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寨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寨岗镇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境的东南部,全镇总面积330.41平方千米(2017年),辖成头冲阳爱、石坑浪、金光、东升、官坑、新埠、金星、万角、社墩、山心、香车、铁坑、回龙、金鸡、安田、老虎冲、称架、吊尾、白水坑、新寨、石径、山联2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有52005人(2017年)。农业户9977户、41118人;非农业人3905口户、5191人;瑶族(过山瑶)1696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一个汉瑶民族杂居的镇。[1]

中文名称: 寨岗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寨岗镇

下辖地区: 阳爱,万角、新埠、官坑

电话区号: 0763

邮政区码: 513325

面 积: 330.41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52005人(2017年)

车牌代码: 粤R·W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寨岗在明、清时期属阳山管辖,民国时期大部分地区属阳山管辖,只有阳爱等一小部分地区属连县管辖。1953年1月划归连南瑶族自治县管辖,为自治县的第四区,1955年3月成立寨岗区公所,1987年3月成立寨岗镇。镇政府设在寨岗墟,距县城35公里。寨岗是2004年7月与寨南镇合并而成的大镇,寨岗的蒋、邓、颜、梁、班等氏族,于时朝洪武年间(1368年)因来连阳分途剿抚,随后落籍阳爱、官坑、马安一带,迄今已有637年。原寨南的黄姓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从福建上杭县瓦子街珠玑巷迁来,至今有590年的历史;韦姓氏族从连山迁来,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瑶族从广西、湖南迁来,亦有360多年的历史,随后寨岗、寨南的客家人绝大部分分别从梅州市梅县区、河源、龙川、惠州、长宁、兴宁、新丰、平远、焦岭等地迁入,现全镇共有70种姓氏,使寨岗成为姓氏多的一个镇,寨岗也是连南唯一一个汉人镇。

自然地理

寨岗一半是河谷盆地,日照时间长,平均降雨量达1800毫米以上,霜期短,自然条件优越;另一半是石灰岩、山坡林地。是一个农林并举的镇,全镇耕地面积2.8051万亩,其中水(旱)田1.9685万亩,旱地0.8366万亩。主产水稻、番薯、花生、玉米,是本县主要产粮基地之一。

资源概况

寨岗有10个林场,有林面积20.975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3.06%。林种结构较合理,有松、杉、枫、樟、楠以及毛竹、苦插竹、倒竹,还有油茶、山苍籽及茶叶、生姜、黄柏、厚朴等土特产和中药材、还产高界茶、板洞茶,茶色清新,甘香可口。山林里栖息着鹧鸪、雉鸡、白鹇、山猪、黄猄、金钱龟、穿山甲等珍禽异兽。

该镇水力、矿产资源丰富,已建成大小电站54座,装机容量达33330千瓦。电站收入占全镇工业收入的40%左右,列全县前茅,现开采有铁、铝、锌、铜、锡、砷、煤等矿点,其中铁矿资源较为丰富,大小矿点有几十个。农村劳动力有5845人外出打工。农闲时,南部、北部不少农民从事挖矿、抽沙、搞建筑,中部农民靠近集市,经营小生意。资源贫乏地区的农民,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全镇农、林、牧、渔、副业发展较快。2004年,全镇社会总收入24020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8830万,农村人平收入3077元。现在全镇镇到村委已铺设好水泥路面,部分村内的主要路段实现了道路硬底化。

镇与有关部门联办水泥厂、石油液化气站,与港商联营办直通车队1个,拥有车辆40台。镇内还有省属明华机械厂、县属北江工业园区及白水坑电站,有正在筹建的县属煤矸石发电厂和引资筹建顺德工业园区;有村级联办的机砖厂4个(根据县政府通知现已禁止运营)有民营酒厂、毛织厂、化工厂、木制板厂、冶炼厂、食品加工等主要工业企业。

经济发展

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5253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工业总产值39241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业总产值16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工商税收收入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92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4111元,比上年增长7.9%。 2008年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八个五”工程顺利推进。2007年,全镇鱼塘面积发展到667亩;丰产林面积发展到6800亩;养鸡场5家,年出栏量5万只;养猪专业户15户,年出栏量6000头。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蚕桑种养专业户25户和柠檬种植专业户30户,蚕桑基地面积发展到1200亩,柠檬基地发展到4100亩,并成立寨岗柠檬协会。三是劳务输出工作扎实推进。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2007年全镇实现劳动力转移2100多人。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快速推进。全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08年参加人数有41472人,覆盖率达96.9%以上。五是做好抗冰灾复产工作。年初的冰雪灾害造成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1.8亿多元。灾情发生后,我镇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以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防寒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在做好灾情调查,慰问安置受灾群众的基础上,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有序地做好抗灾复产工作。六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对全镇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全镇有贫困户1171户。确定列入帮扶计划的贫困户名单后,为每户贫困户落实一名帮扶联系干部,建立“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帮助贫困户确定一个可行性发展项目。充分利用免息小额贷款政策,在贷款上全力协助贫困户,使不少困难户家庭启动了脱贫项目。七是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县农业局的要求,我镇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全镇85户种植户、36户禽畜养殖专业户和6户水产养殖户进行污染源普查,并于08年6月上旬如期完成任务。八是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全年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大力宣扬我镇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宣传我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大集团到寨岗发展。2007年,我镇成功引进温氏集团进驻寨岗的十万头种猪苗场已全面动工建设。二是召开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充分调动全镇干部职工、村委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到珠三角地区宣传推介,努力承接“双转移”企业。四是以“双转移”为契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要求,积极规划好产业园区,完善我镇现有工业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我镇工业项目区的征地拆迁和民事工作,并积极协助上级党委政府做好广东省民族工业园B区的各项筹建工作。五是推进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2007年,全镇个体工商户累计达863户,私营企业累计达298户。

视频

广东连南寨岗镇马安村附近有一条地下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