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哲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煦
宋哲宗
出生 (1077-01-04)1077年1月4日
東京開封府
逝世 1100年2月23日(1100-02-23)(23歲)

宋哲宗,名趙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趙傭,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趙頊第六子[1],母親為欽成皇后朱氏。 趙煦早年曆封均國公、延安郡王。元豐八年(1085年),被立為太子,同年即位,年僅九歲,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簾聽政。高氏起用司馬光等,恢復舊法,史稱「元祐更化」。 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趙煦開始親政。趙煦親政後,下令紹述並實施元豐新法,罷舊黨宰相范純仁呂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黨。在軍事上重啟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區,並發動兩次平夏城之戰,使西夏臣服。

元符三年(1100年),趙煦病逝,年僅二十四歲,在位十五年。諡號憲元顯德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廟號哲宗,葬於永泰陵

太子登基

元豐八年二月, 宋神宗病情日趨惡化,不能處理朝政。 王趙傭為皇儲,由皇太后高氏暫時聽政,神宗表示同意。 高太后出身尊貴,其曾祖是宋初名將高瓊,母親為北宋開國元勛曹彬的孫女,姨母是仁宗曹皇后。幼年時,高太后與英宗都住在宮中,曹皇后視她如親生女兒。後來,仁宗和曹皇后親自為兩人主持婚禮,當時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之說,這種世家與皇室之間的聯姻無疑有助於鞏固高氏在宮中的地位。高太后經歷了仁、英、神三朝中發生的仁宗立儲、英宗濮議風波和神宗熙豐變法等事,政治經驗很豐富,她在保證哲宗繼承皇位一事上起了重大作用。神宗生病時,他年齡最大的兒子延安郡王趙傭才10歲,而兩個同母弟弟卻年富力強,雍王趙顥36歲,曹王趙頵30歲,論聲望、地位和出身,兩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有資格做皇帝。當時,大臣蔡確和邢恕也有策立二王之意,他們曾想通過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繪和高公紀達到目的。邢恕以賞花為名將二人邀請到自己府中,對他們說神宗的病情已無回天之力,延安郡王年幼,雍王和曹王都很賢明,有可能成為皇位繼承人。高公繪大驚,明確表示,這是邢恕想陷害他們全家,急忙與高公紀一起離開邢府。蔡確和邢恕見陰謀難以得逞,便決定擁立趙傭,以奪策立之功,並趁機除掉與蔡確有矛盾的王珪。蔡確在與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時,問王珪對立儲之事有何看法,暗中卻派開封知府蔡京率殺手埋伏在暗處,只要王珪稍有異議,就將他殺死。王珪膽小怕事,是出了名的「三旨宰相」(他上殿奏事稱「取聖旨」,皇帝裁決後,他稱「領聖旨」,傳達旨意是「已得聖旨」)。見蔡確相問,王珪便慢吞吞地回答:「皇上有子。」言下之意是要立趙傭。王珪這一次卻很有主張,蔡確無法,便只好四處張揚,說他自己有策立大功,卻反誣高太后和王珪有廢立趙傭之意,此事在後來給他招來大禍。 不僅朝中大臣另有打算,趙顥趙頵也極為關注選立皇儲一事。他們時常去皇宮探視神宗病情,看過神宗後,趙顥還徑直去高太后處,試圖探聽或是談論些什麼。神宗只能「怒目視之」,似乎也察覺到弟弟們的意圖。到了神宗彌留之際,趙顥甚至還請求留在神宗身邊侍寢。高太后見兩位親王居心叵測,為防萬一,便命人關閉宮門,禁止二王出入神宗寢宮,實際上是要他們斷了念頭。同時,加快了立趙傭為儲的步伐,還暗中叫人秘密趕製了一件10歲孩童穿的黃袍,以備不時之需。

這年三月,在大臣們前來覲見時,高太后當眾誇讚皇子趙傭性格穩重,聰明伶俐,自神宗病後便一直手抄佛經,為神宗祈福,頗是孝順,還將趙傭所抄佛經傳給大臣們看。大臣們齊聲稱賀,高太后立即命人抱出趙傭,宣讀神宗詔書,立趙傭為皇太子,改名趙煦,皇儲之爭總算平靜下來。數日後,神宗去世,皇太子趙煦即位,改元元祐。從此,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掌握大權達8年之久。

