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宋书·张茂度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书·张茂度传出自于《宋书》,此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1]

原文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①讳同,故称字。茂度不乐仕进,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父忧不拜。服阕,为何无忌镇南参军。顷之,出补晋安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征为太尉参军,寻转主簿。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江陵平,骠骑将军道怜为荆州,茂度仍为咨议参军。还为扬州别驾从事史。高祖北伐关洛,复任留州事。出为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绥静百越,岭外安之。以疾求还,复为道怜司马。丁继母忧,服阕,除廷尉,转尚书吏部郎。

元嘉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茂度与晦素善,议者疑其出军迟留,时茂度弟邵为湘州刺史,起兵应大驾,上以邵诚节,故不加罪,被代还京师。七年,起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为五兵尚书,徙太常。以脚疾出为义兴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顷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固辞以疾。就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在郡县,职事甚理。明年,卒官,时年六十七。谥曰恭子。

[注]①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庙号高祖。

译文

张茂度,吴郡吴人,是张良的后代。他的名与高祖刘裕相同,所以称他的字。张茂度不喜欢做官,曾被郡府任命为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府任命为从事史,都没有就职。朝廷授职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也因父亲去世而没有就任。守丧期满后,任何无忌镇南参军。不久,出补晋安太守。卢循入寇,江州沦陷,茂度和建安太守孙蚪之都接受了他的符书公文,供给户调和徭役。卢循败走,两人都因此免官。茂度又被任为始兴相,始兴郡经叛贼入侵后,官舍被焚烧,民众财物零落流散,所剩无几。茂度建造官舍,哀悼死者,抚恤伤残,收集离散人员,民众人口渐渐恢复。在始兴郡任职一年后,征召为太尉参军,不久转任主簿。

高祖西征刘毅,张茂度留城守护,留守之州府事全部托付给他。回师后,升任中书侍郎。又出任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伐司马休之,茂度闻讯,乘轻舟顺流而逃,中途遏上高祖,高祖任命茂度为录事参军。江陵平定以后,骠骑将军刘道怜执掌荆州,张茂度仍任咨议参军。回来后任扬州别驾从事史。高祖北伐关洛,张茂度又任留州事。后出任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在任期间,安抚平服百越,岭南地区太平无事。因患病请求还归,又任刘道怜司马。正逢继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官拜廷尉,又转任尚书吏部郎。

元嘉三年,太祖讨伐荆州刺史谢晦,诏令益州派军队袭击江陵,谢晦被打败后益州军队才抵达白帝。茂度与谢晦平素关系很好,议论者怀疑他是有意出兵迟缓,当时茂度的弟弟张邵任湘州刺史,发兵响应皇上,皇上认为张邵忠诚,因而没有加罪于张茂度,只是被替换下来回到京城。元嘉七年,起用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朝任五兵尚书,调任太常。由于脚病出任义兴太守,俸禄增至中二千石。皇上神态平和地对茂度说:“不要再对西蜀之事耿耿于怀。”茂度回答说:“如果不是幸逢陛下圣明,臣子早已不在人世了。”不久,解职回家乡。朝廷又征召他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茂度以疾病为由坚决辞谢。就任为光禄大夫,加授金章紫绶。

张茂度家中财产富足,主动中断仕途.开始营建本县的华山作为居所,悠闲自得于山野湖泽之间,这样过了七年。元嘉十八年,被任命为会稽太守。茂度一向有为政的才能,在郡县任上,政务治理得很好。第二年,逝于任上,时年六十七岁。谥为恭子。[2]

作者简介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作为南朝文坛领袖,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