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儿麻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儿麻痹的儿童患者,图片来源:毕嘉士医师的精神毕嘉士基金会

小儿麻痹英语 : Poliomyelitis ,简称 polio ),古书即有类似病例记载,1789年–Michael Underwood提出 Poliomyelitis 来自希腊文–Polio(灰色), Myelon(脊髓),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类之病症。患者大约有90%到95%的感染并没有任何症状。5%到10%有发烧、头痛、呕吐、腹泻、颈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轻微症状。有症状的患者往往在一到两周内就会完全复原。只有约0.5%的患者会发生肌力变弱而导致行动困难。

疾病概述

致病原

小儿麻痹,学名“脊髓灰白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是由小儿麻痹病毒(Poliovirus)感染所引起,它是一种肠病毒(Enterovirus) ,包含三种血清型别,其中以第一型小儿麻痹病毒最常引起流行。小儿麻痹病毒传染力高,但在卫生良好的环境下,透过咽喉分泌物的传播相对上就比较重要;有少数的报告指出,遭粪便污染的牛奶、食品也可能成为传染媒介。Poliovirus 感染脊髓引发的麻痹性疾病。传染方式是由–粪-口传染或飞沫传染。潜伏期是3到35天,通常7到14天。人类历史上的大流行–19世纪的欧洲,1843年以及1952年的美国,1921的美国罗斯福总统是世界知名的患者。小儿麻痹症学名脊髓灰白质炎,是由小儿麻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通常攻击五岁以下幼童的中枢神经运动细胞,造成肌肉萎缩、麻痹、瘫痪,甚至死亡。小儿麻痹症的发生为世界性、季节性,常见于夏季与早秋,主要经由人类的粪便传染,在大流行期间也可能经飞沫途径传染,并且通常传染源为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人。

可侵染中枢神经系统

少数小儿麻痹病毒可侵入淋巴组织、血液而后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之细胞,前角及脑干的运动神经元受感染后导致细胞破坏而引起典型的小儿麻痹症状,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后遗症或死亡。病毒由口中进入后在咽喉及肠道增殖,通常可在刚被感染者之咽喉及粪便中发现小儿麻痹病毒,1周后咽喉只存在少量病毒,但仍会存在于患者粪便中数周,在人口密集机构或是家庭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传播风险增加。小儿麻痹症曾带给很多家庭巨大的身心创伤,也对整体社会及国家带来庞大人力及经济的损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继西元1979年全球扑灭天花之后,又从1988年起推动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根据WHO所订的标准,小儿麻痹症根除地区是指在该区内最后1名小儿麻痹症确定病例发现后,3年内无野生株小儿麻痹病毒(Wild Poliovirus, WPV)引起的小儿麻痹病例发生,且环境中亦证实没有野生株病毒的存在。

少数出现肢体无力麻痹

一般而言,超过90%感染到小儿麻痹病毒的人为不显性(unapparent)感染或非特异性发烧(nonspecific fever),约10%的人会出现发烧、头痛、倦怠、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约1%的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这些被感染者约在1周后皆可完全恢复健康,只有小于1%感染到小儿麻痹病毒的人会出现无力麻痹(flaccid paralysis)症状。急性无力肢体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出现麻痹症状之感染者麻痹部位通常不对称,视中枢神经运动细胞破坏部分而定,没有免疫力的大人发生麻痹的比例较未曾接种疫苗的婴幼儿高。此外,小儿麻痹症之致死率在儿童约为2~5%,成人约15~30%,一般来说,年龄愈大致死率愈高。

急性无力肢体麻痹

急性无力肢体麻痹AFP是指四肢突然发生无力性麻痹的现象,负责呼吸与吞咽的肌肉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些症状大多在1~10天之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无力性麻痹”的意义是“没有强直性痉挛(spasticity),同时也没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路径受损的征候,像是反射动作增强、阵挛(clonus)、脚跖部的伸张反应(extensor plantar response)等”。过去曾接获因“急性病毒性肌炎(Acutemyositis)”而出现肢体疼痛、影响行动的病人被通报AFP,惟该疾病系肌肉组织发炎,并非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不符合AFP之监测本质,因此临床医师应避免通报此类病例,且不宜再将此类病例判定为符合AFP定义。

虽然在所有年龄都可能发生,但这类病症特别好发于儿童,所以对于小儿麻痹症的监视特别重要。AFP常见病因包括Guillain-Barrésyndrome、Transverse Myelitis,或感染可能引起神经症状的肠病毒(如小儿麻痹病毒、肠病毒71型或肠病毒D68型)等。

