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小洪沟的玉米长得真好(二郎亚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洪沟的玉米长得真好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小洪沟的玉米长得真好》中国当代作家二郎亚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洪沟的玉米长得真好

小洪沟的玉米长高了。

到九月的时候,一株株的玉米像是追上了早走几十天的同伴,纷纷地站在米钵山的半坡前摇曳招手。它们的样子乐呵呵的、欢实实的,有些情不自禁的喜悦。能于九月追上同伴,对于株株茁壮的小洪沟玉米而言,是种快意,更是种幸福。它们和追上大部队的人们一样,欢喜于一个季节的成长,得意于一个季节的饱满,更恣意于一片土地的丰收。

看见小洪沟玉米顶出地面、露出嫩芽,是在六月初。那天和金柱、王涛沐着夕阳站在米钵山前往下看,层层晚霞金金黄黄地覆着小洪沟,给半坡的玉米披上了一层轻柔曼纱。之外,是远处天湖的浩荡,是长山头一览无余的田园起伏,以及隐藏在青纱帐间的村庄庭院。

小洪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原是同心县境内米钵山东麓的一条泄洪沟,由农垦长山头农场管理负该区域的国有土地。

由于过去时常发生洪水,当地人取名小洪沟。站在米钵山下,半坡的土是灰黄灰黄的,纵横的沟是干涸曲折的,根本没有一丝的水流水气。

朝半山坡走的时候,一些土层抛抛的,一踩就冒出一些土气。笑着对金柱说,小洪沟有洪没水?金柱说,有,不仅有洪水,还有地下泉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主要供周围老百姓吃水用水。他还讲,米钵山里藏有很多泉眼,夏秋冬流个不停。为收集泉水,场里专门修了个大水池子蓄积水,一天能蓄几十上百方水。水池里的水平时供老百姓吃水用,农忙时调剂一些浇灌庄稼。

站在半坡往下看,小洪沟应该是一片戈壁滩,中间偶尔有几道洪水冲刷过的深沟野壑。看地势,小洪沟依山斜铺到山下,有一定的坡度;论土壤,多为灰钙土,且夹杂着不少的碎石子。听金柱、王涛说,米钵山里矿藏丰富,几十年前就有人在此挖煤炼钢、取土烧砖、采砂混制水泥。修建铁路、高速公路的时候,又设了一些采砂场。

在小洪沟进入米钵山的拐弯处,有一个用铁丝网围住的废弃老厂区,便好奇地走进去看看。金柱说,这是一处废弃的烧瓷厂。进入老厂区,里面空空荡荡,无人问津,俨然是风与阳光的阵地。几个大厂房大仓库土香土色地矗立着,隐在里面的烧制瓷缸的老窑址至今依然保存完整。

站在磁窑旧址前拍了个照,后面的背景藏有很深的西域粗犷,仿佛人在边疆一般。远眺山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南来北往,如同蚁群蠕蠕而动。对于乘车走高速的人来讲,大伙儿都知道小洪沟,但却不知道这是农垦长山头农场的地儿,更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处大炼钢铁时的烧瓷厂,至于米钵山里的煤矿、云岩矿、地下泉水……更是鲜为人知了。

小洪沟面积不大,地表有沟有壑有坡有峁,也有人令人说不出来的荒凉。但是再荒凉,有人就有气息,有草就有希望。

种玉米之前,小洪沟是荒芜已久的戈壁滩。为了利用这片土地,长山头农场组织力量对小洪沟进行了一番土地整治。整理成田时,大大小小的石头曾经杠坏了好几辆旋耕机,也锛坏了好几台推土机。等土地收拾出来了,因为常年干旱少雨,又没有输水管网把山里的地下水用上,导致这个地方种啥东西都收不了多少收成。之前,有人跑来承包了土地种了点沙棘,但因为缺水的原因,树体低矮、树势孱弱,最终让投资人落败而去,成了长期撂荒、没人敢种的地方。之前,也有不少的自发移民在此抢地开荒,但也因为水的严重匮乏而放弃了种植。

没水,费再大的劲儿开荒种地,也是白搭。

临近的县政府曾经协调农垦把小洪沟的土地统筹了回去搞个什么产业园区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可思谋来琢磨去也毫无进展。县里没办法,只能任由土地撂荒,等后来谁看上了再说;移民们也没有办法,天天眼巴巴地望一眼扭头就走。都没有办法了,小洪沟的地就荒着、闲着,自然悠长地野旷着。看着土地撂荒,长山头农场的人看不过眼了。

对于熟悉农地农情的农垦人来说,土地是命根子,拓荒是天职,精耕是本职。大家都没办法了,也只能自己想办法来干了。经过一番协商,长山头农场重新把小洪沟片区要了回来。从要回小洪沟的那天起,金柱、王涛们有空就往小洪沟跑。前前后后跑了几圈,就掌握了小洪沟的地势地形、土壤成分以及耕灌条件的优长短板。对于小洪沟,原本就是因为水的问题,才出现了大户先种后败、移民先抢后退的情况。现在由农场重新开荒种植,解决水是当务之急。于是,围绕水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启动了。周围村庄的人搞不明白农场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洪沟起死回生,就纷纷地围了过来看究竟。

当然,也有一些凑热闹、看笑话的。等看了一番,有几个人算是看明白了:人家农场种地就是有一套,跟农场比种地,没法比,也比不成。看人家,先用打好的水池子把山上的洪水、地下泉水蓄起来,再在田地中间修建一个疏水泵站连通水池子,然后按田地亩数用水量从泵站出发划片铺设输水管网,然后再在田间地头铺上滴灌塑料管接通管网,将水一滴一滴地灌到庄稼根部,为每一株作物提供适时精准的用水服务……中间,再在地里压埋一些伸缩喷头,以便在夏日炎热时打开喷头进行喷灌补灌,以预防空气湿度不够产生其他的作物疾病……

这哪里是种庄稼?这简直是在供庄稼!

