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地老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 15 ℃~25 ℃ 。天敌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细菌真菌等。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小地老虎 拉丁学名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别称 Black cutworm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 鳞翅目
夜蛾科 地老虎属 小地老虎

分类地位

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 六足总纲、 昆虫纲 、有翅亚纲、鳞翅目夜蛾科[1][2][3][4]

种群分布

小地老虎属广布性种类, 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东北地区多发生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地区。

形态特征

馒头形,直径约0.5mm 、高约0.3mm ,具纵横隆线。初产乳白色,渐变黄色,孵化前卵一顶端具黑点。

体长18~24mm 、宽6~7.5mm ,赤褐有光。口器与翅芽末端相齐,均伸达第4腹节后缘。腹部第4~7 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点,两侧的细小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5~7 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刻点;腹末端具短臀棘1对。

幼虫

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37~50mm 、宽5~6mm 。头部褐色,具黑褐色不规则网纹;体灰褐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布大小不一而彼此分离的颗粒,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腹部1~8节背面各节上均有4个毛片,后两个比前两个大1倍以上;胸足与腹足黄褐色。

成虫

体长17~23mm 、翅展40~54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跗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

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多暗褐色;基线浅褐色,黑色波浪形内横线双线,黑色环纹内有一圆灰斑,肾状纹黑色具黑边、其外中部有一楔形黑纹伸至外横线,中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双线波浪形外横线褐色,不规则锯齿形亚外缘线灰色、其内缘在中脉间有三个尖齿,亚外缘线与外横线间在各脉上有小黑点,外缘线黑色,外横线与亚外缘线间淡褐色,亚外缘线以外黑褐色。后翅灰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老熟幼虫或蛹在土内越冬。早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一般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会出现两个发蛾盛期。

成虫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成虫白天不活动,傍晚至前半夜活动最盛,在春季夜间气温达8 ℃ 以上时即有成虫出现,但10 ℃ 以上时数量较多、活动愈强;喜欢吃酸、甜、酒味的发酵物、泡桐叶和各种花蜜,并有趋光性,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对黑光灯极为敏感,有强烈的趋化性。

具有远距离南北迁飞习性,春季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秋季则沿着相反方向飞回南方;

微风有助于其扩散,风力在 4 级以上时很少活动。

繁殖规律

成虫多在下午3时至晚上10时羽化,白天潜伏于杂物及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3~4天后交配、产卵。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土缝中,近地面处落卵最多,每雌产卵800~1000粒、多达2000粒;卵期约5天左右,幼虫6龄、个别7~8龄 。

幼虫期在各地相差很大,但第一代约为30~40天。幼虫老熟后在深约 5cm 土室中化蛹,蛹期约9~19 天。

发生世代

从10月到第2年4月都见发生和危害。西北地区二到三代,长城以北一般年二到三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年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年四代,长江以南年四到五代,南亚热带地区年六至七代。

无论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南方越冬代成虫二月份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宁夏、内蒙古为4月下旬。成虫的产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低不同所致。

危害习性

该虫 能危害百余种植物,是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虫, 在东北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水曲柳、核桃楸等苗木,在南方危害马尾松、杉木、桑、茶等苗木,在西北危害油松、沙枣、果树等苗木。

幼虫幼虫共分6龄,其不同阶段危害习性表现为:1~2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昼夜取食,这时食量很小,为害也不十分显著;3龄后分散 。

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

5、6龄幼虫食量大增,每条幼虫一夜能咬断菜苗4-5株,多的达l0株以上。幼虫3龄后对药剂的抵抗力显著增加。因此,药剂防治一定要掌握在3龄以前。3月底到4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的严重时期。

成长环境

温度

高温对小地老虎的发育与繁殖不利,因而夏季发生数量较少, 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 ;冬季温度过低,小地老虎幼虫的死亡率增高。存活季节多出现在春节,以及秋季,也可称为秋老虎。

土壤湿度

凡地势低湿,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头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活动,是第二年大发生的预兆;但降水过多,湿度过大,不利于幼虫发育 。

初龄幼虫淹水后很易死亡; 成虫产卵盛期 土壤含水量在 15~20% 的地区危害较重。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适于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则发生较轻 ;土质与小地老虎的发生也有关系,但实质是土壤湿度不同所致。

小地老虎虫体头部梯形,喙粗短圆形。触角节膝状鞭节。板具很多粒状突起鳞毛。

越冬寄主

鞘翅翅面上生纵行刻点且密生圆形纹间稍隆起纺锤形,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小地老虎在越冬寄主过冬。

小地老虎春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繁殖几代,到出苗阶段产生有翅胎生,迁飞到棉苗繁殖。当多而拥挤时,迁飞扩散。

小地老虎晚秋气温降低,小地老虎从迁飞到越冬寄主交尾后产卵过冬。有两个阶段。发生在出苗到现蕾以前,适宜偏低的温度,气温超过时繁殖受到抑制,小地老虎迅速下降。主要发生到,繁殖,当平均气温迅速。

小地老虎口有明显的而时晴时雨天气有利于。略被薄蜡粉。小地老虎头部触角短于身体有缘于腹部第。

腹部腹管圆形尾片圆形继续在根茎生活,可营孤生,后代仍然是有翅迁移蚜,小地老虎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期生活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本寄主寄主,在其以越冬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转移到草本的寄主繁殖数代,秋末发生有翅的。

有翅生出,产卵越冬。小地老虎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有时有翅迁到刚出土的棉苗产生有,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小地老虎多数种类为同寄主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

眼多小眼面,腹管通常管状,于植株宽,部粗,向端部渐细,部或端部由许多室组成,小地老虎植株的过密时,有的出膜质翅,寻找新宿主。以卵越冬。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小地老虎尾片圆形。尾板末端圆光滑。感觉圈圆形腹管。

生长规律

小地老虎它的一生是开始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

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腹部圆形以后,翅芽显著。以后,变成成虫。可见,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整个个体发育孵化的自土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 例。到了出翅芽,这是翅芽已很明显了。

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头部腹部以及腿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内,触角有嗅觉器官。

腹节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管感光。

后足腿节粗壮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活动,吃的是植物。昆虫从卵孵化成若虫,以后经过羽化就成为成虫,不经过蛹的阶段以卵在土中越冬,初夏由卵孵化为若虫,若虫没有翅膀,其形状和生活方式和成虫相似。在每年羽化成成虫。

腹内的卵成熟了,就开始产卵,它一般将卵产在干燥而地势稍高的沙瓤中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的产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成虫产卵于土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块在土中越冬。

参考来源

  1. 节肢动物门, 知乎,2017-12-19
  2. 六足总纲,有道搜索 ,
  3. 有翅亚纲, 个人图书馆,2017-04-03
  4. 昆虫纲,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