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特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审美特性》,美学著作。乔治·卢卡契著。德文本1963年赫尔曼·卢赫特汉出版社分上下2卷出版。中译本拟分3卷出版,已于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1卷,徐恒醇译。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6章,约合中文100余万字。力图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探讨审美在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地位问题。认为,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摹仿,而摹仿又是人在原始时期的巫术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审美反映不同于科学的和日常生活的反映方式,但却是在日常生活基础上逐渐分化形成的,彼此处于相互作用之中。文艺反映现实的特殊功能在于,它提供了一幅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相统一的现实图画。因此,审美反映并不意味着抹杀反映主体的能动作用,相反,它是主客观因素交互渗透、辩证统一的结果,是人类自我意识最适当的和最高的表现方式。正是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艺术作品才可能而又必须提出“个性完整”和“人类解放”之类的问题,从而体现人的精神追求。
本书是卢卡契50年来从事美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欧洲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美学研究的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乔治·卢卡契(Luckacs Georg,1885—1971),匈牙利哲学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曾获克丽丝丁娜文学奖。主要著作有《现实主义问题》、《美学史论丛》等。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审美特性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