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岡製絲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富岡製絲廠位於東京西北方群馬縣分為四個廠區,各自展示絲綢製造的每一個階段。造訪製絲廠,認識這個在日本19 世紀時亟欲成為工業大國時,促使日本急速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2014 年 6 月,富岡製絲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富岡製絲廠 涵蓋捲線廠、蠶繭倉庫和員工宿舍,整個廠區佔地約 53,000 平方公尺。這個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工廠,是明治復興時期第一批興建的大型工業設施,當時日本正開放對全球貿易,大力擁抱西方的制度與工業。 當時絲綢在法國備受鍾愛,所以製絲廠就僱用了法國人保羅・布魯納特來監督生產。
由於法國蠶受流行病傳染,大部分製絲產業遭逢巨大的打擊,日本剛好趁機打入法國市場。這次法國與日本間的合作,為日、法關係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年輕女孩成群結隊來到製絲廠,享受良好的福利,每天工時八小時,還有禮拜天的休假。她們的就業福利包括廠內住宿、醫療服務,還可到夜校上課,學習讀寫、珠算和縫紉。許多工廠女性員工帶著新學會的技術回到家鄉,在家鄉的絲綢產業中擔任監督指導的角色。[1]
目錄
交通資訊
- 從東京車站出發,搭乘上越新幹線到高崎站,然後轉乘上信線前往西富岡車站。
- 從車站步行 10 分鐘,就會抵達製絲廠,全程大約費時 2 小時 20 分。
日本現代化之起源「富岡製絲廠」
2014年6月,群馬縣的「富岡製絲廠和絲綢產業遺產群」獲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富岡製絲廠」是為了大量生產高質素的生絲和將它們出口而建設的工廠,亦是日本與法國的交易起點之歷史性工廠。
- 改變世界的日本技術革新* 作為世界遺產的價值。
- 「富岡制線和絲綢工業遺產集團」是一個以「技術創新」為主題的現代時代,該技術實現了長期以來一直受限制的原紗的批量生產以及世界與日本之間的「技術交流」。
- 日本開發的原紗的大規模生產技術將曾經是特權階級的絲綢傳播到世界各地,並豐富了其生活和文化。[2]
於1872年已投入運作的富岡製絲廠,是日本首間公營模範工廠,其成立目的是為了將日本變成與世界各個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富裕國。在面積達53,738平方米的廣闊場地上,排列著繅絲廠、蠶繭倉庫及居住房屋等的建築物。明治政府引進了西式的製絲機器,大量生產當時出口數量最多的產品生絲,藉此賺取外匯,發展產業現代化。
當時獲日本邀請成為設立工廠的領袖的,便是法國人保羅‧伯內特(Paul Brunat)。侯布匈先生說道:「當時法國盛產絲綢,製造生絲的技術亦相當優良,因此選了法國人出任領袖。此外,當時歐洲蠶病蔓延,養蠶業瀕臨滅絕,法國需要日本的高質素生絲。當時日本和法國可稱得上是互相依賴的關係。富岡製絲廠亦是作為日法交流標誌的珍貴遺產。」[3]
將蠶繭繅成生絲的繅絲廠,是長達140米的巨大建築物,創立時設置了300部法式繅絲機。為確保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場內採用了不需支持橫樑的柱的「桁架結構」,這是當時日本沒有的建築方法。現時保存了於60年代設置的自動繅絲機。
富岡製絲廠帶來的貢獻並非只限於產業的發展。當時製絲廠亦考慮到由日本各地前來的年輕女工的福利。她們1日工作約8小時,星期日休息,場地內亦有宿舍及診所。女工可在夜校內縫紉、閱讀和寫字,亦可學習用算盤。這些女工日後成為了她們自己家鄉的製絲指導員。所以,富岡製絲廠與當時女工的勞動條件及地位之改善不無關係。
於1872年開始投入生產的富岡製絲廠運作了115年,直到1987年停產。在此期間,它作為製絲工廠一直發揮著功能。停產後得到企業及當地人民的支持,得以保留猶如昔日的良好狀態。在傳遞日本現代化以及經濟與產業的發展歷史上,富岡製絲廠作為有珍貴價值的產業遺產,獲得極高的評價。
