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图片来自ifuun

完全变态,又叫变异蜕变,是昆虫发育的一种类型。幼虫和成虫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一致。虫体自卵孵化后,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1] 期(这在不完全变态中没有的),在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组织器官的改造过程,蛹期过后,成虫破蛹而出。

大多数翅亚纲内生翅类昆虫属于此种变态类型,如各种甲虫类和类等。

已知之现存的昆虫中,45%-60%具有完全变态现象。有完全变态现象的种类,稚虫与成虫常常具有不同的生态利基。据信这就是此类昆虫在型态与生理学上,具有非比寻常之演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依据最新的种源重建结果,具有完全变态现象的昆虫为单系群。这显示完全变态现象在演化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化石证据显示有翅昆虫于古生代开始出现;石炭纪的化石显示当时的有翅昆虫种类已有相当的多样性,且无翅亚纲与古代的有翅昆虫完全没有变态现象。到了石炭纪末期与二叠纪, 大多数有翅亚纲昆虫出现胚胎后的发育,包括不同的若虫与成虫阶段--也就是已经演化出完全变态现象。最早被认为有完全变态现象的昆虫化石属于二叠纪。最保守的理论是,完全变态乃来自于不完全变态的祖先。

目录

区分

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是特指昆虫的发育过程,不能用于两栖类:如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是两个范畴。两栖类的只能是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 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苍蝇、沙蚕家蚕等。 要特别注意一下,在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不一定所有都是受精卵,譬如蜜蜂,蜂王产下的卵,分受精和未受精的,未受精的也可以变态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工蜂或蜂王,吃蜂王浆长大的发育成蜂王(也叫母蜂),没吃蜂王浆而只能吃花粉蜂蜜长大的则发育为工蜂,未受精的发育成雄蜂,雄蜂和蜂王交尾产生下一代。

补充

昆虫的一生从体态到生活习性都以多变而著称。例如苍蝇产下乳白色长圆形很小的卵,肉眼几乎不能看见。卵孵化为幼虫枣即蝇,是一种白色、棒状、头胸腹形态不分,也没有足和翅或其他器官的幼虫,它会不停地蠕动、进食,要蜕掉两次皮,每蜕一次皮就长得更大一些,最后化为不吃不动棕褐色长圆形的蛹。蛹经过一段时期开始羽化,成虫破蛹而出。这种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四个形态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的生活史,叫做“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形态上不但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其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也甚至完全不相同。例如苍蝇,成虫飞翔于空中,幼虫只能在地表蠕动,而蛹是不吃不动的。蚊子的成虫飞翔、生活于空中,而幼虫生活于水中。成虫靠叮吸高等动物的血液为食,幼虫则靠吞食水中的小浮游生物或细菌为生。完全变态的昆虫很多,所有蚊、蝇、蝶、蛾、蜂、甲虫等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都是完全变态昆虫。

参考文献

  1. ,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