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宝灵爵士(英语:Sir John Bowring,1792年10月17日-1872年11月23日),又译宝灵、包令,曾是英国的国会下议院议员,也是英国政府派驻香港的第4任总督。他同时也是一名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旅游家、多才多艺的作家和语言学家。
早年事迹
宝灵爵士出生在英国英格兰地区埃克塞特一个老清教徒家庭。他在一位论教派的学校接受教育,在这一个阶段他希望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牧师。在他早期的生活中,受到了杰里米•边沁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后来彼此更成为朋友,双方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他却不赞同边沁轻视纯文学的思想。他是一个勤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生,特别是那些东欧的语言文学。
宝灵爵士跻身于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行列,他的天赋使他的人生最后学懂了200种语言,他并能流利说出和互相交谈其中100种语言。
他的主要文学作品是翻译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民间诗歌,他自己也有创作属于个人的诗歌和赞美诗,以及工作在政治和经济的课题。他人生第一本作品是 Specimens of the Russian Poets (1821–1823)。
1835年,宝灵爵士被苏格兰地区基尔马诺克自治市选区选出,进入议会的成员。并在次年,他被国会任命为一个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将发送到法国调查的两国之间的贸易实际状况。他到一些国家在从事类似的调查,如瑞士,意大利,叙利亚和德意志帝国。
结果,他在这些任务于下议院完成了一系列的报告。四年后,从 1841年直到1849年,他的议员席位由英格兰兰开夏郡博尔顿选区选出。在这个繁忙的时期,他发现了休闲文学,并在1843年翻译出版了女王法院的手稿(the Manuscript of the Queen's Court,),一个集合捷克中世纪的诗歌,今天视为谬误的捷克诗人瓦茨拉夫汉卡。1846年他成为马志尼的人民国际联盟主席。
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他作为代表博尔顿的国会议员,并没有为他带来财富或收入 ,宝灵爵士却试图维持他的政治生涯,他选择大量投资在威尔斯南部的钢铁工业。
在1845-46年,他带领一小群富裕的伦敦商人和银行家成立了Llynvi钢铁公司,并在威尔斯地区麦斯特格和格来摩根建立了大型综合性钢铁厂。他安排了他的兄弟、查尔斯、作为驻地董事,不失时机地在他的炼铁厂周围地区,命名宝灵顿。他在威尔斯南部的创业失败,直接导致宝灵爵士接受首相巴麦尊阁下的邀请到中国广州出任英国驻中国的领事。
1849年,宝灵爵士被任命为英国驻广州的公使,兼任英国在中国的商务总监。
1852年到香港任代理商务总监。1854年4月升任为港督、兼任驻港英军总司令、海军中将及对华全权代表及商务监督。
以他命名的事物
- 宝灵街,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
- 宝灵城,原名鹅颈,位于香港港岛湾仔与铜锣湾之间
- 宝灵顿道,宝灵城内主要道路
- 宝灵顿运河,宝灵城旁的一条运河,即现时的坚拿道所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