎。

袁隆平在安江農校的早期研究

袁隆平1930年9月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任教,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 曾任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科協副主席。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名譽院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黑龍江延壽縣經濟發展顧問。

1981年獲我國特等發明獎、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 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8年9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同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2019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國勳章"。 2020年11月,當選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袁隆平院士在安江農校工作和生活37年,非常熱愛安江這塊為他提供科研平台的熱土,並與安江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上世紀60年代袁隆平就將自己先後出生的三個兒子分別取名袁安定、袁定江、袁定陽,寓意是紮根於黔陽安江的意思。

高廟遺址位於安江鎮城北沅水對岸,與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隔河相望,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高廟遺址出土了距今7400年前的白陶器、釜、罐、缽等器皿,以及中國最古老的鳳凰圖案,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稻作文化發祥地之一。

當地特產

安江是最神秘的物種變異天堂。安江是典型的山區河谷地,小氣候無大風大旱,少嚴寒,溫、光、水、氣適宜各類生物繁衍進化和產生變異。30年內,這裡的水稻、柑桔、棉花、雞鴨等動植物發生優良變異品種達168個,獲得重大育種成果31項,這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

神奇的安江物華天寶。安江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物種資源,黔陽冰糖橙、安江香柚、安江臍橙、安江金秋梨、安江烏骨雞等名優特產譽滿神州,香飄四海;黔陽冰糖橙還被列入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名錄。安江因此享有"雜交水稻發源地"、"中國冰糖橙之鄉"、"中國水果之鄉"、"中國天麻之鄉"、"沒有污染的神奇綠洲土地"、"物種變異的天堂"等眾多美譽。

改革發展

安江是中國小城鎮改革的一幅精美畫卷。2003年,安江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4年,又被國家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6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安江鎮圍繞打造"生態小城鎮、宜居小城鎮、和諧小城鎮、發展小城鎮"的目標,着力在高規格規劃、多形式經營、全方位改革、示範性推動、協調性發展上大展宏圖、大膽實踐。

2007年,聘請湖南省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廣州分院,完成了總體規劃修編;隨着安江經濟的飛速發展,原有規劃已經不適應安江的發展,2012年,安江總體規划進行了修編,一個更高標準的總體規劃給安江建設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招商引資、以地生財、民營帶動、滾動開發,盤活了小城鎮建設的資本市場,高質量地進行舊城改造,高標準地完善基礎設施。2010年3月,作為中國首屆城鎮投資博覽會上首個簽約項目,項目規劃建設面積435畝,計劃投資5億元的隆平國際商貿城落戶安江;隆平國際商貿城是懷化市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是洪江市重點工程,也是安江鎮的核心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安江的商貿物流中心,徹底解決安江及周邊十幾萬老百姓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

2010年8月,占地面積150畝,總投資約2億元的稻源路改擴建工程簽約,該項目是繼安江隆平國際商貿城項目之後,安江鎮通過招商引資啟動的又一戰略合作開發項目;總占地面積超過300畝的金穗新城成為安江最大的房地產項目。

安江鎮推行戶口改革,吸引周邊百姓入住安江,大力發展了第二、三產業。安江鎮2009年至2011年連續三年榮獲懷化市經濟發展"十強鄉鎮"榮譽稱號,且在2010年和2011年位列榜首。

十二五期間全鎮共建成和啟動重點項目31個,涉及資金43.32億元。實施的城鎮建設重點項目25個,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個,交通類項目2個,房地產及安置區建設項目12個,社會發展類項目2個,商貿企業建設3個,其他項目1個。

