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富溪乡为一地名,在我国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以及四川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1]

目录

乡镇介绍

富溪乡位于徽州区的北部,东与歙县许村镇接壤,北与黄山区汤口镇交界,距区府所在地岩寺约40公里,距黄山风景区约10公里,富溪乡全乡总面积92.82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分别是:光明村、富溪村、碣石村、新田村、呈阳村,48个村民小组,有28个自然村,全乡均为汉族。 既是重点山区乡,又是革命老区。

气候类型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4℃,极端最低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40.8℃;年无霜期228天,多年平均雨量1700㎜,蒸发量1276㎜;平均海拔约800米,以山林为主,高山叠翠,云雾缭绕,具有一流的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全乡地貌主要为低山,有极少量的低旱地,土质多为红黄土壤,辖区内9257.54公顷土地中,林地面积为7664.55公顷,占82.79%,其中有林地6652.73公顷,蔬林地

534.6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0.2%,耕地74.86公顷,占0.81%,其中水田16.09公顷,旱地49.65公顷,园地面积1103.81公顷,占11.92%,其中茶园1101.38公顷。富溪乡距徽州区政府39公里,是典型的皖南深山区乡,主要农产品有茶叶、木材、油茶、山苍子等,年产茶叶300吨,木材4500立方米左右,油料20余吨,山苍子油20余吨,人均茶叶40公斤、木材0.72立方米、油料2.77公斤,年亩产茶叶31.2公斤。

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寒多变,秋伏多旱,全年日照、气温、辐射量、无霜期年指标都比较高,由于整个地貌为低山,常年云雾缭绕,很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好,是徽州区的名优茶主要生产基地,还是正宗黄山毛峰发源地。富溪乡是有名的革命老区。

基础设施

富溪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乡内共有中、小学教学点13处,在校生850名,教职工50人;卫生院1所,在职人员6人;信用社1个。境内有县道11公里,为4.5米宽的柏油沥青路面,乡道37公里,有班车通岩寺和黄山风景区,交通较为便捷。"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程控电话普及率已达56%,移动、联通通信基站9个,移动电话信号沿高速公路全线覆盖。2003年全乡完成了农电网改造,目前,电价合理,可开办一般的加工型企业。有线电视全面开通,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全乡饮用卫生水比例已达98%。

基层党建

抓主导产业,保障农民增收。富溪乡依托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茶业公司、紫霞茶业公司,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相继成立了谢裕大茶叶茶农专业合作社等8个合作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新建成了3000亩生态茶园,协助企业培育了10亩黄山大叶种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兴建了谢裕大、紫霞、富松、光明茶业四大黄山毛峰生产基地。

抓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支撑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适合村情的农业详细规划,确立主导产业,搞好布局,分步实施。相继培养了谢汉勇等一批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养殖、油漆、运输等行业致富能手10余人。在巩固生态茶园、毛竹、油茶3个"双培双带"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新培育了生猪、孔雀养殖两个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实施"双向承诺"等基层党建"六大载体"建设;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五争五创"星级党员活动,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浓厚农村党员创先争优氛围,进一步激活"动力源"。

抓科技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尤其是加强农业技术部门在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农技部门采用上技术辅导课,印发技术资料和实地指导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推广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使科技的创新作用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今年以来该乡共举办5余期茶叶技术培训班,授训茶农达1000多人。

抓劳务经济,加快农民增收。山区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鼓励农民走出去,开展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该乡以劳动部门为依托,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加强信息服务,为用人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出。同时还通过"雨润工程"的实施,广泛开展以技能为重点的多途径培训,着力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使就业方向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移。另外还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回乡创业。

抓村级招商,推动农民增收。该乡坚持实施"产业富民、招商强村"战略不动摇,在抓好"富民"文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截止四月底,全乡五个行政村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112.9万元,占目标任务数的36.4%,村级招商落地项目3个。[2]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