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寿山石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其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福州的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其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

2006年,冀中笙管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寿山石雕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福建省福州市

地区:福建

所属性质: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Ⅶ-35

石雕溯源

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唐代,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院建筑,寿山石雕也得以发展,据传当时僧侣利用寿山石刻制佛象、香炉、念珠等,供寺院使用,也作为礼品馈赠香客。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福州成了东南沿海重要城市,推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从福州地区出土的宋墓寿山石俑来看,不仅数量多,且品类丰富,造型各异,生动多姿的各式人物禽兽,刀法简练,风格严谨,可以看出,寿山石雕已进入成熟阶段。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从前后两部《观石录》可知寿山石在两宋时已大量开采,专业、非专业的石雕队伍亦已形成,寿山石刻也被列为贡品。

元代之前,印章多以铜、铁、玉为材。元明之间,民间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章以洁净如玉、柔而易攻而应运而生,倍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汉、斑驳淋漓,中国独特的篆刻艺术得以风行和发展,"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现代著名金石家钱君陶先生对寿山石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

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基础上,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寿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珍藏之宝。

由于石章钮饰的出现,寿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刀具、握刀与运刀的方法都有了改变,过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顶着木柄长刀具雕刻,刀向多显直线,对于细小的印章钮头来说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了,刀具演变成为手凿与修刀,完全用手掌握,运刀如笔,刀法刚柔相济,婉转流畅,所表现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时,受中国画的影响,出现了高浮雕技法、皱法雅洁,实有画意,从此,寿山石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昌盛时期,史籍记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雕刻艺术因材施艺,分别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动物及玉镶嵌各种器皿,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表现技法上出现了阴刻和链条技法,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就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 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寿山石雕开始复苏,七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派融汇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吸收了古代与西方艺术之长,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异,出现了以薄意、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发展了透雕、镂空雕和银嵌等新技法。

传说

关于寿山石的生成,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的说是女娲当年补天路过寿山,被这里的青山秀水、绮丽景色所陶醉,翩然起舞,将五色彩石散落在这里的山坡、溪畔和田野里,化成了这光彩夺目的宝石。有的说是远古一只凤凰神鸟的彩蛋液渗入寿山附近的地下变成了寿山石。

还有一种说法,说寿山这地方起初不叫寿山,是叫别的什么名字。这里附近住着一个年轻樵夫,名叫陈长寿。陈长寿自小喜欢下棋,且棋艺高超。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见两位白发老者正在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对弈。陈长寿就挑着担子来到一旁观战。两位老者见这位年轻人看得如此聚精会神,似乎颇通棋艺,就邀他对弈。陈长寿也不推迟,就坐下来与两位老者交上了手。虽然两位老者棋艺老道,不想却被这位年轻人连赢了几局。一位老者手捻长髯笑道:"真想不到凡间竟有这等好手,老夫佩服,佩服!"两位老者见长寿衣裳朴素,砍柴为生,颇为清贫,心存怜惜,就将所用棋子送给长寿,吩咐他今后不必再上山砍柴了,自有好日子过。说完只觉一阵清风拂面,已不见两位老者的踪影。

陈长寿带着两位老者送的棋子挑起担子回家。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棋子散落了一地,说来奇怪,只见这些个棋子一个个立即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石头,大石头又生出小石头,捡也捡不完。陈长寿一回到家里就将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于是他们夫妻每天都上山捡石头,挖石头。他们将捡到的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不想被人一下子买光,得了不少钱,这样他们夫妇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附近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上山去找石头,以后人们就将这座山叫寿山,把棋子变成的宝石叫寿山石。清代诗人朱彝尊写诗赞道:"天遗瑰宝生闽中"。

然而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寿山石真正生成的原因是远古时候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寿山石形成于一亿多年到两亿多年前之间,那时寿山一带发生剧烈的地壳变化,形成火山喷发。寿山石本身也是火山岩活动的结果,但是它这种火山岩比较特殊,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喷发,只是小规模的火山岩浆在活动,并且跟地下水、地下矿物质进行混合,形成一种物质叫热液,这种液体通过石头的断层缝隙挤压,慢慢地渗透出来,后来凝固就形成了寿山石。从寿山石的形成可以知道,寿山石长在岩层夹缝中,不可能一座山、一整片地开采,只能从石缝里面慢慢去寻找。