十三五時期,洪江市安江鎮因地制宜,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優勢產業發展,實現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市場經濟繁榮活躍。安江經濟從傳統農業一業獨大發展到工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傳統經濟與新興產業聯動發展。位於安江鎮的林泉藥業是國家黃精標準化建設項目,及中藥材初加工、交易、倉儲、檢測多功能為一體。 投入運營後,將完善安江鎮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市場交易,加工儲存等產業鏈,為安江鎮的中藥材發展增添強大後勁。十三五期間,城鄉面貌越來越美。安江先後完成了稻清路和稻豐北路建設、稻源北路改擴建、G320國道改造以及城區主要道路白改黑油路鋪設,並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配套、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等基礎設施;市政功能不斷完善。"十三五"時期,社會治理全面提升。退出"快快游"340餘輛,新增出租車35輛。有效解決了困擾安江人民出行安全30餘年的老大難問題。

2021年7月,洪江市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第三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安江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會議指出安江鎮城市體量大、人口密度高,城市管理水平與新時代發展要求不符。全市上下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切實把安江鎮城市建設、經營管理作為當前重大任務抓緊抓實。明確市、鎮兩級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重點,理清城市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與安江鎮管理邊界,理順部門之間管理職責,推進市交警、城管、運管、市場監管等綜合執法重心下移,將執法力量下沉到安江鎮,加強管理,強化執法。健全市、鎮兩級常態化監督考評機制,層層傳導壓力,切實把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要鞏固強化安江鎮硬件基礎設施,大力實施淨化、綠化、美化、亮化,進一步盤活優質文旅資源,推進城市建設、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切實把安江鎮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文化重鎮。同年10月,為落實洪江市第38次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暨安江城鎮管理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會在安江鎮召開。會議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洪江市委市政府"兩城三區、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聚焦環境衛生整治、街道規劃建設、市場規範經營、交通運營治理、社會治安維穩等各項工作,着力解決占道經營、占道施工、占道停車的"三占"問題,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治理體系,創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等級,爭取用一年時間使安江達到黔城現有的城區管理水平。2022年3月,洪江市市委書記在安江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會上強調,要繼續深入推進安江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成立安江城市管理委員會,構建順暢有效的調度體系。要在建設好、管理好城市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創新舉措,把城市經營好,形成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十四五時期,政府部門持續用力解決好安江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妥善處理好房地產領域遺留問題。紮實推進安江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長效,重點對高速路口、安江農校、下坪村等沿線及周邊環境衛生、廣告牌的拆除整治工作;切實保障各項工作落實落地。 統籌考慮產業園區布局,做好園區的片區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要進一步提高城區集聚度,合理規劃農村建房布局,為鄉村振興騰挪發展空間。要切實加強城區管理,加大"兩違"整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要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全面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去,推進三年倍增計劃的實施,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之路。推動"三城一區"建設、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洪江做出安江貢獻。

自然資源

安江全境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7公里。全鎮是雲貴高原東部延伸而出的一塊峽谷盆地。海拔171.9米,東面為雪峰山主脈地帶,西面為雪峰山支脈涼山所夾,沅江徑流而過,地形地貌為丘陵地。河道穩定,有連續的階地發育;河床被侵蝕切割,河床基岩裸露,河床縱坡較陡,常有落差不大的跌水。

洪江市安江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7.3℃左右,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在5.6℃左右,極端氣溫為-9.2℃;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為27.7℃,極端最高氣溫為39.6℃。無霜期年平均為304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為1485毫米左右。4~8月份為雨季,降雨量約占全年的42%;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164.6mm,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485mm,最多年降雨量發生在1996年,為1867.5mm。年內降雨量分配不均,4~6月雨量占年總量的45%。年平均日照1354.3小時,為可日照時數的30.25%。

