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小斑姬鹟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Ficedula

westermanni westermann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鹟科

属:姬鹟属

种:小斑姬鹟

亚 种:小斑姬鹟指名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Sharpe, 1888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学名:Ficedula westermanni westermanni)是小斑姬鹟的亚种之一。体长12厘米,小型鸣禽,口裂大,喙宽阔而扁平,一般较短,上喙正中有棱嵴,先端微有缺刻;鼻孔覆羽;翅一般短圆,飞行灵便;腿较短,脚弱。体羽是黑白两色或褐色及白色。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潮湿低地森林和山地森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为主食,常伫立于枝头等处静伺,善在空中飞捕昆虫,捉到昆虫后又落于较高的枝头上。以鞘翅目昆虫和其他鳞翅目幼虫为食。雄鸟羽色艳丽鲜明,雌鸟羽色较单调暗淡。繁殖期间雄鸟常躲藏在大树茂密的树冠层中鸣唱,鸣声清脆、委婉悠扬,营巢活动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亦参与部分营巢活动。在树上或洞穴内以苔藓、树皮、毛、羽等编成碗状巢,每窝产3-4枚。雏鸟晚成性。 [1]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外形特征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 雄鸟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黑色具暗蓝色光泽,眉纹白色长而宽阔,自额基向后延伸至后颈。眼先、脸颊、耳羽和头侧黑色,内侧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块白斑。

尾巴黑色,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白色,下体白色,两胁沾灰色。雌鸟暗橄榄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或多或少沾棕、多呈暗棕褐色或褐色。

两翅暗褐色,翅是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内侧次级覆羽具棕白色羽缘。下体烟灰白色,颏、喉和腹中部白色。虹膜暗褐色,鸟喙和脚黑色。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栖息环境

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中,尤其是河谷与林缘地带有老龄树木的疏林中较常见,也出入于次生林和人工林内,冬季下到山脚和邻近的平原地带,有时也见于居民点附近的小树丛和果园中。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树冠下层低枝处活动和觅食,也常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捉到昆虫后又落于较高的枝头上。有时也在林下幼树和灌木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雄鸟常躲藏在大树茂密的树冠层中鸣唱,鸣声清脆、委婉悠扬,先是一阵尖细的‘pi-pi, piaokaopi-pilixiao-ao-, pi-, qiciqilili’声,接着为圆润而快捷的‘cikucikuao-xi’多音节声。性胆怯而机警,一遇危险,迅速藏匿。

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拟天牛科成虫、叩头虫、瓢虫、象甲、金花虫等鞘翅目昆虫,以及尺蠖蛾科、松鞘蛾、波纹夜蛾幼虫、毛虫和其他鳞翅目幼虫,雏鸟几乎全部以昆虫幼虫为食。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北部、婆罗洲、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南部除外)、苏拉岛(Taliabu)和摩鹿加群岛(巴灿,塞兰)。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晨昏时雄鸟长时间地站在树枝头高声鸣唱,雌鸟时隐时现活动在附近,在雄鸟周围飞来飞去,通常营巢于阔叶疏林和林缘地带。巢多置于岸边洞穴或岩石下,也有置于地上的,偶尔也在树洞中营巢。巢的形状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构成,内层为细软的枯草叶、草茎、细根等。营巢活动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亦参与部分营巢活动。

每窝产卵3-4枚。卵呈椭圆形,橄榄色沾染有淡黄色或黄绿色,被有细小的红褐色或桔红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赤裸无羽,全身桔黄色,仅具几撮灰色绒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1-12日龄羽毛已丰满,留巢期12-15天。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来源

  1. 小斑姬鹟指名亚种,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