一群人看了又看,心里不服也服。走哪儿一提起种地,就叽叽呱呱地把长山头的做法说个没完。小洪沟的玉米就是用这种方式种起来的。问负责种玉米的周志雄,两千多亩的玉米地几个人种?回答说,两个人。哎呀,两个人?金柱补充说,两个人都多了,应该一个人就行了。现在保证安全生产,就按规定配了两个人。这么一说,也就明白了。之前就听巴浪湖农场的老孟说,红寺堡农场一万三千多亩的玉米地,派过去两个人就够了。

实际上,宁夏农垦所属的每个农场都在这样干。各个农场都做足了耕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工作,普遍建立了地下输水泵站管网,广泛运用先进的北斗导航系统、智慧信息控制、现代机械装备等等的现代农业技术耕种土地。唯一不同的是,有的规模化经营面积大些,有的面积小些。不管怎样,能够应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开荒种地,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突破。目前,全垦区八十六万亩的耕地,只有不到四千人的职工负责着,投入产出比较临近地区的高多了。

小洪沟的玉米是五月底种下去的,比引黄灌区的玉米迟了近一个月。等到六月初,每亩七千多粒的玉米种子纷纷成活出苗,冒出了地面,成活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那个没出芽展出叶的百分之一,不是被好奇的喜鹊乌鸦啄了,就是被突然刮来的八九级大风掀翻了土层晒干了根芽……能在严重干旱缺水的小洪沟种上玉米、种活玉米,还能种好玉米,不啻是一种奇迹。到了七八月份,小洪沟玉米越长越旺、越来越高,周围的移民又跑了过来站在田埂边看,先前弃地的移民也赶过来瞅。大伙儿一言一语的感慨:还是人家农场厉害,啥都能种出个名堂。

一般而言,玉米是一周长一节,经过七八个节气十四五周,长到第十五节时就再不长了。每一株玉米的棒子一般在七上八下的叶片节骨间长出。长一个玉米棒子的,在玉米杆的第七节长出;长两个棒子的,在第七、第八节左右分立。看玉米长了多久,数数节,就可以知道。

前推半月,后推半月,一株玉米的成长周期也就四个月。比如玉泉营农场的青贮玉米收获期是一百一十二天,亩单产超过六吨!如果变成粮食用的玉米,得等到一百二十天。长的时间越长,玉米杆儿越干枯,玉米棒子越饱满,用行话说,就是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越高。

农垦种的青贮玉米多,主要为大批的奶牛、肉牛提供口粮。给牛准备青贮玉米,就得保有一个适度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不能太青嫩,也不能太干枯。有句话讲“老牛吃嫩草”,吃上新鲜清爽一些的,牛就咀嚼得有滋有味儿;如果太干了,就像人吃了放了若干天的干烙饼、硬囊一样,啃咬艰涩。养牛种玉米的人都知道,给牛备口粮,得趁玉米渐青渐黄,叶片、秸秆还有青汁儿,玉米棒子清脆甘甜的时候收割最宜。早了,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达不到,容易让牛倒口泛酸;晚了,干物质和淀粉含量过高,又会影响牛的口感。长期地喂牛养牛,一波人渐渐发现牛最爱吃的玉米是在干物质、淀粉含量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为适宜。

要达到这个程度,收割青贮玉米的时间需要好好把控。把控好了,牛高兴,人踏实;把控不好,牛蔫遢,人担心。这是养牛人与种田人对待青贮玉米时的一种特殊心情,也是一种说不清的纠结。

现在好一点的是,垦区养牛种玉米的人基本掌握了生产规律,年年对收割收储遍布宁夏南北的青贮玉米有了合理的时间把控。今年垦区公管的土地扩大了,种的青贮玉米也多了。按南北各农场的种植面积算,完全可以保障全垦区十几万头奶牛的全年口粮。有足够的玉米做支撑,再加上一年五茬的苜蓿补充,垦区的奶牛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在集团统一管理下,这个九月,农垦十六个农场、五六个专业公司组织成千上万辆特拉斯收割机、重卡车进驻田间地头,全线开割青贮玉米,在南北三百公里的农垦大地上拉开丰收的序幕。

看着一片片青贮玉米瞬间化为颗粒,化为一头头奶牛高兴咀嚼的美食,突然觉得农垦出产的每一滴鲜奶该是多么不容易,乳业的安全保障该是多么的不容易。现在,人们很认可宁夏农垦的奶,殊不知,每一滴牛奶的诞生该经历了多少环节的循环周折,又该经历了多少回的不容易!这些不容易,不仅仅是一株株青贮玉米的能量转换,不仅仅是一头头奶牛的能量转换,也不仅仅是季节时光的能量转换,更是一个个农垦人从早到晚魂牵梦系的精力转换、责任转换、梦想转换……

一株株玉米,一头头奶牛,一杯杯牛奶,一片片欢乐……天地间的季节轮回不止于物质与商品的转换,更不止于生命与生命的对视。走进九月,收收玉米,再看看不可思议的小洪沟,或许,每一头牛的悠远欢哞曾经徘徊过一个梦的声音,也曾经轻袅过一缕炊烟的遐想……

小洪沟玉米长得真好。

2023年9月9日记,10日凌晨誊录于银川。[1]

作者简介

史振亚,笔名二郎亚哥,男,汉族,1973年6月出生,宁夏灵武人,现居银川,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出版有个人文学作品集《心灵界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