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漢縣東林鄉
宣漢縣東林鄉位於宣漢縣城西南方向,距縣城僅10公里,從宣漢縣城乘車20分鐘即可抵達。南朝宋武帝元年為始安縣治,梁武帝大同二年更名石鼓縣,1915年建為東林場,1949年置東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面積43.4平方公里,人口1.2萬。
中文名稱: 東林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宣漢縣
郵政區碼: 636150
方 言: 四川話
著名景點: 牛背山,曾家山
車牌號碼: 川S
目錄
東林鄉簡介
長途區號:0818
郵政編碼:636150
車牌號碼:川S
行政代碼:5117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隸屬政區: 宣漢縣
行政級別:鄉
概況
天(生)東(林)公路過境,州河常年通航。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東林鄉純淨而秀美的風景。以前,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裡的青山綠水一度不為外人所知曉,近年來,隨着通鄉、通村、通社公路的四通八達,它那原生態之美逐漸顯示出獨有的魅力。轄墩坡、山台、堰扁、罐山、紅界、紅豆、環山、桐油、曾山、沖灘、牛背、龍安1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糧油加工、農機修配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畜牧業以山羊、牛、家禽為主。
老街風情
「東林是個窩,出門就爬坡」,當地流傳的一句順口溜,生動形象地點出這裡的地勢地貌。由于山環水繞,東林鄉街道只能依傍在陡峭的山坡上,遠遠望去,一排排吊腳樓矗立於州河岸邊,霧氣繚繞,山水相依,炊煙人語恰到好處點綴其中,生髮出別具一格的水鄉風味,給人一種如入世外桃源的感覺。
在狹窄、古樸的老街,隨處可見一些年代久遠的木板房、石板路分布其間,被風雨吹打的牆面、屋檐斑駁而滄桑,微風吹過狹窄悠長的老巷子,猶若前人留下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背影,正漫不經心地來來往往。而巷子裡的手工剃頭師傅和那些悠閒地喝着早酒的老人,仿佛正見證着幾個世紀以來這裡的古樸民風。一排青苔爬滿的石梯,從寧靜的老街通往繽紛的外界,使古老的歷史與浮華的今天有了對接。
街頭與巷尾幾家簡陋而樸實的白酒作坊,依然沿襲着人工釀製的古老工藝。當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與山野五穀自然融合,升華為一滴滴醇香、雋永的佳釀,品質純正且遠近聞名的東林白酒便香味縈繞、久久不散,不僅醉了生活悠閒的人們,也醉了青山綠水間飄散的時光。
其實,寧靜的老街在當場天也是極其繁華的,因其狹窄而摩肩接踵,喧譁的人聲高漲如潮。而這麼多年過去了,老街的心跳始終安靜如一,儘管舊有的面貌正一點點改變,但沒有誰可以掏走它存留在內心的、彌足珍貴的部分。
千州湖神韻
千州湖,系通川區羅江電站建成後,在州河形成的庫區人工湖。
出東林鄉場鎮,在古老的水碼頭乘船,當船尾劃出一條詩意的水線,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吊腳樓便逐漸淡化了輪廓。迎面而來的,是兩岸青山疊翠、湖面碧波蕩漾、天空百鳥翱翔,好一幅青山綠水的瑰麗景象。
在崇山峻岭之中,千州湖以獨有的純淨和聖潔,帶給人安寧、秀美的風姿。從東林鄉往洋烈鄉方向順流而下,經過狹窄的「鵝項頸」之後,湖面豁然開朗,立於船頭,遠眺山野含煙,近聽水聲潺潺。在人們的面前,千州湖盡情敞開清爽宜人的情懷,她的柔聲細語、吹氣如蘭,令人流連忘返。
漫山遍野的翠竹在湖風的吹拂下,順勢起伏,蔚為壯觀。茂密的草木與清澈的湖水相依,為白鶴、野鴨以及那些不知名的水鳥構建起美好的家園。當美麗的鳥兒不時在湖面飛掠而過,那份自由自在與逍遙快樂,便充分展示出大自然和諧的一面。
在這個喧囂、浮華的時代,未經受任何污染的千州湖是聖潔的,也是真實的、原生態的,未經過人為的多餘修飾。如果你有一天蕩舟千州湖,就會發現,她的純淨也將成為靈魂的一種固守。
石鼓縣城遺址
東林鄉場鎮對面的曾山村位於插旗山麓。州河水從東北方向蜿蜒而來,繞過村前,再往西北方向從容而去,全村三面環水,宛若一個突兀的半島在這三面環水、易守難攻之地,有一處古縣城遺址,自南朝宋初建縣,至宋朝熙寧七年撤併,歷時650餘年,是宣漢縣內建立縣城歷史最長的地方之一。
據史料記載,公元420年,東晉滅亡,統治長江流域一帶的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依次統領巴蜀。南朝宋初(即420年至439年)立巴渠郡,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始安、下蒲、晉興7縣,其中4個縣在宣漢縣境內。到了梁朝大同2年(即536年),改始安縣為石鼓縣,同時在這裡置萬榮郡治,郡領縣。之後,石鼓縣還經歷了西魏、隋、唐、五代、前蜀、後蜀、宋等朝代。而當地人盛傳的石鼓縣城歷史,與史料記載也大致吻合。
無獨有偶。上世紀30年代初,紅軍與國民黨軍在這裡打過一場激烈的「曾山狙擊戰」,並留下多處珍貴的紅色遺蹟,給這裡的歷史更添了一分厚重長達650年的建縣歷史,距今1400多年的久遠文明,滄桑更迭,興衰演變,多少的繁華興旺圖景,多少的達官市井背影,都隨着州河的滔滔流水一路遠去,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模糊難辨的痕跡,有待於人們去進一步論證、考察和利用、開發。
視頻
東林鄉一年一班同學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