全鎮有耕地面積47.86公傾,柑橘園面積150.94公頃,林地面積13.95公頃。境內富藏瓷土、耐火泥、黃金礦、錳礦等多種工業原料。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7.45萬千瓦/小時,可開發利用31.4萬千瓦/小時,有小Ⅱ型水庫1座。安江水電站工程位於湖南省洪江市境內沅江幹流中游,下距安江鎮約7.9km,距懷化市約70km,是沅江幹流規劃中的第九級電站。與上游洪江水電站梯級相距31km,下游銅灣水電站梯級相距47km,為日調節低水頭徑流式電站。 樞紐工程屬Ⅱ等大(2)型,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旅遊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水電工程。總庫容2.32億m,發電裝機140MW,設計年均發電量5.62億kW.h,年創稅收約3000萬元。通航建築物按IV級航道標準,通航500t船舶。 安江鎮位於湖南省西部、雲貴高原東部邊緣的雪峰山區,境內重巒疊嶂、溪河縱橫、風光秀麗;雪峰山脈的獨特條件使安江鎮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名優農產品馳名全國,黔陽冰糖橙和臍橙就是其中的代表。

基礎設施

全鎮建成區面積5.6平方公里,建成率達到68%。安江鎮建成區綠化面積16.3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率達到25%、人均綠化面積近15平方米。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綠化建設,突出抓好"三邊綠化"、城區內道路及空坪閒地綠化、單位庭院綠化、不斷擴大城區綠化覆蓋率、提升城區綠化檔次。 洪江市安江鎮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解決"停車難"為突破口,圍繞"停車剛需"突出區域,遵循"應施盡設"的原則,逐步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安江特色"綠蔭停車場",讓群眾幸福感"提檔升級"。

安江是懷化市高等教育的搖籃,懷化學院、湖南醫藥學院、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早期都在安江建校辦學。安江也是洪江市的教育重鎮。 目前全鎮擁有完全小學兩所(安江一完小、安江二完小);九年一貫制學校三所(洪江市第六中學、洪江市黔陽五中、清華藝友實驗學校);洪江市重點中學一所(洪江市實驗中學);高級中學三所(洪江市黔陽一中、洪江市黔陽二中、華清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兩所(洪江市振華職業學校、洪江市文武學校);私立幼兒園多家,在校學生1萬餘人。其中黔陽一中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懷化5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之一。另有中型圖書館1座,文化科技中心1處,群眾休閒活動廣場1處。群眾文化活動活躍,有自發組織的雲東健身活動中心、京劇協會、集郵協會、花卉協會、書法協會、龍標詩社、扇子舞、腰鼓隊等。

安江夜景

全鎮內擁有醫院、衛生結構32個,村級衛生醫療保健站4個,醫療服務機構健全。其中洪江市人民醫院安江院區、洪江市第一中醫院均為二級甲等醫院。洪江市120急救中心設洪江市人民醫院安江院區。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輻射周邊十餘個鄉鎮近30萬人口。

安江實施了城區主次幹道環衛市場化清掃保潔,實現了城區16小時保潔。斥資引進自動清掃車,在城區,鄉村建立垃圾中轉站,及時清掃道路,街區;通過對垃圾及時清掃運轉;做到城區,鄉村衛生整潔,環境宜居。鎮內建有可供水能力3萬噸的自來水廠一座,集中供水率達92%。建有220KV變電站一座。現有垃圾處理場一座;日垃圾處理量100噸,可填埋生活垃圾72.45萬噸,啟用了新的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服務年限為20年;省控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總體良好,安江三岩灣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地水質達到Ⅱ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2016年11月,洪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PPP項目簽約儀式在安江鎮政府黨委會議室進行,這是安江鎮首個3P項目。項目竣工後,將改變安江鎮現有的雨污混流、地上管網的現狀,大大提升安江鎮人民的生活質量。 另建有有限電視和教育電視台各1座。

工業農業

主要農產品是柑橘、蔬菜。主要工業有紡織、電力、塑料、機電、建材、醫藥、輕工、紙盒包裝、電解錳、陳皮甙等。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330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524萬元,農業總產值980萬元。郊區農民人均純收入3962元。

2011年,鎮域完成生產總值18.1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第二產業占總產值的75%,工業總產值33.3億元,增長2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2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9348元,增長12%。