小儿麻痹症的根除

自2000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台湾位居之西太平洋区根除小儿麻痹症后,台湾正视进入根除国家的行列。由于感染小儿麻痹病毒后,只有1%的病例会出现麻痹症状,为了有效评估各地区是否仍有小儿麻痹症病例,特别扩大疫病监视范围,WHO建议以“急性无力肢体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监视系统来监测小儿麻痹症,如有“任何小于15岁儿童中(under 15 years of age)出现AFP,以及在任何年龄中出现疑似小儿麻痹症导致之麻痹情形”时 ,一经诊疗发现,都需立即向卫生单位通报,同时应在通报后48小时内完成疫调,并在麻痹发生后的14天内完成2次适当粪便检体采检,2次采检需间隔至少24小时,以免遗漏任何一个可能的小儿麻痹症病例[1]

在我国根除小儿麻痹症的艰辛过程中,AFP疫情监视系统发挥了极大效能。虽然我国目前已经达成根除目标,但由于全球尚有部份地区仍有野生株引起之病例,应严防境外移入;另外在根除地区亦有疫苗衍生株(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 VDPV)爆发流行之案例。为保全得来不易之根除成果,AFP疫情监视系统确有继续执行之必要性。

流行病学

小儿麻痹死灰复燃?图片来源:类小儿麻痹 侵袭全美16州中时电子报

小儿麻痹症之发生为世界性,并有季节性。在温带地区,常发生在夏季及早秋,在热带国家则好发于雨季。在开发中国家及小儿麻痹疫苗口服率低的地方,小儿麻痹仍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在小儿麻痹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病例主要发生在没接种疫苗的人。目前美国每年约10─12例报告,极少部分的病例是在美国本土以外地区感染。在推行预防接种之前,全球各地都有小儿麻痹症的病例。WHO于1988年开始积极投入全球根除计画后,小儿麻痹症病例数从1988年的35万例,下降到2017年的22例(截至2018年1月24日止),WHO并于2015年9月宣布全球根除第二型小儿麻痹病毒。自1988年到1993年小儿麻痹症的报告病例降低了70﹪,由 32,286病例降到9,714例。

3个流行国家

2018年初,全球仅剩3个流行国家,分别为奈及利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台湾自1966年实施小儿麻痹疫苗预防接种计画后病例显著下降,惟1982年曾爆发全岛大流行,计有1,042例报告病例(98例死亡),以第一型小儿麻痹病毒感染最多。依病毒检验报告资料。台湾地区小儿麻痹症流行情形,1950-1960年代,每年大约400至700个病例,1982年大流行,5月底自中部开始,至8月蔓延全国1042例确定病例,其中98例死亡。5岁以下:79%,5至10岁:14%,10岁以上:7%,– TYPE I:362例,TYPE II:5例,TYPE III:1例。– 65%未曾接种疫苗,仅8%接种3剂或3剂以上。1983年以后,台湾即无野生株病毒引起之小儿麻痹症个案,并于1994年将“急性无力肢体麻痹”纳入传染病通报项目,做为小儿麻痹症监视指标,并持续至今。

法定传染病

台湾在1955年开始列为法定传染病,随著疫苗全面实施而渐渐消失,71年几近绝迹的小儿麻痹曾爆发大流行,经大规模疫苗预防后,WHO忧心小儿麻痹会疫情扩大,是因为感染小儿麻痹病毒并不一定会肢体麻痹瘫痪,绝大数的人并未出现明显症状,但体内却带著小儿麻痹病,不知不觉传播开来,所以呼吁要积极消灭小儿麻痹病毒。多数感染者没有明显征状,少数会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烧、疲倦、恶心,大约0.3%至1%感染小儿麻痹病毒会出现麻痹症状,严重会肌肉萎缩、肢体瘫痪造成残障,甚至死亡。 台湾地区自民国55年实施小儿麻痹疫苗预防接种计划后,病例显著下降。民国70年为零件,但民国71年曾爆发全岛大流行,计有1,043 例报告(98例死亡),报告病例以第一型最多,经加强预防接种后,民国72年下降为10例。依据本署前预防医学研究所之病毒检验,民国73年以后即没有分离出野生株之小儿麻痹病毒。