太后垂簾

高太后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但她在政治上卻極為盲目和固執。神宗時代,高太后就是變法的主要反對者之一,她曾與仁宗曹皇后一起在神宗面前哭訴王安石新法敗壞祖宗家法,害苦天下百姓。高太后垂簾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反對變法最堅決的司馬光。司馬光在神宗變法時隱居洛陽達15年之久,百姓都知道他日後可能復出,稱他為「司馬相公」,而許多賦閒在家的反變法官員也很欽佩他,這些人是司馬光執政後更化的主要力量。司馬光被召回朝廷後,立即打出「以母改子」的旗號(以神宗母高太后的名義來變更神宗朝的政治措施),全面廢除新法,史稱「元祐更化」。司馬光廢除新法之徹底,不能不說他帶進了自己10多年政治上鬱郁不得志的個人情緒的影響。然而,高太后卻不僅一味信任司馬光,委以重任,還在司馬光死後,將其反對變法的措施執行到底,並起用大批反對派官員如文彥博、呂公著、范純仁和呂大防等人,又將支持變法的官員呂惠卿、章惇和蔡確等人逐出朝廷,從而激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

高太后在哲宗即位時,一再表示她性本好靜,垂簾聽政是出於無奈,但她卻絲毫不放鬆手中的權力。在高太后垂簾時期,軍國大事都由她與幾位大臣處理,年少的哲宗對朝政幾乎沒有發言權。大臣們也以為哲宗年幼,凡事都取決於高太后。朝堂上,哲宗的御座與高太后座位相對,大臣們向來是向太后奏事,背朝哲宗,也不轉身向哲宗稟報,以致哲宗親政後在談及垂簾時說,他只能看朝中官員的臀部和背部。到了哲宗17歲時,高太后本應該還政,但她卻仍然積極地聽政。而此時,眾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諭必聽太后之言,也不勸太后撤簾。高太后和大臣們的這種態度惹惱了哲宗,哲宗心中很是怨恨他們,這也是哲宗親政後大力貶斥元祐大臣的一個原因。

成長教育

儘管高太后和大臣在垂簾時沒有考慮哲宗的感受,但他們並不放鬆對哲宗的教育。高太后任呂公著范純仁蘇軾范祖禹等人擔任哲宗的侍讀大臣,想通過教育使哲宗成為一個恪守祖宗法度、通曉經義的皇帝,尤其是讓哲宗仰慕仁宗,而不是銳意進取的宋神宗,因為仁宗創下了為士大夫津津樂道的清平盛世。

此外,高太后在生活上對哲宗的管教也很嚴格。為避免哲宗耽於女色,高太后派了20個年長的宮嬪照顧他的起居,又常令哲宗晚上在自己榻前閣樓中就寢,相當於限制了他自由活動的空間。但元祐四年(1089)十二月,民間卻傳出宮中尋找乳母之事。大臣劉安世得知後大驚,哲宗此時才14歲,後宮竟然尋找乳母,是否是皇帝沉溺聲色?劉安世上奏章,告誡哲宗自重。另一大臣范祖禹直接上疏高太后,言辭極為激烈。高太后對外解釋說,是神宗遺留下的幾個小公主年幼,需要乳母照顧,但私下卻將哲宗身邊的宮女一一喚去審問。哲宗後來回憶說那些宮女們個個紅腫着眼,臉色慘白,他心裡很害怕,後來才知道是劉、范暗中告了狀,而自己卻渾然不知。高太后的這些做法雖然目的是為了照顧和保護哲宗,但卻使得哲宗感到窒息,無形中增強了他的逆反心理。

宋哲宗後孟氏

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歲 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選出了端莊嫻雅的孟氏為皇后。哲宗專寵容貌俏麗的劉婕妤,劉婕妤恃寵成驕,經常冒犯皇后[2]

