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尉 |
尉(拼音:wèi,yù,yù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尉"本义指熨烫,是"熨"的初文。
熨烫可以使织物平展,引申用于社会政治,就有凭借武力或法律使地方安稳下来的意义。所以古代掌管军事或刑狱的官员多称为尉。
"尉"自上对下使织物平展的本义引申用于人际关系,就引申为通过安抚问候来安定人心的意义,即慰问,这一意义后作"慰"。
复姓尉迟的"尉"读作y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尉
拼音; wèi,yù、yùn
部首; 寸
五笔; NFIF
仓颉; SFDI
郑码; XMBD
笔顺; 横折、横、撇、横、横、竖钩、点、点、横、竖钩、点
字级; 一级(编号:2471)
平水韵; 去声五未(wèi),入声五物(yù、yùn)
注音字母; ㄨㄟˋ,ㄩˋ、ㄩㄣˋ
总笔画数; 3+8
统一码; 5C09
四角码; 7420₀
造字法; 会意字
字形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叞、㷉、ई�
文字源流
会意字。"尉",战国文字写作图1,小篆写作图2。可见"尉"字中左下角的"小",在小篆中本写作"火";右边的"寸",本写作"又"。"又"表示手。"尉"字构形中的"ࡰ�",意思是平。以手持火,则是原始熨斗形象的真实写照。当时的熨斗就是把火盛于斗中使斗受热,然后手持斗柄来熨烫缯帛的,因此,"尉(熨)"后代又称作"尉(熨)斗"或"火斗"(《通俗文》:火斗曰尉)。如此,"又持火"在组字中的作用也就明了了。
还有一说,"尉"最早是古代的一种治病的方法。将小扁石放在火上烧热,置入醋中使温度降低,取出摁压病痛部位,利用热醋作用治疗,叫做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牡痔》载:"燔小隋(椭)石,淬醯中以尉。"这种治疗方法与熨斗的作用方法类似,可备一说。
由于"熨斗"在熨烫东西时,是通过加热,然后用力下按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在"尉(熨斗)"这个词的深层词义结构中,隐含着一个十分突出的词义特征,即"从上按下使平"。于是,在思维联想的基础上,"尉(熨斗)"这个词产生了"镇服""慑服"之类的新义。如:《资治通鉴·陈宜帝太建十二年》:"穆使浑奉尉斗于坚曰:'愿执威柄以尉安天下。'"其中"尉安"之"尉"正是"镇服""慑服"义。值得注意的是,此段引文中的进言者在奏请杨坚"执威柄以尉安天下"时,正是手捧"尉(熨斗)"来作为象征的。
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尉(熨斗)"正形象地表示了"权柄"的意思;而"熨烫"之类行为和动作、则正形象地表示了"镇服""慑服"之类的意义。二者虽有具体、抽象之别,但其中隐含的"从上按下使平"的意义特征,却使二者具备了相互联系的契合点,从而使"尉(熨斗)"这个词有了产生"镇服""慑服"之类意义的动因,并进而成为事实。而肩负完成"镇服""慑服"任务的使命者,恰恰是武官,于是乎"尉(熨斗)"这个词,在此基础上又连带着产生了"武官"之类的意义。"尉"作为武官的称谓,自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历经两汉唐宋,直至明清,到了现代才转用为表示军官的一个等级,专门成为军衔的一种称谓。从词义发展角度说,当属于又转移之列。
对被统治者的"从上按使平",除了凭借"威柄"和"武力"外,还可以从思想上说服,从心灵上抚慰。因此,"尉"又产生了"安慰""慰问"等意义。如:《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八年》:"谢尚不能抚尉张遇,遇怒,据许昌叛。"
"尉"由原本表示"熨斗"这一单一的意义,发展成为表示多种意义,进而分化成不同的词。这使得文字的负荷加大,为了避免书面表达上易造成混淆的不必要麻烦,在文字的写法上也作了适当分工:表"熨斗"的"尉"下加"火"字,写成"熨";表"安慰"的"尉"下加"心"字,写成"慰";表"武官"及"军衔"的"尉"仍写成"尉"。在读音上后来也有了分工:"熨"读作yùn,"慰"和"尉"读作wè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