2015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40.7億元,實現財稅收入353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24元;同比增長7%和5%。

2017年,安江鎮實現生產總額45.16億元,公共財政收入6459.3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95元。[3]

旅遊資源

雜交水稻紀念園

安江農校紀念園,分別榮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火箭軍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紅色旅遊景區、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9年懷化十大文化旅遊新地標、懷化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等榮譽稱號。 這裡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雜交水稻從安江,從安江農校走向世界。

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安江農校紀念園,該園座落在雪峰山下沅水之濱的洪江市安江鎮溪邊村。1939年建校於湖南省武岡縣竹篙塘(現屬洞口縣)。1940年,國立十一中職業部為尋覓實習農場翻越雪峰山遷往安江鎮郊勝覺寺舊址,其職業部便是懷化職院的前身。這裡原是文明遐邇的佛教古剎勝覺寺的所在地,勝覺寺始建於明代早期,為湘西幾大寺廟之一,解放前因火災而毀。2000年,考慮到安江交通不便,學校由洪江市安江鎮整體搬遷至懷化市鶴城區河西。同時為了發揮安江農校的科研優勢,保護好雜交水稻發源地的重要文物,懷化職院決定將安江農校老校區全部用於科研培訓和學生實習;雜交水稻研究之用,現為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安江校區。安江校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261畝,安江實驗山地面積近300畝。學院現有科研平台兩個:一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懷化分中心"(湖南安江雜交水稻研究所),中心現有科研人員14名;二是"懷化市武陵山區優質水果種質資源庫及核心母本采穗圃",資源庫位於安江校區,用於保存、收集武陵山區特有及適應該區推廣栽培的名優果樹品種。保護單位共占地面積290畝。其中,常綠果樹種質資源品種圃占地50畝,落葉果樹種質資源品種圃占地50畝。科研、教學與培訓中心占地190餘畝。收集、保存了23個種類的200餘個果樹品種資源。

園內自然與人文景觀俱佳,各種名貴樹木、如柏樹、楊樹、黃檀、楓木、羅漢松、銀杏、黃桃樹等隨處可見,珍貴樹木達100餘種,有珍稀植物園之稱。該園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保存有千年古剎勝覺寺、中日決戰"雪峰山會戰"指揮所、黔陽地革委機關等重要歷史遺蹟,以及原安江農校辦學的各類教學、科研設施,如教學樓、校訓牌、雜交水稻實驗田、袁隆平院士舊居等。整個園區建築年代久遠、特色鮮明,多為建於民國中期至上世紀80年代的蘇式、美式、中式建築。這裡既見證了袁隆平院士及其科研團隊研究雜交水稻的奮鬥足跡,也承載了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科研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和平時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同時又具備文保、科研、旅遊、教育等多重價值。

2010年8月12日懷化安江農校紀念園正式揭牌,包括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內的眾多嘉賓雲集在此。紀念園的揭牌,標誌着它將正式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迎接四海賓客的參觀。而在單霽翔看來,這座袁隆平曾經工作和生活了37年的紀念園、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是全國首例活態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研類文化遺產"。

懷化市為揭牌儀式舉辦了隆重的慶典,儀式上袁隆平說:"2009年,安江農校紀念園被國務院特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正式揭牌。我非常高興和激動,這將提升雜交水稻的地位。"他認為,安江農校見證了雜交水稻的歷史,寄託了一代又一代農業科研人員的希望,"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紀念園,我相信安江農校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安江農校紀念園是國務院自2006年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第一個單獨發文增補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麼,安江農校紀念園為何能受到國務院的如此重視?對此,趕來為紀念園揭牌的單霽翔"道破天機":"安江農校紀念園很好地詮釋了'文化遺產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袁隆平和他的團隊在這塊土地上取得的科研成果,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它展示了一種時代風貌和精神。安江農校紀念園讓我們看到了對文化遺產應該有的一種新的境界、新的氣度、新的情懷,因為它是新型的文化遺產。"

