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寇宗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寇宗奭
出生 不祥
澧洲
逝世 不祥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藥物學家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寇宗奭
  • 外文名稱: Zongshi Kou
  • 國 籍: 中國
  • 民 族: 漢族
  • 出 生 地:澧洲
  • 出生日期:不祥
  • 職 業:
  • 畢業院校:
  • 主要作品:《本草衍義》
  • 其它作品:

寇宗奭

寇宗奭宋代藥物學家,生卒年和生平均不詳。政和(1111-1117年)間任通直郎。於本草學尤有研究,尤重視藥性之研究。歷十餘年,採拾眾善,診療疾苦,和合收蓄之功,率皆周盡。謂:「疾病所可憑者醫也,醫可據者方也,方可恃者藥也。」醫者必識藥性之良毒,辨方宜之早晚,不可真偽相亂,新陳相錯。撰《本草衍義》二十卷(1116年)。李時珍曰:「參考事實,核其情理,援引辨證,發明良多,東垣、丹溪諸公,亦尊倍之。」又指出:「以蘭花為蘭草、卷丹為百合,是其誤也。」

人物簡介

寇宗奭,宋代藥物學家。生卒年與生平均不詳。曾任澧洲(湖南澧縣)縣吏。政和(1111年-1117年)年間任醫官,授通直郎,通明醫理,尤精於本草學。政和六年(1116年)著有《本草衍義》三卷。死於安逸,被當地人民所紀念。

成就

《本草衍義》三卷。

學術內容

宋寇宗奭撰《本草衍義》,寇氏編著此書的目的和方法正如他在本書序錄中所說:「本草二部,其間撰著之人,或執用已私,失於商校,致使學者檢據之間,不得無惑。今則並考諸家之說參之實事,有未盡厥理者,衡之以臻其理。隱避不斷者,伸之以見其情。文簡誤脫者,證之以明其義。諱避而易名者,原之以存其名。使是非歸一,治療有源,檢用之際,曉然無惑。是以搜求訪緝者十有餘年」編成此書。計刀卷,載藥472種。 == 臨床應

《本草衍義》把本草綱目所載藥物的功用、效驗,作了補充,品種作了鑑別。他還強調了要按年齡老少,體質強弱,疾病新久等決定藥量。這在臨床上很有意義。所以李時珍評之曰:「參考事實,核其情理,援引辨證,發明良多。東垣、丹溪諸公亦多尊信之。」 寇宗奭,官承直郎澧州司戶曹事。從宦南北十餘年間,考究藥物。所撰本書共20卷。前3卷為序例(藥物總論)。後17卷為藥物各論,分記藥物470種,分類均依《嘉佑本草》。該書乃作者據醫藥實踐所得,針對《嘉佑本草》、《嘉佑本草圖經》之疏誤進行了訂正與發揮。

名留史冊

公元1116年冬天,灃州司戶曹事(相當於今湖南省灃陵縣縣秘書辦職員)寇宗奭(shì)接到領導劉亞夫轉來的一封朝廷文書。劉亞夫時任荊湖北路常平等事,正在外地公幹,收到文書後派人加急送回州里。

寇宗奭小心翼翼地打開公文,只見上面寫道:「寇氏書稿送呈到尚書省後,報到太醫府,由眾學官審查。太醫學博士李康等人認為,此書稿內容據實而寫,用心至深,值得推薦。現奉聖旨,任命寇宗奭轉一官,為通直郎,擔當收買及辨驗藥材的重任。」(「本學尋牒送眾學官看詳去後,今據博士李康等狀……寇宗奭得與轉一官,依條施行,添差充收買藥材所辨驗藥材。」)

寇宗奭放下公文,格外激動。十年心血得到朝廷認可,任何一個封建讀書人都會激動。他站起身來,踱步到書房,強迫自己安靜下來。「轉不轉官(注一)無所謂,畢竟當吏十多年,習慣了;從事收買及辨驗藥材的工作還不錯。因為這樣我就有機會了解更多的藥材,讀更多的醫書。畢竟那部書稿還有許多要修改的地方。」他暗暗盤算。

公元1106年,青年寇宗奭經推薦,就任灃州的戶曹,成為一名小吏。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時,吏不但要做許多基層的活兒,還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官員出事,往往是他手下的吏去頂罪。儘管如此,寇宗奭還是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因為他的第二職業是醫生,出身底層的他,當吏才有機會閱讀更多的醫書。

長期的行醫過程中,寇宗奭逐漸認識到本草學研究的重要性。「疾病所可憑者,醫者;醫者可據者,方也;方可恃者,藥也。」他與友人的信中這樣寫道。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盡觀先朝本草著作,有的因為作者囿於私念,內容不詳不實;有的只是摘抄前輩的資料,未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考究……

經過深思,寇宗奭決定寫一部以實用為主的本草著作,以達到清楚判斷草藥,治療有依據,讓病人與醫生都不會困惑的目的。

後世影響

宋寇宗奭撰《本草衍義》,《郡齋讀書志》及乾隆六年《同州府志》並作《本草廣義》。全書二十卷,目錄一卷。首列序例三卷,後載藥品十七卷,按玉石、草、木、禽獸、蟲魚、果菜米谷順序排列。全書共列藥目467條,共載藥570餘種。該書是寇氏多年經驗與實際觀察的結果,旨在推衍《嘉佑本草》、《本草圖經》的未盡之義,並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辨正和闡發,內容涉及醫藥學理論及具體單味藥的名稱考定、鑑別、炮製、運用等各方面,書中還記載了大量單方驗方,也是作者臨症經驗的[[總結,較為可信。更為可貴的是,此書已能夠將《素問》中的藥理原則運用於解釋藥效,而這種方法至金元時期則更為系統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書又在北宋與金元藥學發展過程中起着一定的紐帶作用。此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本草學史上也有較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