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野北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1]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卞向和认为:定窑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目录
烧制历史分期
定窑的创烧年代,学术界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初唐说,以冯先铭为代表;一是晚唐说,由林洪先生最早提出。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前者已被陶瓷界肯定。随著定窑考古和墓葬发掘资料的不断面世,有些学者认为,定窑的创烧年代可能还要提前。
目前学术界之所以还不能肯定定窑的创烧年代早于唐代,原因有二:
一是受文献记载的局限,在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下,古人只言邢不言定,唐代记载邢瓷的文献多达8处,而定窑则不见记载。其实,窑址的并存和厚此失彼是很正常的现象,定窑之所以不被论及,因为它当时的瓷业规模还不够大,质量还不够好,影响不深。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北朝文献记载邢窑,但邢窑创烧于北朝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献记载的只是社会的闪光点,而不是历史的全部,所以研究古陶瓷不能局限于文献。
二是受窑址资料的限制,目前发现的定窑窑址主要在涧磁村和燕川村一带,其文化堆积层主要是晚唐至宋金时期的。实际上,定窑窑址的发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早期定窑窑址的调查还没有充分展开,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冯先铭先生在《略谈北方青瓷》一文中曾提及曲阳县涧磁村红土埝早期青瓷窑厂,并采集标本30馀件,复原而成的器物有高足盘和不同形式的平底碗,根据器物的特点,冯先生推断其时代应属北朝未到隋带。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涉及定窑早期青瓷问题的研究,内容虽然简单,但无疑是研究定窑早期青瓷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研究定窑,不能将曲阳窑和定窑区别开来。此外,作为河北四大名窑之一的井陉窑,连宋代文献也很少记载,但窑址发掘资料表明,它在隋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从理论上讲,定窑的烧瓷历史不应晚于井陉窑。
关于定窑的分期研究,目前学术界仍然有分歧,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将定窑分为晚唐、五代、北宋三个时期;
第二种是将定窑分为唐、五代、北宋(又细分为早、中、晚)、金、元等五个时期;
第三种是将定窑分为晚唐至五代、北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天兴三年至元至正二十八年等三个时期;
第四种是将定窑分为唐高祖至唐代宗、晚唐至五代、北宋至金哀宗、金哀宗至元代等四个时期。
以上观点是诸位先生在不同时代提出来的,他们或受墓葬、窑址资料的限制,或受文献记载的影响,结论必然有异。关于定窑的历史分期,不是本文的重点,不便展开阐述。不过笔者认为,在定窑历史的分期研究中,不应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定窑的制瓷历史上,出现过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晚唐五代;第二个高峰期是北宋后期,前者以胎釉取胜,后者以成熟的印花工艺见长。
本世纪20年代未叶麟趾先生第一次对其进行调查,指出定窑在曲阳漳磁村。50年代以来,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对它进行了多次地面调查与小规模发掘,基本上了解了定窑的烧瓷历史以及与邻近地区瓷窑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各地宋墓也出土了不少定窑器,定县两座宋塔塔基出土了一百多件既完整又精美的定窑白瓷,寻于进一步研究定窑的分期断代有极大帮助,江南地区南宋墓与北方地区金墓都出土有定窑白瓷,从而也使定窑废于北宋未年金人南侵之说,得以修正。1957年代故宫博物院经调查,证实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为北宋定窑遗址。1985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发掘了958平方米的面积,1986年再次发掘1409平方米,1987年又发掘了3450平方米。基本上确定了定窑创烧于唐,衰废于金、元时期。根据遗址以及出土文物的考古结果,定窑烧制分成7期。[2]
唐代
主要依据窑址中挖掘及采集的瓷片,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类,造型不规整;
胎体: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
釉色:黄釉、褐釉和白釉;
釉质:粗劣、施釉不均,呈色不稳定;
纹饰:素面无纹;特色:外黄釉、内白釉。
唐代中期
主要依据窑址中挖掘及采集的瓷片,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钵、罐、执壶、三足炉、盆、盏托类;
