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袋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澳大利亞眾多有袋動物中,蜜袋鼯無疑是矚目的。它們身披毛茸茸的外衣,有着薄而尖的耳朵,又大又圓的眼睛,體態輕盈嬌小,模樣討巧,很喜歡跟人親近。因此蜜袋鼯如今已成為了一種受大眾歡迎的寵物。
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有袋的溫血動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蜜袋鼯的身體兩側擁有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有利它們在樹林間滑行。 中文學名 蜜袋鼯 拉丁學名 Petaurus breviceps 別 稱 糖袋鼯 [2] 二名法 Petaurus brevicep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有袋目 科袋鼯科 屬 袋鼯屬 分布區域澳洲,新幾內亞和南澳洲
形態特徵
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有袋的溫血動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蜜袋鼯的身體兩側擁有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有利它們在樹林間滑行。
蜜袋鼯的身體像鼬科,並有一-條很長但不能抓東西的尾巴。蜜袋鼯由鼻至尾巴長約27~61cm,雄鼯比雌鼯大。蜜袋鼯身披毛茸茸的藍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圓,體態輕盈嬌小,肚子呈奶油色,背部
貫穿一條與眾不同的黑斑。在野外,蜜袋鼯幾乎同葉子和樹枝等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肉眼很難辨別出來。蜜袋鼯的前額、胸部及泄殖腔有臭腺,雄鼯以臭腺來劃定地盤,雄鼯前額的臭腺很明顯,因為那地方是
禿的,雄鼯的陰莖分叉,雌鼯腹部中央有育幼袋。
蜜袋鼯每腳有五趾,除了後腳的對趾外,每趾都有爪,後腳第二及第三趾是部分融合的,最特別的是它們的翼膜,由第五指伸延至第一趾,當腳伸直時,翼膜就可以幫助它們滑翔50m。作為樹棲動物,蜜袋鼯會
狠勁蹬其強有力的後腿,從一個高樹枝滑翔至另一個高樹枝。長長的尾巴有助於蜜袋鼯在四肢着陸前,掌握身體的方向和穩定性。
生活習性
蜜袋鼯屬於雜食性動物,以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偶爾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蜜袋鼯屬於夜行樹棲性動物,經常是在夜間出來尋找食物;蜜袋鼯好群居,常常40~50隻成群地在同一地盤活動。
成熟的蜜袋鼯每年可交配2~3次,每次可以產下1~2隻幼體,懷孕期大約為2~3周。小蜜袋鼯是在母親的「口袋」中成長的。初生幼體會自行爬入母親的口袋中,咬住乳頭不放,這一時期持續約40天左右的時間:
之後會繼續在「口袋」中成長一個月左右,然後會攀住母親到處活動。小蜜袋鼯大約在四個月左右就可以完全斷奶離開母親自行進食了。
分布範圍
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森林裡。
生存特性
- 森林中的小傘兵
活潑的蜜袋鼯是一群小吃貨,大約1000m2的森林才能為一隻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為了更加方便地在樹林中穿行覓食,蜜袋鼯們演化出了一項逆天的本領,它們可以從一棵樹直接「飛」到另一棵樹上,經過
漫長的生命演化,蜜袋鼯前腿和後腿之間的皮膚變得非常寬大,成為垂在身體兩側的寬大皮膜。只要蜜袋鼯使勁伸直四肢,它們就能立刻變身為一個個叢林小傘兵,從樹頂躍起之後就能在半空中自由地滑翔。
憑藉四肢和皮膜的活動,加上長尾巴這個好用的方向舵,蜜袋鼯可以隨意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離,它們最遠能飛出大約150m遠,既可以輕鬆來往於森林的每一個角落,也能夠輕鬆地甩掉緊追不捨的天敵。
- 勇敢的小小夜行俠
為了躲避目光犀利的捕食者,蜜袋鼯們很少在白天冒險活動,而是全家一起擠在樹洞裡呼呼大睡,直到黑夜來臨,它們才會悄悄溜出藏身的洞穴,用敏銳的大眼睛在家族領地里四處尋找食物。
為了防止其他蜜袋鼯來搗亂,蜜袋鼯首領會用氣味給每一位家族成員做上標記。如果有陌生的蜜袋鼯闖進了本家族的森林領地,一大家子的蜜袋鼯立刻就會生氣地驅趕入侵者。 {}
飼養方法
蜜袋鼯白天要在巢箱中休息,到了晚上才會開始活動。飼養箱要儘可能大一些,箱中需要放入樹枝,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如果飼養的蜜袋鼯不止一隻,最好把新成員放入不同的飼養箱中。蜜袋鼯白天要在暗
處休息,所以要選一個遮光性較好的巢箱才行。雖說木製鳥用巢箱容易被排泄物弄髒,也容易被蜜袋鼯咬壞,但這個材質的巢箱透氣性很強,我們只要定期換新的巢箱就好,為了方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可以在
籠中放進一些樹枝。如果飼養箱比較高,還可以在頂部加一些樹枝,蜜袋鼯用前足抓住樹枝的動作也可以幫它磨平趾甲。
我們可以選用蜜袋鼯專用飼料為主,蘋果、番薯、胡蘿蔔、香蕉等切成小塊的蔬果為輔。蜜袋鼯是雜食性動物,也可以買一些給甲殼蟲食用的昆蟲飼料給它吃。如果飼養的蜜袋鼯數量很多,箱底就很容易被排
泄物弄髒,我們可以鋪一層帶網眼的隔板,下面再鋪一些衛生紙或報紙。
疾病的預防
蜜袋鼯作為寵物被飼養的時間還很短,並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疾病,不過在它們10年的壽命中,難免還是會生些小病,即使我們飼養得當,也有可能讓蜜袋鼯在溫度不穩定的換季時節生病。另外,飼料的衛生
狀態也是導致它們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能為蜜袋鼯治病的寵物醫院並不多,主人在平時就要關注蜜袋鼯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儘早去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