由于寿山石开采困难而又稀有,因此显得特别珍贵,尤其是田黄石一般人难以得到,自古以来福州民间有"黄金易得田黄难"、"一两田黄三两金"等说法。

工艺特色

寿山石品种很多,按产地划分,主要分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产于溪边水田,产量最少,石质最佳,水坑石产于溪涧水洞之中,山坑石散布于山峦溪野。田坑又称田石,质地温润可爱,颜色从外到内由浓渐淡。田坑石按其颜色不同又分为"田黄"、"田红"、"田白"、"田黑"等品种,其中田黄石色黄如枇杷,质韧而坚,素有"石中之王"的美誉。清朝历代皇帝在天坛祭祀的时候,都要供上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因为田黄石所含的"福(建)、寿(山)、田(黄)"三个字极为吉利。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清朝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御玺就是用寿山田黄石刻的。因为田黄石稀有珍贵,所以福州民谚有说"黄金易得田黄难"、"一两田黄三两金"、"田黄上两、价比黄金"等等。

寿山石中还有水坑石和山坑石。水坑石多呈晶莹透明状。富有光泽,其中"坑头石""冻油石"、"水晶冻"、"鱼脑冻"、"黄冻"等品种,质地优良,开采不易,亦甚名贵。山坑石中名目很多,有80多种。

寿山石雕是天然造化与艺人智慧的结晶,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寿山石雕表现技法主要有圆雕、镂空雕、链雕、镶钳雕、浮雕、透雕、微调、线雕、薄意雕等。薄意雕是寿山石雕特有的表现技法,它融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炉,追求线条的流畅性,往往是几刀几笔带过,与其说是雕刻不如说是在石头上绘画。

在雕刻艺术上,寿山石雕讲究"相石取巧",就是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使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寿山石雕的最大特点是巧色的利用,寿山石有十多种颜色,色彩非常绮丽,艺人们雕刻之前要经过一番相石的过程,这相石的过程就是要看它表面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初步构思,刻进去以后出现其它颜色还要进一步地构思。寿山石雕不仅具有边创作边构思、巧色利用非常好的特点,而且强调不要拼接,一般好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拼接的,整块石头原来什么样刻出来基本上是什么样,都是纯天然的。

在历史上,寿山石雕艺术分成东门和西门两大流派,东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鼓山后屿一带,西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洪山一带。据史料记载,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潘玉茂、林谦培继承杨玉璇、周尚均的雕刻手法,各自发展形成了东门、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潘玉茂、林谦培的传人林元珠、林文宝、郑仁蛟、林清卿、黄恒颂、林友清等都继承发展了寿山石雕艺术。林文宝创作的各种印钮千姿百态,自成风格;郑仁蛟吸收其它雕刻的长处,使圆雕人物动物别具一格;林清卿独僻溪径,将中国画融入薄意雕刻,精妙绝伦。总的来说,东门派艺人讲求造型伟岸,善取巧色,刀法矫健,作品玲珑剔透,精巧华丽,雅俗共赏;西门派艺人善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顺,追求传神意韵,作品造型饱含古朴,给人以品味交流的空间。

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艺匠们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进行构思和艺术加工,雕刻成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果蔬、海味等陈设欣赏品和印章、文具、烟缸、水盂等实用工艺品。制作时先凿打出粗坯,剥出大体轮廓,然后用手凿深入刻划,最后经修光、磨光、上腊而成。制作一件作品,少则费时几天,大的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由于这些原因,寿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如今,福州的寿山石雕除了各种类型圆雕及图章外,还与脱胎漆器、象牙雕刻相结合,制成各种屏风、围屏、挂联等,远销北美、西欧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欢迎。

寿山石雕的“款识”也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启源于书画。“款识”又叫“题款”或“落款”。就字面来说,“款”和“识”还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内容。什么叫“款”呢?就是作品完成后,签署上作者姓名、字号、时间、地点或施印,也就是盖上的印章。“识”指的是,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可以是心得抒发,也可以赋以诗词,它属于“识”。

“款识”艺术并不是寿山石雕文化的创造,它是受到书画的影响并从中“移植”过来的,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如清朝雕钮名家周尚均,在博古印面上刻八分体的“尚均”,因独具特色被誉为“尚均钮”。还有杨玉璇、魏汝奋等名家均有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传承意义

寿山石雕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现在寿山石雕的主要传承人,西门派有林文举、刘爱珠、江依霖、王洧华等,东门派有郭功森、林元康、郭懋介、林炳生、林发述等。

寿山石为珍稀的石材,其资源管理在近数十年一度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开采过甚,给石雕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许多老艺人年事渐高,已无法继续雕刻,而传统的师承关系又遭到破坏,寿山石雕技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福建省福州市的冯久和、林亨云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石雕收藏

寿山石亦称塔石,其石质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是进行石雕创作的上等原料。寿山石以独特的意蕴,融会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收藏鉴赏寿山石雕,应该有以下三看: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和圆雕等。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

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总之,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1]

参考文献

  1. 奇特的寿山石雕豆丁网,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