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安远庙

增加 50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安远庙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31/b2e611935f964c75b6c45f0b6cc014b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1413628_64445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安远庙 ''' ,俗称伊犁庙、金顶寺,位于 [[ 河北省 ]] 承德市,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外八庙”之一。1988年被列为 [[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
安远庙在武烈河东的山岗上。寺庙建于 [[ 清朝 ]][[ 乾隆 ]] 二十九年(1764年),由于其形制上仿造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故又称“伊犁庙”。
固尔扎庙是喀尔喀蒙古规模最大的寺庙,准噶尔部牧民每年 [[ 夏季 ]] 都到固尔扎庙集会朝拜。乾隆二十年(1756年),固尔扎庙被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清军平叛后,立有功勋的达什达瓦部全部迁住 [[ 热河 ]] 。乾隆帝为给达什达瓦部提供佛事活动场所,遂下令在武烈河东岸建造安远庙。安远庙落成之后,厄鲁特蒙古各部的首领每年夏天都来热河聚会。该庙是乾隆帝在平定 [[ 准噶尔 ]] 过程中继普宁寺之后,在 [[ 避暑山庄 ]] 外兴建的第二座喇嘛庙。
1949年前后,安远庙仅存普渡殿、山门及附属的小殿,其他建筑皆已坍毁。1980年代, [[ 国家 ]] 拨出专款修缮安远庙,将普渡殿、山门、二道山门、配殿、门殿均恢复为清朝原貌。
2011年, [[ 承德市 ]] 文物部门启动安远庙修缮工程 <ref>[http://roll.sohu.com/20110822/n317032578.shtml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安远庙将重现历史风貌(图)],搜狐,2011-08-22</ref> ,于2011年10月31日竣工。
==建筑==
安远庙在磬锤峰下,平面为长方形,朝南偏西,长255米,宽146米,占地面积2.8公顷。全庙内外共有三道墙。主要 [[ 建筑 ]] 有:
棂星门:第一道围墙的正面及两侧共设有三座 [[ 棂星门 ]]
山门:位于第二道围墙南侧正中,面阔三间,汉式重檐 [[ 歇山顶 ]] ,砖混结构,开有拱门三个。
棂星门:位于山门以北,砖混结构,红白色相间抹面,壁上设有盲窗。门前有幢杆两对。
 二道山门:下部是砌砖石城座,开有拱门三个,壁上设有盲窗。石城座上建有 [[ 门殿 ]] ,歇山顶,门殿两侧设腰墙。二道山门位于第三道墙南侧正中。第三道墙的东、西、北三面和第二道墙合一,分别设有门,与二道山门形制类似。
门殿:进入山门,是一个由64间单层群房(藏式建筑中一般称作“嘛呢噶拉廊”)围成的正方形院落,其中正南中央三间为门殿,殿内有卧碑一座,刻有乾隆帝《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卧碑正面为满文、汉文,背面为蒙古文、藏文,卧碑两侧面各刻乾隆帝诗作一首。院落中央是普渡殿。
普渡殿:是安远庙的主要建筑,外观四层,实际三层,平面为方形。该殿面阔、进深均为七间,三重檐,通高27米,一、二层为单檐,三层为重檐歇山黑 [[ 琉璃瓦 ]] 顶。据说这是因为在五色中黑代表 [[ 五行 ]] 中的 [[ ]] ,为使安远庙避免固尔扎庙毁于战火的厄运,乃用黑瓦覆顶,以水克火,防止毁于火灾。外观第四层实际是屋顶的重檐结构,收为五间。大屋顶高8.8米。正脊中部有三个铃塔,正中者大,两侧者小,间以八宝法器饰纹。殿内顶部是八角形 [[ 藻井 ]] ,藻井中央有盘龙口衔轩辕镜。普渡殿内一层供奉的主尊为 [[ 木雕 ]] [[ 绿度母 ]] 像,为国家一级文物,像前金柱朝北挂有条幅“竺干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金柱内侧分别有木雕的 [[ ]] [[ ]] 。殿内一、二、三层四壁都是 [[ 壁画 ]] ,内容为佛教的《佛国源流》和神佛战胜“八可畏”故事,壁画以绿、白、红色为主色调, [[ 色彩 ]] 绚丽,线条流畅。一层画幅高3米,二层画幅高1.5米。画中有佛国净土的楼宇,有清朝的城乡风貌、山水、寺塔、人物、 [[ ]][[ ]] 。人物画中有 [[ ]] [[ 菩萨 ]] [[ 天王 ]] 等等 <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5864380259_p15d8b576300100hsw3.html?from=travel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承德安远庙],新浪网, 2019-7-29</ref> [[ 壁画 ]] 严重破损。
==视频==
<center> 安远庙 </center>
<center>{{#iDisplay:o0862i1mhbc|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