單霽翔認為,當下文化遺產有"要素、空間、時間、動態、與人民當下生活關聯、物質和非物質結合"的六大發展新趨勢。"安江農校代表一種國際理念,是20世紀的文化建築和文化景觀,是新的境界。"單霽翔稱,懷化市有關部門需按有關法規要求,保護安江農校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我不希望農校周邊被城市化或是工業化。農業科研實驗需要好的環境,這是活態遺產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

安江農校

而在紀念園的內部管理方面,懷化市也將配合國家文物局,進一步完善展示規劃,加大投入力度。時任懷化市委書記李億龍稱,安江農校將免費向公眾開放。如今農校依然承擔着農民科技骨幹的培訓和國家雜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任務,還有部分畜牧、農學、園藝專業類的學生在此實習。

2020年4月,安江農校紀念園展示利用工程技術交底會在懷職安江校區召開,會議就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與安江農校史實陳列展示館的具體建設方案進行了溝通,標誌着該館建設工作正式啟動。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與安江農校史實陳列展示館建設項目是經國家文物局專項經費支持建設、湖南省委宣傳部評審通過的項目。建設面積2550平方米。由"安江農校與袁隆平"、"從夢想到走向世界"、"袁隆平精神的傳承"三個部分組成,通過生動記錄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奮鬥足跡,展示袁隆平艱苦創業、科研報國的奮鬥精神。該館建成後將為黨政幹部學習艱苦創業精神及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重要場所。

高廟遺址

高廟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土了中國最古老的鳳凰圖案,中華民族最早的宗教文化發祥地。

遺址位於洪江市岔頭鄉岩里村,是沅水一級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分布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較厚,最厚處距地表可達5米多。遺址可分為下部遺存和上部遺存。下部遺存與皂市下層中晚期年代相當(距今約7400年),出土有相當數量的白陶器、釜、罐、缽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帶有附耳。紋飾戳以印筆點鳳鳥紋、獸面紋最具特色。

上部遺存與大溪文化的年代相當(距今約6500-5300年),與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聯繫,紋飾以戳印紋和凸點紋為主;釜、罐類陶器仍保留着曲頸的傳統作風e因此被有關學者分別命名"高廟下層文化"和"高廟上層文化"。

高廟遺址所提示的文化遺物不僅證實了"渙水文化類群"劃分的合理性,而且進一步表明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這裡的石文化不僅保留了自己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對洞庭湖地區文化甚至嶺南的文化交流產生過重要影響。

高廟遺址是洪江市古代文明史上的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和特殊的藝術價值,尤其是高廟下層文化流行的戳印鳳鳥紋和獠牙獸面紋面案其神秘忙和藝術性可與良渚玉器和商周青銅器上的圖案媲美,這將為湖南省乃至全國古代文明的研究開闢一個新的途徑。目前正在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大遺址保護"項目。根據高廟遺址保護規劃,建設高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讓更多人了解這段中華文明史上的輝煌歷史。

關聖宮

關聖宮坐落於安江沅水河畔,始建於明朝1628年,至今已有394年的歷史。

關聖宮長約32米,占地面積500餘平方米,門面牌樓用青石砌成,精雕細刻,人物花草栩栩如生。門口青石獅子為當時湖南省第一石獅,門對沅江,青石碼頭64級台階直通大門。宮內有古戲台,磚木結構,戲台前的青石板塊栽有銀杏樹和桂花樹,主要用於看戲和聚會。上五石梯為第一進磚木結構,兩側為廂房翹角,廂房,(廂房供主持和客房)中間天井,第一進小殿堂,二為關聖殿,關公雕像高大坐着,身穿戰袍,有2米高左右,右手擄須,左手拿書。周倉手握青龍大刀側站立栩栩如生,關聖殿以磚木、石雕、木雕、翹角樓台建築模式。