传染窝

人类是唯一的传染窝,传染源常为症状不明显症状或无症状的人。

传染方式

小儿麻痹病毒传染力高,以粪口途径为主,不过在卫生良好的环境,透过咽喉分泌物的传播相对上就比较重要;有少数的报告指出,遭粪便污染的牛奶、食品也可能成为传染媒介。在人口密集机构或是家庭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传播风险增加。小儿麻痹症之致死率在儿童约为2~5%,成人约15~30%,一般来说,年龄愈大致死率愈高。小儿麻痹症无特效药治疗,仅能采取支持性疗法,民众如出现急性肢体无力麻痹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师旅游史。

潜伏期及可传染期

潜伏期3~35天,通常是7~14天。可传染期:只要感染者持续排放病毒就可能造成传染。在暴露于有临床症状或不显感染者之后的36小时,受感染者的喉部分泌物就可检出病毒,而72小时后,粪便也开始带有病毒。病毒在喉部约存在1周,在粪便中的病毒约可存在3~6周或更久。传染力最强的时间应是发病前后。

感受性及抵抗力

如未曾接种疫苗,则几乎所有人都具有感受性,但仅约有1%的感染者会出现麻痹症状,恢复后残存麻痹的比率约为0.1%~1%。没有免疫力的成人发生麻痹的比例较未曾接种疫苗的婴幼儿高。无论有无产生临床症状,感染后均具有终生免疫力。二次感染极少见,且多为感染不同型别的小儿麻痹病毒所造成。

临床症状

小儿麻痹症状,图片来源:小儿麻痹的症状|Baby's Talk 病毒篇10健谈
  • 超过90%感染到小儿麻痹病毒的人为不显性(unapparent)感染或非特异性发烧(nonspecific fever),约10%的人会出现发烧、头痛、倦怠、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
  • 约1%的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这些被感染者约在1周后皆可完全恢复健康。
  • 小于1%感染到小儿麻痹病毒的人会出现无力麻痹(flaccid paralysis)症状。出现麻痹症状之感染者麻痹部位通常不对称,视中枢神经运动细胞破坏部分而定。

预防方法

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时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口服活的减毒小儿麻痹病毒疫苗(OPV)或注射用不活化病毒疫苗(IPV)皆广为使用,有些国家只用IPV,有些只用OPV,有些则两二者皆用。活的减毒小儿麻痹病毒疫苗的优点在于服用后身体产生自然感染,从而刺激产生循环抗体(Circulation antibodies)及肠道免疫,同时又可由粪便排出而感染未接种疫苗者,使其自然感染而产生免疫,但可能有约二百四十万分之一的机率,造成疫苗相关的小儿麻痹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于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之后,应改用不活化小儿麻痹疫苗(IPV)取代OPV。我国现行的接种时程系针对幼儿于出生满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8个月各接种1剂白喉、破伤风、非细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杆菌及不活化小儿麻痹五合一混合疫苗(DTaP-Hib-IPV),并提供满5岁至国小入学前1剂白喉、破伤风、非细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儿麻痹混合疫苗(DTaP-IPV/Tdap-IPV)。此外,民众欲赴小儿麻痹症流行地区或目前有疫情的国家前,应先前往旅游门诊谘询,并确实完成疫苗接种。幼童于出生2、4、6、18个月及国小一年级时,务必要完成五剂小儿麻痹疫苗接种。流行期间避免让幼童出入公共场所。避免生食,蔬果要清洗干净食用。若不幸感染,要积极作治疗,及早发现与治疗,治愈机率达九成以上。