皇后的福慶公主病重,孟皇后的姐姐懂醫道,前來醫治,便將道家符水拿來,替公主治病。皇后見了,立即禁止。一天,皇后主動把這事告訴了哲宗,哲宗也不介意,劉婕妤抓住這件事不放說孟皇后搞符咒厭魅。過了些天,劉婕妤又巧立名目和哲宗說:"皇后搬神弄鬼。"哲宗一聽立派內侍押班梁從政等人審查。他們逮捕宦官、宮女三十餘人,嚴刑拷打,而後又偽造供詞,哲宗以皇后"旁惑邪言,陰挾媚道"廢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劉婕妤鬥敗了孟皇后,進升為賢妃。三年後,生了皇子,立為皇后。不久,皇子和哲宗先後死去[3]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迎回孟氏,尊為"元佑皇后"。向太后死後,劉皇后逼徽宗下詔廢去孟後。公元1102年,孟皇后重回瑤華宮,瑤華宮失火,她移居延寧宮,延寧宮又毀於火,她只得住進弟弟孟忠厚家。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將微、欽二帝和六宮有號位者盡被擄北上。劉皇后自縊,孟皇后因住在民居,竟免於難。公元1127年趙構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為宋高宗,史稱南宋。高宗尊孟氏為"元佑太后"。為了避其祖父孟元之諱,改稱"隆佑太后"。高宗不敢抗金,從南京逃到揚州,又逃到鎮江,最後跑到臨安(杭州)。 公元1129年三月,護衛統制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擁立三歲的皇太子趙囗(fu敷)為帝,企圖讓孟太后聽政,被孟太后拒絕。不久,韓世忠、張浚等平息兵變。 公元1135年春,孟太后患了風疾。死于越州行宮,終年五十九歲。諡號"昭慈聖獻皇太后",葬於宋六陵

逸聞趣事

追念神宗

大臣張舜民在上朝應對時曾對趙煦說:"臣之前到潭州就任時,讓臣的兒子上奏陳述了先帝患病的原由。"趙煦感念父親,因而失聲痛哭[4]

少年老成

趙煦即位時,年僅九歲, 由高太后(高滔滔)執政。有一天,按照禮儀應由他接見遼朝使者。大臣蔡確恐怕趙煦年幼,見了遼人的容貌、服飾奇異後會受驚嚇,有損國威,就先一日對趙煦仔細地介紹遼朝使者的容貌和服飾,請他不要驚奇,還重複講了幾十遍。趙煦聽後不做聲,等蔡確說完,他忽然嚴肅地問道:"遼朝使者是人嗎?"蔡確回答說:"當然是人,不過是夷狄罷了。"趙煦說:"既然是人,我怎麼會怕他呢?"蔡確沒想到趙煦竟有如此主見,只得惶惶然退下。

是非分明

宰相蘇頌在執政時,見趙煦年紀小,每逢大臣有事上奏,都取決於高太后。偶爾趙煦有話要說,有時沒有人加以應對,只有蘇頌在奏報太后後,必定再稟告趙煦。趙煦凡有要事宣讀,蘇頌必定告訴諸大臣,讓他們俯首聽命。趙煦親政後,元佑年間的舊臣都遭貶職,御史周秩想一併彈劾蘇頌,趙煦說:"蘇頌素明君臣之義,不要輕率議論這位國家的元老。"

屍骨暴露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年間,太常少卿方庭碩奉命出使金朝,途中拜謁北宋諸帝的陵寢。而宋帝諸陵都遭破壞。趙煦所在的永泰陵受害尤為嚴重,他的屍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方庭碩也只能脫下自己的衣服把屍骨包裹起來。

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趙頊 北宋第六位皇帝,廟號神宗,諡號英文烈武聖孝皇帝
嫡母 向氏 諡號欽聖憲肅皇后
生母 朱氏 諡號欽成皇后
皇后 孟氏 又稱元佑皇后,諡號昭慈聖獻皇后
劉氏 又稱元符皇后,諡號昭懷皇后
張氏 封婕妤。
胡氏 封婕妤。
后妃 章氏 封美人。
妃嬪 韓氏 封美人
慕容氏 封美人
魏氏 封美人
高氏 封美人
劉氏 封才人
兒子 趙茂 昭懷皇后劉氏為賢妃時所生,三月而夭,追封越王,諡號沖獻太子,後改諡獻愍
長女 鄧國公主,原封福慶公主,兩歲殤。 生母孟皇后
次女 陳國公主,始封德康公主,下嫁石端禮,累封淑和帝姬
三女 秦國康懿長公主,始封懿康公主,宋孝宗時進封秦國大長公主
幼女 揚國公主,初封懿寧公主,早殤