關聖宮由當時民眾集資所建,據傳當時安江沅水河上有妖怪興風作浪,水害百姓。於是眾族商議在建蔣氏宗祠的同時在建一座關聖宮。關聖宮在1934年紅軍長征時曾做過指揮部。1945年,日寇分三路進攻安江,欲奪芷江。中國軍隊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奉命拒敵,把司令部設安江關聖宮,並帶領師級以上軍官祭拜關公,求顯神靈。1945年,抗日戰爭的最後一戰的"湘西會戰",關聖宮成為中國第四方面軍司令部,會戰指揮部。GMD高級將領何應欽、王耀武、廖耀湘、邱維達,美國上將麥克魯,巴特魯等中美戰將在關聖宮召開軍事會議,制定了詳細的作戰策略。由於決策正確,指揮果斷,取得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完全勝利。

湘西剿匪時期,關聖宮曾作為民團司令部。當時的剿匪的對象是匪首潘壯飛,剿匪隊長是黃光澤。建國初期是原黔陽縣人民法院。關聖宮歷經394年的風雨,在上世紀的破舊的運動中遭到破壞,現只留存有遺址和一扇老牆未被拆除。201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相關部門對關聖宮進行大修,並在旁邊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勝利廣場。[4]

安江紡織印染廠

安江紡織印染廠,原名湖南第一紗廠,位於長沙市嶽麓區銀盆嶺湘江河畔,1912年籌建。1938年,遭日軍飛機轟炸的長沙遭遇"文夕大火"。當時的湖南第一紡織廠被迫遷至黔陽縣(今洪江市)安江鎮,籌建新廠。成為今安江紡織印染廠的前身。

湖南第一紡織廠遷至安江後,憑藉堅持生產、愛國敬業的精神,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度肩負生產軍布的任務。充分的後備物資,也成了抗日戰爭期間"常德會戰"取得勝利的關鍵籌碼。

安紗廠究竟有多重要,不妨先看湖南省檔案館所藏的兩份密電。1940年7月31日,由軍政部發給湖南省政府的電文中稱,"戰時兵員激增,本部籌辦服裝應需大量紗布,不易採購,內地公私紗各廠供給軍用,相差仍鉅。本部駐沅陵第二被服廠就近提用"。此後的1943年7月15日,軍政部軍工廠廠長趙中丞直接給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發來電報,請求其轉電安紗廠,按照當月牌價改撥十四支紗30件應需用。

可以說,幾乎每當軍用棉被吃緊之時,安紗廠總是充當救火隊的角色。尤其是隨着戰事的推進,國土不斷淪陷,中國能控制的紗棉產量逐年減少,偏居湘西的安紗廠重要性愈發顯現。至1943年5月,正值長沙會戰激烈之時,位於沅陵的軍政部第二被服廠再一次請求從安紗廠提運274件棉布,但直到當年11月18日尚未交付貨款,這迫使安紗廠發出了一份不客氣的電文,"該項貨款限於月底付清,否則該布取消提運"。

安江紡織印染廠曾是湖南幾千萬人民的衣被之櫥。當你走進安江紗廠時,兩座氣勢磅礴的軍用碉堡樓矗立在廠區內,前衛門碉堡樓四面牆體的槍射擊孔依然非常醒目。安紡後衛門處碉堡樓雖已改作他用,但西面牆體上部3個槍眼依稀可見。因為湘西匪患猖獗,為了確保湖南人民有衣被,為了保證抗日戰爭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國民政府在安江紗廠的前門、後門修建了兩座碉堡以御匪寇,保障抗戰物資的供應。如今的安江紗廠,以自身的工業文化肌理為核心,充分挖掘工業遺產的內在價值,合理利用紡織工業遺產資源,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工業旅遊項目,打造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的工業旅遊品牌。

