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富贵角灯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富贵角灯塔
图片来自taiwan

富贵角灯塔台湾最北端之灯塔,位处新北市石门区富贵角。原称富基角灯塔

历史介绍

台湾日治时期

起建于1896年(明治29年),至1897年(明治30年)建造完竣。为台湾日治时期兴建的第2座灯塔,系因为了建造台湾与日本之间的海底电缆以及航路设备而兴建, 建地乃向淡水居民林万得收购,共31,750平方公尺,灯塔所有的建材皆自日本运来,铁造塔身为东京田中铁工场制作。原称“富基角灯塔”。最初塔身结构是八角形铁造,高度30公尺,因当地多浓雾, 故漆上黑白相间的平行条纹, 原装配二等三重芯煤油灯,白色定光,光力3,500支烛光,至1911年时(明治44年),改用17,600支烛光的煤油白热灯。1927年(昭和元年),改名“富贵角灯塔”迄今。1928年(昭和3年),再度改用白色顿光电灯,明5秒灭5秒,光力增加为19,000支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美军轰炸,灯器毁损, 塔体亦严重銹蚀。

中华民国时期

于1954年暂时使用钢架塔代替, 灯塔部分土地遭军方借用建造雷达站。1962年时改建为八角形混凝土塔,塔身漆上原初的条纹外观。1973年增设无线电标杆一座。1981年电雾号雾笛Foghorn)一座,亦为首次在台湾出现的航路标志。

灯塔结构与行政诸元

灯塔结构诸元

  • 塔高:14.3公尺。
  • 塔身涂色・构造:八角形钢筋混凝土塔、外观黑平行相间条纹,顶层外有环绕阳台
  • 灯高:31.4公尺〈以高潮面至灯火中心计〉。
  • 灯器:3等旋转透镜电灯。
  • 灯质(频率):每15秒连闪白光2次(白连闪光)。
  • 光力:1,500,000支烛光
  • 公称光程:26.8
  • 明弧:069度-272度。
  • 雾笛:电雾号1组,1981年增设(主要在秋、冬季节出现浓雾时使用)。
    • 频率:300赫。
    • 音符:每30秒发放一次(鸣3秒,静27秒)。
    • 音达距离:约3浬。
  • 无线电标杆:一座,1973年增设;1991年加以汰换,输出电力100瓦特,射程100浬,与基隆灯塔无线电标杆合成一组,以便定位。依据财政部关税总局海务处第95008号布告,富贵角无线电标杆停止播发信号自2006年8月18日起停止播发信号。[1]
  • 连络配备:无线电对讲机配置。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国海军. -中华民国海军-航船布告第119号---富贵角无线电标杆停止播发信号. 海军司令部. 2006-08-24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