死因爭議

宋神宗一生操勞變法,力圖北宋強大起來,結果得罪了舊貴族勢力,遭到他們的反撲。尤其是後宮以宋神宗母親為代表的高滔滔為代表的保守派,更是對宋神宗各種打壓。一個男人經不住一群女人的各種打壓,變法停停變變,最後宋神宗一命嗚呼了。

宋神宗死後,他的兒子趙煦登基繼位,是為宋哲宗,可惜年紀太小,朝政大全掌握在了高滔滔手中。他們借用皇帝的名義對變法全盤否定、打壓,很多變法的人都遭到牽連,死的死,逃的逃。但是宋哲宗對父親的變法深信不疑,卻無奈無權。 作為一代皇帝,太皇太后高氏活着的時候連宋哲宗的閨房之事也不斷干預,後來某個宮女被皇帝搞大了肚子,太皇太后不但處死了那個宮女,而且將皇帝的身邊換成了一群又老又丑的女人。就連那些大臣上奏,都是屁股對着皇帝,宋哲宗非常憋屈,每當高氏假惺惺問皇帝意見如何的時候,宋哲宗只是無奈的回應,這個你看着辦吧[5]。 高滔滔畢竟年紀大了,多少年後終於被宋哲宗熬死了。宋哲宗終於掌握了朝政大全,他啟用變法人士,可是像王安石那樣的人才卻沒有了。他恨透了那些為了個人利益將國家搞的烏煙瘴氣的人,將那些人發配的發配,貶職的貶職,主要是祖宗規定不殺士大夫,否則他們哪有可能活命呢。司馬光早死也沒有逃過被挖墳判罪的下場。

後宮這群女人着實被嚇着了,沒有想到這個小皇帝居然這般的鐵腕手段。宋神宗的皇后向氏頗為覺得尷尬,一是她不是宋哲宗的親生母親,二是她的家族並不支持變法,說不定哪天這個小皇帝將要對她的家族動手了。也說不定哪天這個皇帝不開心,將他的親生母親朱太妃封為皇太后,直接威脅到她的後宮利益。 宋哲宗和他父親一樣,對付大臣還是有一些手段,但是對付後宮這幫女人卻無計可出。由於他的特殊經歷,他對這些有心計的女人也毫無防範。某一天吃完飯,他突然感覺心疼,還沒有等太醫趕來,他就吐血而死了。 他的死,令變法人士痛苦,令他的親生母親痛苦,卻令向氏鬆了一口氣。一場權力之爭再次展開,他決然否定了大臣提議立年長的為君,也否定了宋哲宗母親提議讓另外一個兒子登基,為了家族的利益和後宮穩固的利益,他看上了端王趙佶。 最後趙佶如願登基,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他在在位期間,為我們製造了很多精彩的歷史,比如水滸傳就是他統治時期的真實寫照,他還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兩個皇帝被同時俘虜、大臣宗親妻女被外族奴役的「佳績」,這就是靖康之恥[6]

陵墓遺址

永泰陵為宋哲宗趙煦的陵墓,附葬劉後陵,位於河南省鞏縣芝田鄉八陵村村南,東北距芝田鎮八華里,東南距永裕陵約400米[7]

永泰陵在南宋初年屢遭破壞。至元朝初年,此陵再次遭劫,現今只剩下一座土丘。

永泰陵出土的唯一宮人頭像,它青灰石質,高46厘米、厚30厘米、寬32厘米,頭戴幞頭,幞頭兩側雕刻一層圓形飾、三層扇形飾,大耳垂肩,面部清秀謙恭溫和。

視頻

宋哲宗趙煦, 使西夏臣服之國君, 英年早逝

北宋哲宗紹聖元年紹聖元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