胎体:杂质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原料含铁量高,胎色多为浅灰或者灰白色 仍旧需要使用化妆土来提高釉面的白度;
釉色:白釉为主,灰白、白中泛清、乳白以及纯白各色都有。极少量的黄釉;
釉质:质量比早期有明显提高;
纹饰:素面无纹;
特色:碗、钵类圆器全部是白釉。
唐代晚期、五代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碟、杯、壶、盒、盏类;
胎体:洁白坚硬,瓷化程度高,胎体较薄;
釉色:白釉为主,白中泛青;
釉质:光滑平整; 纹饰:素无纹;
特色:模仿当时流行的金银器皿,在器口、器足或者壶流的部位镶有金扣 银扣或者镏金银扣。
北宋早期(960-1022年,太祖—真宗)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碗、碟、杯、壶、盒、盏类等生活用具,以及熏炉、净瓶等宗教用具 还有宫廷陈设瓷器。造型十分丰富;
胎体:洁白,胎体比上期略厚;
釉色:白中闪青居多,出现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
釉质:光滑平整;
纹饰:刻花、划花为主,还有模印贴花、镂雕、浮雕等;
特色:瓶类通常饰以浮雕莲瓣纹,莲瓣呈尖角、重瓣方式,丰满突起,立体 感很强。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
北宋中期(1023-1085年,仁宗—神宗)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罐、碗、碟、杯、壶、盒、盏类等生活用具,以及灯、净瓶等宗 教用具,还有宫廷陈设瓷器。造型十分丰富;
胎体:洁白细腻;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还出现红釉、酱釉等品种;
釉质:色泽莹润。比较薄,可以见到平行的竹丝刷纹。有些器物有泪痕;
纹饰:刻花、划花工艺继续盛行,印花工艺兴起;
特色:碗、盘口沿出现葵瓣口。瓶类浮雕莲瓣纹明显减少,以刻花、划花工艺为主,还有印花。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
北宋后期(1086-1160,宋哲宗—金废帝,相当于南宋孝宗)
主要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以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为主,也为宫廷生产陈设瓷器,但是出土器 物中没有见到。此期汝窑、官窑、均窑大量进入宫中,宫廷用的定窑大量减少,但是质量很高(竞争造成);
胎体:洁白细腻坚硬,很薄;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还生产酱釉等品种;
釉质:色泽莹润。极薄,可以见到平行的竹丝刷纹。大部分器物釉面出现泪痕。覆烧工艺出现,出现芒口;
纹饰:刻花、划花装饰登峰造极,线条极为流畅。印花工艺已经成熟;
特色: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印花通常在盘、碗等内侧。
金代(1161-1234年,金世宗—金末)
主要根据出土文物,总结该时期定窑的特征如下:
器型:敞口印花碗、折沿菊瓣口盘十分流行;
胎体:洁白,薄;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
釉质:色泽莹润,变厚;
纹饰:印花十分流行。刻花经常与印花结合使用,例如内为印花,外为刻花;
特色:印花装饰空前发展,非常复杂。[2]
定窑瓷器的造型特征
关于晚唐五代定窑白瓷的器物造型,李辉柄先生早年曾有论述,即定窑白瓷的器形一部分是模仿邢窑,烧制的壁形底碗,在造型、釉色上与邢窑大体相同,另一部分的器皿造型,是模仿当时盛行的金银器皿并结合瓷器的特点创造出来的,如各种盘、哇、杯等”。这一论述基本上概述了当时定窑白瓷的主要造型特征。现就器物断代的细节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2]
定窑花装饰
北宋中期,社会安定,产业勃兴,繁荣的城市有著优质生活的需求。就瓷器言,烧造普及,名窑迭兴。定窑领先采用支圈覆烧法增加质量,用划花、印花技法增添花纹,均使瓷器大量产烧并维持一定的品质,能供应国内外广大的市场。
覆烧
定窑碗盘日用器的形制甚为规律,口缘多无釉,是所谓“芒口”,方便安装金属棱扣以增添瓷器光彩。芒口因覆烧而产生,定窑碗盘倒扣在环形支圈上,每个支圈层层相叠,则外表看似一个筒形匣钵,内层却是多个不相碰触的同形式碗盘。因此一方面节省窑内空间可大量烧造,一方面口部支撑有利于细薄广口小足器不易变形;是瓷窑装烧技法的发明,一时随从者众,远至江西、福建窑场亦皆有袭仿者。
划花定窑
十一世纪中叶前后,定窑的窑工开始以划花装饰瓷器,宽刃的雕刀作斜刀与回锋变化,快速的呈现画笔提捺勾描般的线条;又善于利用梳箆般的多岔工具,在主纹饰间划出平行流畅的复数线条,增加花叶的丰满,或水波的流动。
划花花纹,最常见的是一枝莲花或萱花,穿绕器面,花叶疏朗跌宕、优雅自生。其他如水塘鹅雁、游鱼,快速却柔和的线条,勾划对大自然的讴歌;面如小牛的螭纹和昂首跨步的行龙,都神采奕奕、活泼灵动。
印花定窑
北宋晚期,定窑工匠以蘑菇样的模子同时整饬造型并笵印花纹,而多件模子具有年代刻款,显示印花技法在金代更为盛行,可大量重复制作同形同纹的作品,供应广泛的市场需求。
工整的印模,与金银器型模相似,常制作规律的分格与菊瓣曲褶的壁面,布置飞鸟舞过繁花、水禽荡漾于细密水波间,而螭纹矫健、祥云密布、花叶伸展,密无缝隙,均见刻模者构图设计的独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