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宜章县

移除 3,5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玉溪镇、白石渡镇、杨梅山镇、瑶岗仙镇、梅田镇、麻田镇、黄沙镇、迎春镇、一六镇、栗源镇、岩泉镇、城南乡、浆水乡、长村乡、东风乡、天塘乡、莽山瑶族乡、笆篱乡、白沙圩乡、关溪乡、长策乡、里田乡、新华乡、赤石乡、平和乡、太平里乡和沙坪乡。
==地理 位置环境==
宜章县位于东经112°37′~113°20′,北纬24°53′~25°41′之间,地处湖南省南端,东邻汝城县、广东乐昌市,南邻广东[[乳源县]]、[[阳山县]],西接[[广东省]][[连州市]]、湖南[[临武县]],北接[[郴州市]]北湖区、[[资兴市]],全县边境长392公里,其中与广东交界长达225公里,古称“楚粤之孔道”。
==地势地形== 宜章县境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东面长策乡仙鹅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骑田岭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最低点是东面的栗源镇老坪山村高车,海拔155米。 最高与最低点相比,高差1747.3米,全县地形平均比降44.2%。 宜章县内山地面积共185.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7.68%;丘陵面积共80.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5.04%;岗地面积共17.3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41%;平原面积共32.9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6%;水域面积共5.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61%。 ==气候特点==
宜章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介于岭南、岭北之间,冬季虽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岭南低,但因县北部有[[骑田岭]]等大山作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强度。以骑田岭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热北寒,岭北大雪,岭南微雪,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湘中湘北。
宜章县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短温冬,冬无严寒,霜雪不多;热量丰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布不均,夏秋易涝易旱。晴久则隆冬亦暖,雨久则盛夏生寒。宜章县的春季要早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但无酷暑。
== 水文特征自然资源==
宜章县境内有大小河流276条,分属[[珠江]]、[[湘江]]两大水系。其中注入珠江的有武水、长乐水、玉溪、章水和渔溪等259条,流域面积共20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04%。注入湘江的有策水等17条,流域面积共12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6%。县内长度达到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6条,流网冲沟总长度达到966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宜章境内水面由河流、池塘、水库等构成,共5.18万亩。河流所占面积最大,共有3.71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有1.7万亩,其中池塘占0.9万亩,水库占0.56万亩,其他占0.24万亩。全县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4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枯季径流量为3.33亿立方米。全县每年可供开采利用的地下水总量大于4259万立方米,占枯季径流量的12.8%。县境内多年地表水资源总量达到33.62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87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总量占18.33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宜章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0年,县内已发现的矿产36种,即[[煤]]、[[铁]]、[[锰]]、[[钛]]、[[钨]]、[[锡]]、[[锑]]、[[铅]]、[[锌]]、[[铜]]、[[钼]]、[[铋]]、[[镁]]、[[铝]]、[[汞]]、[[金]]、[[银]]、[[钽]]、[[铌]]、[[铍]]、[[锆]]、[[铀]]、[[钍]]、[[砷]]、[[石墨]]、[[硅石]]、[[水晶]]、[[萤石]]、[[硫铁矿]]、[[钾长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宜章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ref>[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610/201610061415057766.html 【湖南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简介】宜章县],湖南在线 2016-10-6</ref>和湖南省10个煤炭基地县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81亿吨。
 
===生物资源===
宜章县生物资源品种繁多,水稻有[[籼]]、[[粳]]两大类,共有20多个品种;旱粮有[[红薯]]、[[玉米]]、[[大豆]]、[[小麦]]、[[大麦]]、[[高粱]]等30余个品种;经济作物有[[柑桔]]、[[脐橙]]、[[茶叶]]、[[烤烟]]、[[苎麻]]等180多个品种;全县已查明的树种有90多科,共584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1种,二级保护树种8种,三级保护树种11种;竹类有17种,植物药物共有1100种。畜禽有近10种。鱼类有29种。有珍稀野生动物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7种。
===民族===
截至2009年,宜章县共有[[汉族]]、[[瑶族]]等21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为72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7%。境内原住少数民族是瑶族,主要聚居在莽山瑶族乡和崎田岭地区,属过山瑶和八排瑶支系,主要分布在莽山[[瑶族]]乡,梅田镇龙村,城南乡曹家村、麻田镇桐子树下村、东风乡贺家村曹家峦,长村乡千家岸村江家。莽山瑶族乡成立于1957年12月,是郴州成立最早的二个民族乡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在郴州占第二位。
 
==经济概述==
 
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87.03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23.74亿元,增长10.4%。
 
==资源环境==
 
===土地使用===
 
2018年,全县耕地面积36255.08公顷,补充耕地30.14公顷,净增加耕地97.61公顷,批准建设用地63.22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0.14公顷,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率42%,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50.5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7807.72公顷,保护率100%;实施县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6个,实施县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规模2002公顷。各类矿产42种,已探明储量矿产28种。
 
其中,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18种,水气矿产1种。全年平均气温19.4度,降水量1235.5毫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35公顷,其中,完成荒地造林面积1533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零公顷。
 
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66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3平方米。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833公顷。
 
===空气质量===
 
2018年,全县空气质量达标率92.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97.9%,城市污水处理率96.6%,日均污水处理量3.64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率0.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标率97.1%;二氧化硫排放量0.2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标率100%,氨氮排放量157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288吨;工业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100%。
==交通概况==
 
2018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公路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67.3%,公路旅客周转量增长63.5%。年末公路线路里程2135公里,增长0.6%。年末机动车保有量81459辆,其中:汽车保有量47797辆,摩托车保有量33173辆,农用运输车328辆,挂车161辆。
 
===铁路===
宜章县境内贯穿[[京广铁路]],在县境内长20.92公里,设有白石渡站、太平里站。白石渡至[[杨梅山]]货运专线起于京广铁路白石渡站至杨梅山浯溪站,全长13 .8公里。
[[南岭铁路]]在宜章县境内总长达到53.3公里。白石渡到车湾村八里排货运专线有3条支线全长2.9公里,主要用于干法氟化铝厂产品运输。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宜章段)全长18.18公里。
 
===公路===
京珠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宜凤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分布于宜章县境内,S324线、京珠高速、G107线、宜凤高速、厦蓉高速、衡临高速构建出宜章“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
 
===航空===
 
韶关国际机场(4C)
 
[[郴州机场]]即将动工建设,宜章县距离郴州机场约58km,机场建成后将更加方便宜章县人民的出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风景名胜==
714,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