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寻找生命的关键词(闲敲棋子落灯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寻找生命的关键词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寻找生命的关键词》中国当代作闲敲棋子落灯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寻找生命的关键词

昨天晚上,央视三套推出了一期端午特别节目《铭记》。这个节目邀请来国学大师文怀沙、雕刻家钱绍武、学者于丹、记者贺延光、心理专家杨凤池、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川剧作家魏明伦、军旅作家李西闽、收藏家马未都,九位重量级文化嘉宾齐聚央视讲堂,感同身受真心对话,寻找生命的关键词。

面对生死,听他们讲述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听他们探讨人类的普世价值。 面对重建,他们中有的人见证了震区人民的生命常态,并一同来探讨国人的担当情怀。这期以讲堂形式推出的节目,讲者慷慨陈词,听着为之动容,是一期别具人文关怀色彩的精品节目。

端午节作为中国整个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一种民俗,端午节自产生以来的二千多年间已经在国人心目中定格成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纪念屈原,也是为了缅怀屈原的爱国情怀。但在今天,端午节又有了更为深邃的内涵与外延。

一场大地震让今年传统的端午节变得如此之特别,也让许多人清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面对受创后的中国人,精神价值和心灵家园的重建同样迫不及待。作为一场灾难的亲历者、体验者和感受者。九位文化嘉宾的讲述,让我们进入到更深层领域的思考。

“悲剧可以变成力量”,带来这般感悟的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汶川的灾情让这个端午的意义再次获得重生——“四川的很多地方都在现实显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面对灾难,我们是悲伤的,但是不能停在悲伤上,要把那个可悲的现实重新改造。于是,这个端午节就是个光明的节日,是个战斗的节日,是个擂鼓的节日,是一个抢救生命的节日。”

天塌女娲炼石补,山淹大禹向东引,山堵愚公挑起走,海深精卫当坑填……这些中华民族的古老传说映照着“中华民族不认命、敢跟天地争一争”的传统气魄。著名雕刻家钱绍武感悟道:“在天灾中激起了我们无穷的战斗的意志,战斗的结果必然是胜利的,这就是让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所在。

衣着色彩的变化是于丹亲赴四川后的最明朗的改变,“在我去灾区之前的那十多天,我没有一天不流泪,也没开过一句玩笑,那么多天我除了穿黑衣服就是灰衣服,几乎连白色都没有穿过,更不用说鲜艳的颜色。我到了灾区的第一天下到绵阳,我是在帐篷小学里给小孩们上课的时候,我开始会笑了,我走到操场上以后,那些上完课的孩子,撒着欢的往我怀里扑,他们拉着跟我玩,后来是从绵阳回到成都的时候,我到街上买了件大红的衣服。

于丹说,短短几天的四川之行让她深切地感受到的是四川人身上那种生命修复力,他们的信念和大气始终在鼓励着每一个救援者,我们在帮助他们的时候,同时也在完成自己的生命修复——让我们的心变得一下子爽朗了,让我们知道了有信念就有未来。

同样感受到力量的是中国青年报的图片记者贺延光,在前往映秀镇的途中,让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再次被触动。首先触动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当时他正背着自己刚从废墟里挖出的已经去世的孩子,一步一步地往回家的路走。“我往家走一步,儿子就离家近一步。”孩子父亲的话发自内心,却让贺延光始终难以忘记,于是决定要去孩子的家水磨镇探望这个让他放不下的家庭。之后几天的辗转寻觅,在连山坡村的帐篷跟前,他们终于和孩子的母亲再次相遇。孩子的父母在村子里搭了个帐篷,是为了要领养灾区的孤儿——“我要像对我儿子一样,把这个孤儿养大”——这是面对自己养了十七岁的儿子突然去世的母亲忍着巨大的悲痛做出的决定。

贺延光说:“带着离世的孩子回家是属于一个家庭的亲情,而领养孤儿的想法让这种亲情已经从一家一户向整个社会开始延伸。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的故事,这个故事应该让所有的人知道,我们珍惜我们的生活,珍惜我们的亲情。”

“感同身受”——濮存昕的这个关键词或许是每一个从地震现场归来的人们,他们心情的最好总结。在震区的日子里,每一个场面、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细节都让这个无数次带给我们感动的表演艺术家有着“感同身受”的痛楚和感动,“虽然我们从灾区回到了北京,但我仍旧觉得我还在灾区,重建家园不是一句口号,是一个很漫长、很艰巨的事情,我们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支持要一直持续下去。”

“感悟”是中国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带队队长、首都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凤池在端午节的演讲主题。关于生命的演讲传达的是生死之间的坚持,而爱的仪式的进行则传递的是希望和关怀。

军旅作家李西闽是在这场灾难中由生濒临死、从死到生,这个过程改变中被压了三天三夜后获救的亲历者。“有愤怒、有委屈、有求生、有希望,也有绝望”,“我一直思考的是,我的生命是那些关爱我的人给我的,我要感恩——我要更加地去珍爱别人,珍爱自己。”

“巴蜀鬼才”魏明伦则在端午,这个诗人的节日里为我们带来了“震撼”。屈原的诗意绵延千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我们带来感动和力量。

收藏家马未都选择了“坚强”这个关键词。“其实不是我选择了坚强,是灾区的人民选择了坚强,是我们民族面对这样的灾难选择了坚强”,地震中每一个惨烈的场面背后都有着一段坚强的故事,由于他们的坚强,让电视机的每一个人变得软弱,让我们面对灾区时热泪盈眶。“我发自的内心跟汶川人民说,我们在你们在。所以我们面临如此灾难一定要选择坚强,但这个坚强依然可以悲伤、可以痛苦、可以流眼泪,但在悲伤、痛苦、眼泪之后,一定要笑对人生,要用我们的坚强使我们民族的旗帜高高飘扬。”

精彩的一课,让人感觉是那么短暂,不想离开,不忍结束。 每一位走上讲堂的嘉宾的话都言犹在耳,深深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开始寻找生命的关键词:灾难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人性壮美与崇高;遭遇苦难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民族应有的坚强与尊严;我们体验到的是爱国的涵义和人生的责任;以及爱与珍惜……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