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對酒》 | |
---|---|
曹操創作的一首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雜言詩 |
《對酒》 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創作的一首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雜言詩。此詩中描述了清明太平的社會環境裡,人們自由舒適的田園生活,表現了詩人「天地間,人為貴」的人本思想。全詩用語靈活,句式自由,語氣頓斷,意緒連貫。
對酒高歌,激起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認為,沒有官吏上門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會。在這一社會中,君聖臣賢,訟獄不興,五穀豐登,國富民足,路不拾遺,人人皆得壽終。這些作為詩人的理想社會是何等地令人神往。然而,詩人卻不得不面對戰火不斷,百姓痛苦的呻吟的現實,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詩人描繪的人生理想是在批判實現的基礎上發生的。一般認為,曹操尚法。從這首詩的內容看,應該說他具有外法內儒的特徵,即他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是以儒家學說為依據的。
作品原文
對酒[1] 朝代:三國|作者:曹操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斑白不負載。
雨澤如此,百穀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白話譯文
對酒高歌,天下太平的時候,官吏不會跑到百姓的門上大聲地催取田租和賦稅。
君王賢良英明,宰相及輔政的大臣個個都是忠良。
人人都守禮謙讓,老百姓之間不會發生爭奪訴訟的糾紛。
耕種三年,可儲備一年的糧食;有九年的儲蓄,稻穀才能真正地堆滿糧倉,才能真正地做到國富民安。
頭髮斑白的老人不需要背負沉重的東西。雨水如此滋潤,莊稼因此獲得豐收。
駿馬從戰場上退下來,到田裡去運送肥料。
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都能愛護自己的百姓,都能黜退奸邪,獎勵和選拔賢良。
諸侯、官吏像父兄養育自己的子弟那樣愛護百姓。如果有人違背了禮法,就按照罪過的輕重決定刑罰。
這樣,道路上沒有拾取他人遺漏之物的自私行為。監獄將會空蕩蕩的,冬天來臨時也不需要處決犯人。
人年紀大了,都能長壽而終老;君主的恩德深廣無邊,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蟲。
詞句注釋
⑴吏不呼門:管理不過問、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⑵股肱:大腿和胳膊。古代常以股肱比喻輔佐君王的大臣。《尚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⑶咸:都,皆。禮讓:遵守禮法,互相謙讓。
⑷爭訟:爭奪和訴訟,或說因爭奪引起的訴訟。
⑸「三年」句:古人認 為,耕種三年可節餘一年的糧食,國家有九年的儲備才能做到國富民安。《禮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 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曹操又進一步認為,經過三年耕種土地,一定要取得供給九年食用的糧食儲備。
⑹班白:即「斑白」,指頭髮發白的老人。負戴:肩扛或用頭頂着東西搬運。泛指繁重的體力勞動。此句來源於《孟子·梁惠王上》:「頒(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⑺雨澤:雨水滋潤。
⑻百穀:泛指各種農作物。一作「五穀」。用:因而。成:豐收。
⑼卻:退。走馬:跑得快的馬,駿馬。此指戰馬。
⑽糞:用如動詞,運送肥料。土:一作上。意為天下太平時,讓好馬推出戰場,用於送糞和耕地。《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⑾爵:爵位。這裡用如動詞,有分封之意。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諸侯時的五個爵位等級。
⑿黜(chù)陟(zhì)幽明:語出《尚書·舜典》,即貶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幹練的人。黜,降職或罷免。陟,提升。幽,暗。此指品德不好且沒有才能的人。明,指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⒀「子養」句:諸侯和管理像對待自己父親和兄長一樣對待老百姓。
⒁輕重隨其刑:按犯法之輕重分別量刑。
⒂囹(líng)圄(yǔ):監獄。
⒃冬節不斷:古代有冬季處決犯人的制度。漢代最遲在冬季的最後一個月處決犯人,到春天就不能處決了。此言至冬末也沒有犯人可判決了。斷:處決犯人。
⒄耄(mào)耋(dié):泛指年齡大的人。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
⒅恩澤:統治者給社會帶來的種種好處。一作「恩德」。
創作背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戰亂連年。曹操親歷了那個時代的戰亂,感受了征戰之苦,目睹了戰爭所造成的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過正確的措施實現他太平盛世的理想。此詩即反映了這一思想。這首詩==作品鑑賞==
《對酒》屬於樂府詩《相和歌·相和曲》。同《度關山》一樣,都是表達作者政治理想的詩篇。此詩描寫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歡樂景象。
對酒高歌,激起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認為,沒有官吏上門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會。在這一社會中,君聖臣賢、訟獄不興、五穀豐登、國富民足、 路無拾遺、人人皆得壽終。這些作為詩人的理想社會令人神往。政通人和,物阜民康,構想誠然是美妙的。然而,詩人卻不得不面對戰火不斷、百姓痛苦地呻吟的現實,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實在是太大 了。可以說,詩人描繪的社會和人生理想是在批判現實的基礎上生髮的。其精神支柱和思想淵源,主要是儒家的,同時也有法家和道家的。一般認為,曹操尚法。從這首詩的內容看,應該說他具有外法內儒的特徵。
人們對理想社會的憧憬,是由於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曹操是一個想有作為的古代政治家。他生逢亂世,皇帝昏庸,吏治腐敗,民不聊生。當時東漢社會黑暗,與詩中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正好相反:官吏作威作福,主上昏庸無能;宰相大臣不忠不良,無股肱之效;刑法混亂無緒,民事糾紛激化;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政府不惜民力,勞役無度,連頭髮花白的老人都未能倖免;任用官吏,不察善惡,苛榨百姓以為能;牢獄人滿為患,地方官吏濫殺無辜以為功;兵連禍結,人命危淺;如是等等。詩人「憂世不治」,希望通過整治,能出現太平盛世。
全詩用靈活的、自由的句式,語氣頓斷,意緒連貫,「採用頌的形式」(陳貽焮《論詩雜著·評曹孟德詩》),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其中雖然涉及「雨澤如此」之類的自然對人的恩賜,但主要是人事以及與人事密切的君王、官吏、選舉、禮法和人和人之間的親和等,表現了詩人「天地間,人為貴」的人本思想。
名家點評
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魏樂奏武帝所賦《對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澤廣被,政理人和,萬物咸遂。若梁范雲『對酒心自足』,則言但當為樂,勿徇名自欺也。」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在政治上比較開明,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豪強;用人唯才是舉,不論出身。[4]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他在政治上的功績亦是不凡的。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着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曹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曹所敗。曹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併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司馬光說曹「化亂為治」,並非無據。而且曹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曹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總的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2]
參考資料
- ↑ 對酒 古詩鑑賞;
- ↑ 「曹操」詩詞全集(26首) 詩詞文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