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近义词揆情度理

反义词刻舟求剑

出 处 :《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

体 裁成语

释 义 :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

审时度势汉语成语,拼音shěn shí duó shì 。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1]

目录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2]

用法

观察时机,估量形势。褒义。用于能全面了解形势特点,正确地估计情况变化的思想作风的明辨类。

作谓语、宾语;指分析局势。

近义词:揆情度理度德量力彰往察来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反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不管三七二十一 轻举妄动[3]

成语谜语: 判案先查“护官符”

读音注意: 度,不能读作“dù”。

写法注意: 势,不能写作“事”。

示例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

明·张居正《与李太仆渐庵论治体》:然审时度势,政固宜尔,且受恩深重,义当死报,虽怨诽有所弗恤也。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师古》:漫言法古,而不审时度势以图之,鲜有不败者也。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他对中央文件又信又不全信,再根据谣言、猜测、小道消息和自己的丰富想象,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

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4]

王蒙《风筝飘带》:“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的工作态度。”

词语分解

审时的解释 .详察时令。 南朝沉约 《谢赐新历表》:“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政莫先。”.分析时势。参见“ 审时度势 ”。

势的解释 势 (势) ì 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外文翻译

英语 judge the hour and size up the situation;see how matters stand

俄语翻译: оценка обстановки

日语翻译: 时机と情势(じょうせい)をよく観察する

参考文献

  1. 审时度势 .汉典[引用日期2018-11-23]
  2. 审时度势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审时度势历史词典解释: 观察时机,估量形势。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隋唐演义》七八回:“...
  3. 审时度势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2010年8月18日 -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度,不能读作“dù”。 成语辩型: 势,不能写作“事”。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
  4. 审时度势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明 张居正 《与李太仆渐庵论治体》:“然审时度势,政固宜尔,且受恩深重,...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审时度势汉语 快速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