自然風貌

鳳凰洲、掛榜岩。

古蹟名勝

高廟遺址、長安寺、普覺寺、宋以方衣冠墓、諸葛井、文峰塔、關聖宮、李若水紀念館等。

抗戰歷史

安江是抗日戰爭對日寇最後一戰的指揮部、大本營。雪峰會戰從1945年4月9日開始,至6月7日結束,歷時兩個月。

東條英機和岡村寧次為首的侵華日軍此戰的目的是摧毀湘西會戰的司令部、指揮部--安江,爭奪芷江空軍基地,進而奪取重慶,占領中國。此時的安江成為了全國抗日戰爭的中心,安江在抗戰期間是中國和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現在安江還保留有各類抗戰舊址40多處。

雪峰會戰時,安江作為前線指揮中樞,當時駐有第四方面軍司令部、中美聯合作戰司令部、七十四軍部、一百軍司令部、七十三軍留守處、新六軍軍部、軍政部十九野戰醫院以及大量後勤保障單位 。在安江花園糧庫(原消防隊側)開闢了臨時機場,當時有兩架直升飛機負責指揮,協調雪峰山戰場的對日作戰。距安江15公里遠的沙灣老屋背設了隱蔽的機場,有中美兩國的飛行員。在安江鎮紅村(今黔陽二中沅江東岸),掩埋着成千上萬的抗日英烈。

湘西會戰戰態圖

作為湘西會戰大後方,安江為抗戰勝利做出過積極貢獻。關聖宮裡運籌帷幄,雪峰山下決戰疆場。雪峰腹地的小鎮安江,至今仍較完好的保存了抗日指揮部舊址,王耀武公館,安江紡織印染廠碉樓等歷史建築,有的成為懷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安江雪峰山會戰指揮部舊址已正式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湘政函〔2019〕19號),湘西雪峰會戰指揮部舊址--洪江市安江戰時指揮部舊址位列其中,至此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3月,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洪江市委宣傳部印發《中共洪江市委宣傳部關於公布第一批洪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決定》(洪宣〔2021〕3號),湘西雪峰會戰指揮部--洪江戰時指揮部舊址,榮獲上榜。

如果沒有國軍將領王耀武、廖耀湘、何應欽在安江關聖宮的正確指揮,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就更沒有芷江受降紀念坊,所以安江關聖宮與芷江受降坊有同等重要的歷史地位。

交通網絡

全鎮交通便捷。320國道穿境而過,安懷、安漵、安洪、安邵、安雙等五條幹線公路在這裡交匯。滬昆高速在安江城南設有出入口和服務區,滬昆高速安江連接線直通安江城區;沅水繞鎮,客運碼頭俱全,下通洞庭,上溯洪黔。設計時速200km/h的懷邵衡鐵路經過安江,並在安江大畲坪設客運站、貨運站、維修站,安江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城區已建成命名道路16條,組成4橫3縱的骨架交通網。其中中山路(0.37KM)-稻源路(5KM)為安江的南北 中軸線;河西路(1.2KM)-安江大橋(0.6KM)-稻香路(1.5KM)為安江的東西主幹道,同時也是320國道安江城區段;安江還有

桔園路(0.97KM)、解放路(0.73KM)、雁門路(0.64KM)、裕湘路(0.62KM)、白虎腦路(0.48KM)等東西向道路,桃子壠路(1.65KM)、稻豐路(0.47KM)、油菜園路(0.8KM)、建華路(0.3KM)、柚園路(0.57KM)、菜園路(0.35KM)、文峰路(0.43KM)等南北向道路,以及其他未命名道路若干。安江鎮城區道路總長度達到16.68公里。十二五時期,安江又新開工建設道路3條,其中錦宏路0.45KM,慶豐路0.5KM,金穗大道1.2KM。長度為4KM的隆平大道已於2015年竣工通車。