將蠶繭繅成生絲的繅絲廠,是長達140米的巨大建築物,創立時設置了300部法式繅絲機。為確保有足夠的工作空間,場內採用了不需支持橫樑的柱的「桁架結構」,這是當時日本沒有的建築方法。現時保存了於60年代設置的自動繅絲機。
融合了日法智慧的建築物
- 建築物採用了以木材為骨架,其內部砌築磚頭的「木材骨架磚瓦結構」而建成。由於當時日本還未有磚瓦,因此磚瓦是由瓦工在窯爐煉製出來的。
- 磚頭看起來長短交接的「法國式砌法」,除了有持久力外,亦相當美觀。時至今日仍有狀態如此良好的木材骨架磚瓦結構的建築物保留著的,在日本便只有富岡製絲廠了。
- 日本與法國的技術之結合,建造了非常堅固,兼且既廣闊又好用的建築物。雖然製絲廠的經營者轉了好幾次,但即使如此建築物的使用目的仍得以延續的工廠非常罕有,相信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能找到。
選擇建立在富岡的理由
負責富岡制絲廠的建立計劃的政府官員中的一人,尾高惇忠和保羅・卜魯納等人在武藏、上野、信濃地區進行了調查,根據以下理由決定選擇上野的富岡作為建設地。
- 1.富岡附近盛行養蠶,可以確保作為生絲原料的優質蠶繭
- 2.可以提供工廠建設所需的寬廣的土地。
- 3.可以使用既有的用水來確保制絲時所需的用水。
- 4.作為蒸汽機燃料的石炭可以在附近的高崎、吉井採取。
- 5.對於由外國人指導進行工廠建設,獲得了當地居民的同意。
富岡制絲廠的變遷
富岡制絲廠是國家建立的大規模機械制絲工廠。在長約140m的繅絲車間裏有大約300臺的繅絲機,是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制絲工廠。富岡制絲廠的建設是以法國人指導者保羅・卜魯納的計劃書為基礎,於1871年開工,於第二年的1872年7月完成了主要建築物的建造,10月4日開始繅絲作業。在從蠶繭取生絲的繅絲車間裏,從全國各地聚集而來的講習女工們勤勤懇懇地工作,開始了正式的機械繅絲工作。
明治9年之後外國人指導者離去,全部由日本人單獨進行繅絲作業。官營時期的經營顯然不可能一直保持盈利,但是將高品質放於重點的生絲在海外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實現了最初的機械制絲普及和技術者養成的目的之後,根據政府出售官營工廠的主旨,1893年被出售給了三井家。之後,1902年轉讓給原合名公司,使用禦法川式多條繅絲機實現了高品質生絲的大量生產以及蠶種的統一等受到了極大的關注。1938年以股份公司富岡制絲所為名獨立,1939年被日本最大的制絲公司片倉制絲紡織股份公司(現片倉工業股份公司)合併。[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導入了自動繅絲機作為制絲工廠長期活躍於世,但是隨著日本制絲業的衰退,於1987年3月停止了繅絲作業。繅絲作業停止後仍由片倉股份公司妥善保管大部分的建築物。2005年9月所有建築物都被捐贈給富岡市,之後由富岡市進行保存管理。2005年7月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古跡,2006年7月主要建築物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2014年6月被記入「世界遺產一覽表」。此外,同年12月,繅絲工廠、西側蠶繭倉庫、東側蠶繭倉庫3棟建築物成為了「國寶」。
視頻
富岡製糸場・世界遺産キッズプログラム2017
世界遺產 群馬富岡製絲廠 手作製系
日本 / 富岡製絲廠 Tomioka Silk Mill_抽蠶絲過程
參考資料
- ↑ 富岡製絲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japan.travel
- ↑ 富岡制線廠和絲綢工業傳統小組的概況,worldheritage.pref.gunma.jp
- ↑ 在世界文化遺產「富岡製絲廠」認識日本,japan-magazine
- ↑ 世界遺產富岡製絲廠,tomioka-silk.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