防疫措施

AFP病例及接触者之处理

小儿麻痹症病例之监视与应变流程
1.病例通报
(1)FP为小儿麻痹症监视指标,医疗院所发现有小于15岁的儿童出现任何急性无力肢体麻痹现象,但没有感觉或认知功能障碍时,应于24小时内通报,并依规定采检送验。在前述AFP通报至检验完成之过程中,若医师强烈怀疑个案系罹患小儿麻痹症,均应随时通知疾病管制署,以利其实验室及时采行必要措施或采取“AFP紧急检验流程”,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尽早获得结果。
(2)合约或认可实验室如自肠病毒或呼吸道检体检出小儿麻痹病毒,需立即采取2次(间隔24小时)适当粪便检体送疾病管制署确认。
(3)一旦经上述实验室检出小儿麻痹病毒,卫生局需立即调查个案潜伏期旅游史、掌握个案可传染期接触者名单、进行健康监视,及督导环境消毒。
2.隔离:若病人住院,需接触传染防护措施(Contact Precautions)。
3.消毒:被住院病人咽喉唾液或粪便污染的衣物需即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病人出院时,应施行终期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原则上醛类、卤素类消毒剂(如市售含氯漂白水)为对小儿麻痹病毒有效之消毒剂,针对病人之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议使用1000ppm之含氯漂白水。
4.确认检验分型结果:待疾病管制署检验报告完成,结果若为沙宾疫苗株病毒,必须留意病患之OPV(可能于国外服用)预防接种史及个案是否为免疫不全者,并分析个案检体分离病毒之基因序列与沙宾疫苗病毒之差异。如为疫苗衍生株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或野生株病毒所引起之小儿麻痹症,则启动相关应变措施,包含执行环境消毒、强化监视系统、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公众沟通及卫生教育宣导等,并进行接触者追踪及采检,以了解扩散情形,借由早期发现病例与即时因应,防止疫情持续扩大,继而造成大流行。

预防接种

小儿麻痹疫苗,图片来源:小儿麻痹死灰复燃?完整接种疫苗就不怕亲子天下

口服与注射两种疫苗

口服活的减毒小儿麻痹毒疫苗(Oral polio vaccine, OPV)或注射用不活化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皆可有效防治小儿麻痹疫情,由于使用OPV可能导致产生疫苗衍生株,进而发生流行,故目前多数国家已多采用IPV。然而,OPV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服用后刺激身体产生循环抗体(Circulation antibodies)及肠道免疫,同时又可由粪便排出,使未接种疫苗接触疫苗株病毒而产生免疫,仍有国家持续使用中。为因应全球第二型小儿麻痹病毒根除,在WHO的推动下,2016年4月17日至5月1日间全球已经全面停用含第二型小儿麻痹病毒之OPV,并持续推动于全球根除后全面改用IPV。

我国为配合WHO全球改用IPV之策略,自2010年3月起,幼儿全面提供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满2个月时给第一剂,满4个月时给第二剂,满6个月时给第三剂。通常三剂之后,身体即产生足够保护抗体,但为增强保护力,1岁半时追加一剂,并于满5岁至入国小前再追加一剂白喉、破伤风、非细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儿麻痹混合疫苗(DTaP-IPV/Tdap-IPV)。小儿麻痹病毒虽然几近消失,却可能躲藏在具有免疫能力的人身上,随著国际间的频繁来往而散播开来。目前,国内并无病例流传,父母对此病症也无戒心,呼吁家长关心小儿麻痹症可能爆发流行,检视你家中的宝宝是否完成疫苗预防。

自从1955年,不活动性小儿麻痹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开始广泛使用,小儿麻痹的病例遂大量减少。控制小儿麻痹的疫苗有2种,一为口服活性减毒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又称沙宾(Sabin)疫苗;一为不活动性病毒疫苗,又称可沙克(Salk)疫苗。两者之比较如表一。

沙克疫苗

采用注射接种,在1955至1962年之间广泛使用的结果,使得小儿麻痹的病例大幅下降,在接受4次的沙克疫苗,即可使95%之接种者产生免疫力,由于流行病学的研究看来,沙克疫苗虽然减少小儿麻痹的流行,但接受此种疫苗注射后,仍有机会感染流行性小儿麻痹病毒或减毒的疫苗病毒,其他的不便,诸如非口服接种,初步免疫须多次接种,且多次加以接种,方能维持免疫力。

沙宾疫苗

口服减毒疫苗自1960年就开使广泛的试验,在1963年正式的使用三型的口服沙宾疫苗,初步接种三次,对于95%以上的接种者均可产生较长的免疫力,大多数在接受一次剂量之后,即可产生保护力。沙宾疫苗主要的益处为:

  1. 经口服用比注射方便且容易接受。
  2. 产生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容易产生肠道的抗抵力。
  3. 抗原性强,服用一次即产生免疫反应。
  4. 极易有效的控制小儿麻庳的流行,疫苗的安全及效力已广泛的使用证实[2]

视频

神疫苗超人守护全球健康(2018制)
消灭小儿麻痹篇30秒 国 2003制
罕病北美大流行 类小儿麻痹病因不明 全球进行式 20181103 (2/4)

参考资料

  1. 传染病介绍-小儿麻痹症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
  2. 小儿麻痹预防的方法台北荣民总医院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