"十三五"的五年裡,我們有效回應新需求,始終堅持"市內循環、市外暢通"戰略,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S249中方新路河--硤洲段主體完工,G320安江繞城公路行業意見獲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批覆,S335安江至太平段召開專家評審會;懷邵衡鐵路全線貫通,安江東站建成投運,洪江人民正式邁入"高鐵時代"。展望"十四五",我們全面啟動安雙公路、稻豐路以及滬昆高速龍田(河西)互通和安岔大橋建設。着力解決交通問題,形成有進有出的交通閉環。

鎮內已有公路車站2個,選址安江鎮扶車村的新汽車站現正在建設當中。現安江兩汽車站有發往廣東、浙江、長沙、株洲、邵陽、昆明等方向的長途客車,與懷化之間的客運實現10-20分鐘一趟的發車密度;與市治黔城之間開通3條不同線路的客運班車,與洪江市中東部地區各個鄉鎮之間有縣內班車聯繫。安江城市公交從2015年開始試運營,截至2019年末共有公交運營車輛35台、公交線路5條,日均運送乘客10000餘人次。2018年7月,安江鎮30台嶄新的出租車正式開通使用,開創了懷化鄉鎮開通出租車的先例,方便人們出行。

安江鐵路

安江於2018年首次進入鐵路網絡,火車站位於城北3.5公里的大畲坪、中田壠、四監獄飛機坪至新莊壠處,為懷邵衡鐵路沿線中規模較大的中間站,分為客運站、貨運站,機車維修站三個功能區。 這是在安江痛失半個世紀鐵路後的回歸,是安江人心中永遠的痛,不過未來的安江將邁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鐵路設計時速為200KM/H,預留時速250KM/H,此鐵路線路並非高鐵,高鐵時速應該為350KM/H-380KM/H,所以此鐵路將只有D字頭動車組列車,而沒有G字頭高速動車組列車,或者有降速的G字頭高速動車組列車。

其中,懷邵衡鐵路安江沅水特大橋;已於2016年12月29日順利合龍,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 。2017年3月23日,懷邵衡鐵路最長隧道――黃岩隧道實現了貫通,為鐵路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3月12日,懷邵衡鐵路鐵軌鋪到安江東站,全線在3月18日能夠鋪軌到懷化。 同年9月10日,懷邵衡鐵路開展全線聯調聯試,並在2018年底開通運營。 同年12月12日,安江東站通過中國鐵路總公司、廣鐵集團和懷邵衡鐵路公司組織的最後一次檢驗,全面具備了通車條件。

此鐵路的開通,讓坐落於雪峰腹地的小鎮安江從此邁進"高鐵時代",讓區域內的人民擁有了高鐵出行的便利與幸福。鐵路運營後,從安江到湖南南大門衡陽僅需不到兩個半小時。洪江市的輻射範圍將更廣,區位優勢更明顯。這積極帶動了城鄉一體化、剩餘勞動力就業和項目的招商引資。將成為推動洪江市經濟騰飛的強大引擎。鐵路的開通運營,將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讓安江鎮13萬群眾搭上了脫貧摘帽的"快車"。鐵路建設主體工程於2018年6月完工,12月26日全線正式通車。

據悉安江東站總建築面積5982平方米,為線側平式站房,最高聚集人數為600人,主體一層,局部兩層,高18.6米,站台雨棚面積11495平方米。正立面採用當地特色相呼應的豐收稻浪造型,以此體現安江數千年的稻作文化。

懷邵衡鐵路是蘭廈鐵路中的一段,2014年6月30日全局(不是全線)正式開工,2014年底全線開工,2018年底竣工。懷邵衡鐵路車站最終設立16個:懷化南站、安江東站(原安江)、月溪站(原江口)、洞口站、隆回西站(原石下江)、隆回站、邵陽西站、邵陽站、邵陽東站、邵東站、楊橋站(原書院)、庫宗橋站、西渡站、松木站、咸塘站(原麻元)、顏家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