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基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定位基準:是工件在定位時所依據的點、線、面、基準。
它的選擇原則是:儘量選擇在零件上的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
一次裝夾就能夠完成全部關鍵精度部位的加工。[1]
基準的定義
基準的定義: 在零件圖上或實際的零件上,用來確定其它點、線、面位置時所依據的那些點、線、面,稱為基準。
基準的分類
基準的分類:按其功用可分為:
1) 設計基準: 零件工作圖上用來確定其它點、線、面位置的基準,為設計基準。
2) 工藝基準: 是加工、測量和裝配過程中使用的基準,又稱製造基準。
a、 工序基準: 是指在工序圖上,用來確定加工表面位置的基準。它與加工表面有尺寸、位置要求。
b、 定位基準: 是加工過程中,使工件相對機床或刀具占據正確位置所使用的基準。
c、 度量基準(測量基準): 是用來測量加工表面位置和尺寸而使用的基準。
d、 裝配基準: 是裝配過程中用以確定零部件在產品中位置的基準。舉例如下:
選擇基準的五個原則
定位基準,是在加工中確定工件位置所用的基準,選擇基準應掌握五個原則:[2]
(1)基準重合原則;
(2)基準統一原則;
(3)自為基準原則;
(4)互為基準原則;
(5)保證工件定位準確、加緊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則。
定位基準的選擇
定位基準包括粗基準和精基準。
粗基準:用未加工過的毛坯表面做基準 。
精基準:用已加工過的表面做基準 。
1、 粗基準的選擇原則:
粗基準影響:位置精度、各加工表面的餘量大小(均勻?足夠?)。
重點考慮:如何保證各加工表面有足夠餘量,使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間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圖要求。
2、 精基準的選擇: 重點考慮:如何較少誤差,提高定位精度。
1) 基準重合原則: 利用設計基準做為定位基準,即為基準重合原則。
2) 基準統一原則: 在大多數工序中,都使用同一基準的原則。 這樣容易保證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基準變換所產生的誤差。
例如,加工軸類零件時,一般都採用兩個頂尖孔作為統一精基準來加工軸類零件上的所有外圓表面和端面,這樣可以保證各外圓表面間的同軸度和端面對軸心線的垂直度。
3) 互為基準原則: 加工表面和定位表面互相轉換的原則。一般適用於精加工和光磨加工中。例如:
車床主軸前後支承軸頸與主軸錐孔間有嚴格的同軸度要求,常先以主軸錐孔為基準磨主軸前、後支承軸頸表面,然後再以前、後支承軸頸表面為基準磨主軸錐孔,最後達到圖紙上規定的同軸度要求。 4) 自為基準原則: 以加工表面自身做為定位基準的原則, 如浮動鏜孔、拉孔。只能提高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不能提高表面間的位置精度。
還有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常以加工表面自身為基準,例如:
圖示為在導軌磨床上磨床身導軌表面,被加工床身1通過楔鐵2支承在工作檯上,縱向移動工作檯時,輕壓在被加工導軌面上的百分表指針便給出了被加工導軌面相對於機床導軌的不平行度讀數,根據此讀數操作工人調整工件1底部的4個楔鐵,直至工作檯帶動工件縱向移動時百分表指針基本不動為止,然後將工件1夾緊在工作檯上進行磨削。
視頻
機械設計教程:軸系零件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基準端與容差端的選擇
軸類零件加工時最常用的定位基準,這些細節值得一看!
參考資料
- ↑ 什麼是定位基準?基準的選擇都有哪些?,海智在線 - 世界經理人博客,2019-03-13
- ↑ 定位基準的選擇,定位基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