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叶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叶樟Deyeuxia langsdorffii (Link) Kunth) 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叶片为线形。圆锥花序,疏松开展。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等地区。小叶樟香味浓郁,木材名贵,生长极慢。是樟木中的极品。

中文学名 小叶樟

拉丁学名 Deyeuxia langsdorffii (Link) Kunth

别 称 Calamanrostis lanysdorffii(Ltrin.) Trin.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樟目

科 樟科

属 樟属

分布区域 湖北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习性 3 生长环境 4 分布范围 5 园林用途 6 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小叶樟多年生,具横走根状茎。秆直立,平滑无毛,高90-150厘米,径1-4毫米,通常具分枝。叶鞘多短于节间,平滑无毛;叶舌长圆形,长6-10毫米,先端钝或易破碎;叶片线形,扁平,长15-30厘米,宽3-8毫米,两面稍糙涩。圆锥花序疏松开展,近于金字塔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分枝细弱,粗糙,开展或上升,长2-8厘米,中部以下常裸露;小穗长4-5毫米,黄绿色带紫色或成熟之后呈黄褐色;颖片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质薄,边缘呈膜质,两颖近等长或第二颖稍短,具1脉,第二颖具3脉,中脉具短纤毛;外稃膜质,长3-4毫米,顶端2裂,基盘两侧的柔毛近等长或稍长于稃体,芒自稃体背中部附近伸出,细直,长3-4毫米;内稃长为外稃的1/2或2/3,延伸小穗轴长约0.5毫米;花药长2-2.5毫米,淡褐色。花期7-9月。 [1]

习性

喜光照,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酎寒性较强。宜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土。较耐水湿,不干早和瘠薄,忌盐碱。根系深,主根发达,萌芽力强,较耐修剪,寿命长。对二氧化硫、臭氧及烟尘的抗性较强。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36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沟谷潮湿草地。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产东北华北陕西(太白山)、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四川湖北(巴东)。 国外分布:欧亚大陆温寒地带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堪察加。

园林用途

樟树树冠圆满,枝叶浓密青翠,树姿壮丽,是优良的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树、防风林树种。孤植草坪、湖滨、建筑旁;炎夏浓荫铺地,深受人们喜爱。丛植时配植各种花灌木,或片植成林作背景,是我国珍贵的造林树种。 [2]

生物学特征

小叶樟属湿中生禾本科植物、喜湿润,也能在干燥生境中生长;喜温暖,但能耐寒冷,适应范围较广。在湿润的草甸、沼泽化低地,都能良好发育。石质山坡、丘陵也能适当生长。在东北北部、中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的低湿地、丘陵山地以小叶樟为建群种组成杂类草的沼泽化草甸。经济价值重要。 小叶樟耐寒性强,冬季-40℃能安全越冬,不耐干热,36℃时生长迟缓,37℃以上或有干热风,小叶樟则萎蔫。花期遇到持续高温,妨碍受粉,降低绪实率。 在东北黑龙江流域、三江平原,4月上中旬小叶樟开始萌发,发芽最低温度为4-6℃,最适温度6-8℃,苗期能耐-5-8℃低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土壤表层温度在10-12℃时旺盛生长,6月中旬绪实,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形成越冬草地上部枯葵。 小叶樟为喜光植物,日照充足,生长旺盛,结实率高。反之,生长纤细、易倒伏。在林下易黄化。 小叶樟喜生于低湿,地下水位高的湿地,浸在水中的根节,能产生水生根和根垄,节间膨大,有贮氧的功能,生长期间耐涝。根系发达,能耐一定的干旱,但长时间干旱叶片卷缩萎,但只耍遇雨,又会恢复生长。 小叶樟主要分布于黑土、草甸黑土、沼泽化草甸土。具发育良好的根系和根茎,可以形成根茎层。在低温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有机物质积累,促进土壤的沼泽化。小叶样最适宜生长在pH6-7.5的中性至弱酸性土壤中。pH为8时,则发育不良,植株低矮,叶色变黄,草丛稀疏,长期处于营养生长状态,植株不能生长。小叶樟也不耐盐渍化土壤。 小叶樟有垂直根茎。着生须根和腋芽,靠近地面的越冬芽的下层芽为潜芽。潜芽可以代替越冬芽萌生新株。根茎可以分生新的根茎,呈白色,产生新的幼芽,发育成新的植株。根茎的再生力强,切断后,也可萌生新枝,迅速恢复草丛。 小叶樟的生育周期,随分布地区的水热条件而变化。在黑龙江中南部约需190-210天,北部和西部为150-170天,高纬度地区生育期短,光照时间长,能开花结实。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