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对流层顶是一个深厚的对流阻滞层,它是以温度垂直递减率急剧减小为主要特征,它阻碍着积雨云顶的垂直发展、气溶胶和水汽的垂直交换[1]。
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一个明显的过渡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平流层同时被发现,对流层顶一经发现就激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臭氧层顶与对流层顶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动密切相关。近年来,流层顶的研究水平日趋提高,但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定义
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流层顶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热力对流层顶(温度递减率)、动力对流层顶(位涡)、化学成分对流层顶、最冷点对流层顶(热带)等。
1957年WMO给对流层顶作了如下定义:500 hPa等压面之上温度递减率小到2℃/km或以下的最低高度,而且在此高度与其上2 km气层内的温度平均递减率不超过2℃/km,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流层顶的“热力学”定义。在用该定义确定的对流层顶之上,如果任意高度与其上1 km所有高度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超过3℃/km,就要按上述判据确定“第2对流层顶”。这个对流层顶或处于该1 km层内,或处于该1 km层之上。对流层顶还有另外一个热力学定义经常用到,即温度最低点定义(CPT:Cold Point Tropopause),它定义为垂直温度廓线上温度最低点所对应的层结高度。此外,对流层顶还有基于位涡的“动力学”定义。
对流层大气湿润而缺乏臭氧,平流层干燥而富含臭氧,因此,Bathan等1996年又提出了臭氧对流层顶的概念[2]。但不管哪一种定义,其物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将对流层顶看作是不连续面。热力学对流层顶是温度梯度的不连续面,动力学对流层顶是位涡的零阶不连续面,而臭氧对流层顶是臭氧混合比垂直梯度的不连续面。比较常用的是对流层顶的热力学定义。
分类
根据温度的垂直剖面分布可将对流层顶高度分为热带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据统计,极地类对流层顶一般在150 hPa以下,热带类对流层顶一般在150 hPa或以上。对流层顶的厚度约数百米到1 - 2 km,最大厚度可达4 - 5 km。Hess根据1942 - 1945年期间80°W的观测资料求算了平均值,指出存在着双重结构的对流层顶:南部地区高,偏北地区低。在对流层上层出现强稳定西(急流)的纬度地区上空,高、低对流层顶会出现局部重叠。Hess把高对流层顶称为热带对流层顶(第2对流层顶),把低对流层顶称为极地对流层顶(第1对流层顶)。介于这两类对流层顶之间的区域称为对流层顶断裂区。
在全球大气模式中也采用两类对流层顶:极地对流层顶和热带对流层顶。冷而高的热带对流层顶出现于赤道和副热带纬度之间,其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减小。在30°- 45°纬度地带内的各高度内既可出现热带对流层顶,同时也可存在极地对流层顶,它们互相重叠,在这一地带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差为4~5 km。
对流层顶断裂
介于第1对流层顶和第2对流层顶之间的区域称为对流层顶断裂区。对流层顶断裂总是在高空急流或高空锋等天气背景下出现的。可以认为在强副热带急流中对流层顶经常发生断裂,因为那里相互作用的气团之间的温度差很大。但是,也有些研究指出,不仅在副热带急流中,而且在中纬度地区甚至北极地带上空,均可观测到对流层顶的断裂现象。
视频
对流层顶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合肥研究院揭示我国对流层顶长期变化的纬度分布差异,中国科学院,2017-04-24
- ↑ 对流层顶研究回顾,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