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宋代建盏的特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代建盏

来自网络的图片

宋代建盏的特点瓷器文化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由陶器演变而来。从商代,经西周、春秋战国至东汉,瓷器一直都在发展当中,可以这样说,中国就是就是瓷器的故乡。[1]

宋代建盏的外观特征是黑釉铁胎,不同于交通便利的现在,在古代交通只能靠马车船运,像是瓷器这种需要矿产的产业,都必须就地建厂,不存在使用外地矿产的可能,所以建阳当地的瓷器必然是黑釉铁胎。

器型上,宋代建盏都是比较传统的器型,也就是束敛撇敞这四类基础器型,这是因为宋代建盏的用途和现在略有区别,宋代的建盏是斗茶用的,口径很多都是11、12cm,而现在的建盏知识泡茶用,8、9cm口径的已经足够,建盏越大本身成品率就越低,再加上宋代没有现在这么高的科技水平,技术上也不如现在。斗茶这一目的限制了宋代建盏的器型,再加上很多器型成品率更低,所以当时的匠人也没能力继续创新。

在釉料方面,宋代建盏的上釉水平也稍差一些。现在的建盏,釉料的控制恰到好处,甚至有的师傅可以主动控制釉泪的数量,这主要是源自两方。一方面是现在技术更成熟,温度和材料的都有相关的论文,也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烧制建盏,成品率和只能听天由命的宋代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则是材料质量上有区别,虽然都是建阳当地矿料,但是宋代的过滤精度不如现在,研磨手段和现在的机械设备也不能相提并论,所以釉面的质量也逊色一些。

另外在底款上也有不同,宋代的建盏是皇室的特供品,底部一般都会刻供御这样的字,以表示这是给皇帝上供的,或者直接刻上年号以表尊敬,当然也有一些刻其他字的款式,不过寓意一般都围绕着皇帝,而不像现在都是把品牌刻在底款上。另外就是保存的问题,宋代至今跨越了八百年的历史,其中并不是所有建盏都被妥善地保管,日本的国宝曜变盏一直都在各个时代的大人物手里流传,保管地极为妥当,所以不会有太多问题。而宋代建盏大多没有那么好的品相,很多都是从某地的遗址中出土,被腐蚀氧化在所难免,这也是大多数宋代建盏坑坑洼洼的原因。

1、胎体厚重,久热难冷

建盏,胎体厚重,饮茶久热难冷。采用正烧,且为高温烧成,因此口沿釉稀薄,盏底聚釉。外壁施半釉,有效的避免了烧制底粘窑的问题。胎内蕴含许多小气孔,非常有利于茶汤的保温,更有种说法,建盏釉的气孔率这种特性决定了其改善水质的功能。气孔可以吸附钙镁粒子,减少水的硬度,变得柔软、甘醇。因此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2、底小口大,易显茶香

咱们都知道,建盏盏形设计如同漏斗,底小口大。这种设计其实也不是随意设计,自然有其道理。这种设计有利于茶香的显现,而且在当时斗茶的大环境下,此设计可以更好的观察茶汤的变化,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朱琰在《陶说》中说的:“宋代茶尚撇碗,以建安(今建瓯)兔毫盏为上品。”

3、周身铁胎,软水保鲜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此胎土为建安所特有。当然,上面有讲到过,建盏可保温,除此之外,建盏可以软化水质,让咱们品尝到茶更好的滋味。而且建盏保鲜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防止变质。

4、斑纹奇特,变幻莫测

建盏常见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等不同釉面风格。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乌金釉盏是建窑早期的产品,釉面乌黑如漆,有的黑中泛青,也有显黑褐色和酱黑色的,没有斑纹或者斑纹不明显,釉面普遍较厚。“色黑而莹润,上乘者亮可照人”,早期建盏多属于此类。“入窑一色,出窑万千”,每只建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斑纹在茶汤中摇曳,如梦如幻,令人爱不释手。

陶瓷种类繁多,数量众多,通常可以概括为青瓷白瓷黑瓷。东汉至魏晋时期多为青瓷,南北朝时期则以白瓷为主,然后经过唐朝,到了两宋时期,就是黑瓷的主场。

青瓷

青瓷又被称为绿瓷。釉含有氧化铁,因此展示出了青色,这也是为最早出现的瓷器。青瓷纯洁,冰清,楚楚动人,伴随中华文明走过了数千年,经久不衰。其中最出名的是龙泉青瓷,色泽典雅,质地有光泽。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青瓷就好似瓷苑的一颗明珠,简约素净,静默成景,平淡,深远。其简约的风格,在淡雅中透露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有让人心向往之的含蓄意境。

白瓷

由于铁含量低的缘故,白瓷是一种透明釉,是继青瓷广泛流行后又一个重要瓷器。唐代以来,白瓷都有名品产出。

唐代邢窑被称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宋代定窑被列为“五大名窑”之首,至于明代永乐时期的“甜白瓷”则是受到了皇室青睐。

德化窑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千年风霜,在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世界陶瓷史上的“中国白”,也成为一个长期的代名词。

德化白瓷被记录在史书: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因此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白瓷的出现,为在瓷器上作画出现了可能性,但也奠定了彩瓷的发展基础。

黑瓷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黑瓷在宋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福建建窑的黒釉瓷茶盏——建盏。建盏能润茗保鲜,隔夜茶汤也能清香如故;既不丢失绚烂的色彩,也无需彩雕绘画,釉色斑纹天然而成。

建盏乍一看很是昏暗,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青黑的釉色明亮如墨玉,如星辰,如山海,如银萍,令人无限玩味。只有深度欣赏建盏,才能发现其中的炫丽。

自宋以来,福建建窑,德化官窑,一黑一白,独步天下,名扬海内外。而建盏虽然中间没落几百年,但现在已经慢慢复苏,无卵是满足国内需求还是出口,产量都很大,正在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瓷,婉约,含蓄,清丽,典雅。每一种釉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每一款图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记忆;每一个窑口,都有着中国故事。它们凝聚山水,日月,成为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