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黃庭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這首詞主要通過對重陽節的描述,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顯示出其身處逆境而寵辱不驚的曠達胸襟。全詞結構一抑三揚,鑄詞造句新警生動,用典自然貼切,其豪邁之氣動人心魄,於顛沛流離之中發出動人心魄的豪邁慷慨之言。
原文
黃庭堅〔宋代〕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台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譯文
黔中陰雨連綿,仿佛天漏,遍地都是水,終日被困家中,猶如待在一艘破船上。久雨放晴,又逢重陽佳節,在蜀江之畔,暢飲狂歡。
不要取笑我,雖然年邁但氣概仍在。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吟詩填詞,堪比戲馬台南賦詩的兩謝。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流人物。
賞析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為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的作品。該詞主要通過重陽即事,寫出了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
上片首二句寫黔中氣候,以明貶謫環境之惡劣,前兩句起調低沉,起篇為抑。黔中秋來陰雨連綿,遍地是水,人終日只能困居室內,不好外出活動。不說苦雨,而通過「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動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狀況。「乘船」而風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戶的意思,又影射着環境的險惡。聯繫「萬里」二字,又有去國懷鄉之感。下三句是一揚,寫重陽放晴,登高痛飲。說重陽天霽,用「及至」、「也」二虛詞呼應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適逢佳節,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門關外蜀江前」回應「萬里黔中」,點明歡度重陽的地點。「鬼門關」這裡是用其險峻來反襯一種忘懷得失的胸襟,頗有幾分傲兀之氣。
下片三句承上意寫重陽賞菊。古人重陽節有簪菊的風俗,但老翁頭上插花卻不合時宜,即所謂「幾人黃菊上華顛」。作者借這種不入俗眼的舉止,寫出一種不服老的氣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負口吻。這比前寫縱飲就更進一層,詞情再揚,此為二揚。最後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說自己重陽節不但照例飲酒賞菊,還要騎馬射箭,吟詩填詞,其氣概直追古時的風流人物,更將豪邁氣概表現到極致,此為三揚。此處巧用晉詩人謝瞻、謝靈運戲馬台賦詩之典。末句中的「拍肩」一詞出於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即追蹤的意思。下片從「莫笑老翁猶氣岸」到「風流猶拍古人肩」彼此呼應,一氣呵成,將豪邁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詞結構一抑三揚,筆力豪邁,抒發了作者雖被貶黔州、身居惡劣環境,卻窮且益堅、老當益壯,不屈於命運的擺布的樂觀精神和博大胸懷。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黃庭堅以修《神宗實錄》不實的罪名,貶為涪州(今重慶涪陵)別駕,黔州安置,開始他生平最艱難困苦的一段生活。在黔州貶所時候作此詞。
簡析
這首詞主要通過對重陽節的描述,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顯示出其身處逆境而寵辱不驚的曠達胸襟。全詞結構一抑三揚,鑄詞造句新警生動,用典自然貼切,其豪邁之氣動人心魄,於顛沛流離之中發出動人心魄的豪邁慷慨之言。
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