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袋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在澳大利亚众多有袋动物中,蜜袋鼯无疑是瞩目的。它们身披毛茸茸的外衣,有着薄而尖的耳朵,又大又圆的眼睛,体态轻盈娇小,模样讨巧,很喜欢跟人亲近。因此蜜袋鼯如今已成为了一种受大众欢迎的宠物。
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 中文学名 蜜袋鼯 拉丁学名 Petaurus breviceps 别 称 糖袋鼯 [2] 二名法 Petaurus brevicep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有袋目 科袋鼯科 属 袋鼯属 分布区域澳洲,新几内亚和南澳洲
形态特征
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
蜜袋鼯的身体像鼬科,并有一-条很长但不能抓东西的尾巴。蜜袋鼯由鼻至尾巴长约27~61cm,雄鼯比雌鼯大。蜜袋鼯身披毛茸茸的蓝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圆,体态轻盈娇小,肚子呈奶油色,背部
贯穿一条与众不同的黑斑。在野外,蜜袋鼯几乎同叶子和树枝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辨别出来。蜜袋鼯的前额、胸部及泄殖腔有臭腺,雄鼯以臭腺来划定地盘,雄鼯前额的臭腺很明显,因为那地方是
秃的,雄鼯的阴茎分叉,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
蜜袋鼯每脚有五趾,除了后脚的对趾外,每趾都有爪,后脚第二及第三趾是部分融合的,最特别的是它们的翼膜,由第五指伸延至第一趾,当脚伸直时,翼膜就可以帮助它们滑翔50m。作为树栖动物,蜜袋鼯会
狠劲蹬其强有力的后腿,从一个高树枝滑翔至另一个高树枝。长长的尾巴有助于蜜袋鼯在四肢着陆前,掌握身体的方向和稳定性。
生活习性
蜜袋鼯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偶尔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蜜袋鼯属于夜行树栖性动物,经常是在夜间出来寻找食物;蜜袋鼯好群居,常常40~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盘活动。
成熟的蜜袋鼯每年可交配2~3次,每次可以产下1~2只幼体,怀孕期大约为2~3周。小蜜袋鼯是在母亲的“口袋”中成长的。初生幼体会自行爬入母亲的口袋中,咬住乳头不放,这一时期持续约40天左右的时间:
之后会继续在“口袋”中成长一个月左右,然后会攀住母亲到处活动。小蜜袋鼯大约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断奶离开母亲自行进食了。
分布范围
生活在澳大利亚东部森林里。
生存特性
- 森林中的小伞兵
活泼的蜜袋鼯是一群小吃货,大约1000m2的森林才能为一只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为了更加方便地在树林中穿行觅食,蜜袋鼯们演化出了一项逆天的本领,它们可以从一棵树直接“飞”到另一棵树上,经过
漫长的生命演化,蜜袋鼯前腿和后腿之间的皮肤变得非常宽大,成为垂在身体两侧的宽大皮膜。只要蜜袋鼯使劲伸直四肢,它们就能立刻变身为一个个丛林小伞兵,从树顶跃起之后就能在半空中自由地滑翔。
凭借四肢和皮膜的活动,加上长尾巴这个好用的方向舵,蜜袋鼯可以随意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离,它们最远能飞出大约150m远,既可以轻松来往于森林的每一个角落,也能够轻松地甩掉紧追不舍的天敌。
- 勇敢的小小夜行侠
为了躲避目光犀利的捕食者,蜜袋鼯们很少在白天冒险活动,而是全家一起挤在树洞里呼呼大睡,直到黑夜来临,它们才会悄悄溜出藏身的洞穴,用敏锐的大眼睛在家族领地里四处寻找食物。
为了防止其他蜜袋鼯来捣乱,蜜袋鼯首领会用气味给每一位家族成员做上标记。如果有陌生的蜜袋鼯闯进了本家族的森林领地,一大家子的蜜袋鼯立刻就会生气地驱赶入侵者。 {}
饲养方法
蜜袋鼯白天要在巢箱中休息,到了晚上才会开始活动。饲养箱要尽可能大一些,箱中需要放入树枝,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动,如果饲养的蜜袋鼯不止一只,最好把新成员放入不同的饲养箱中。蜜袋鼯白天要在暗
处休息,所以要选一个遮光性较好的巢箱才行。虽说木制鸟用巢箱容易被排泄物弄脏,也容易被蜜袋鼯咬坏,但这个材质的巢箱透气性很强,我们只要定期换新的巢箱就好,为了方便蜜袋鼯上下活动,可以在
笼中放进一些树枝。如果饲养箱比较高,还可以在顶部加一些树枝,蜜袋鼯用前足抓住树枝的动作也可以帮它磨平趾甲。
我们可以选用蜜袋鼯专用饲料为主,苹果、番薯、胡萝卜、香蕉等切成小块的蔬果为辅。蜜袋鼯是杂食性动物,也可以买一些给甲壳虫食用的昆虫饲料给它吃。如果饲养的蜜袋鼯数量很多,箱底就很容易被排
泄物弄脏,我们可以铺一层带网眼的隔板,下面再铺一些卫生纸或报纸。
疾病的预防
蜜袋鼯作为宠物被饲养的时间还很短,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疾病,不过在它们10年的寿命中,难免还是会生些小病,即使我们饲养得当,也有可能让蜜袋鼯在温度不稳定的换季时节生病。另外,饲料的卫生
状态也是导致它们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能为蜜袋鼯治病的宠物医院并不多,主人在平时就要关注蜜袋鼯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尽早去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