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灰蝶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灰蝶科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名:小灰蝶科

拉丁学名:Lycaenidae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 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亚 目:锤角亚目

科:小灰蝶科

小灰蝶科,英文名:Lycaenidae,鳞翅目动物,触角细,普通有白色轮环,前肢比中后两肢短小,前翅具十乃十一脉,第七,八两脉起自共有脉,多是眼周围有白色鳞的小形种类,多是美丽,幼虫卵形,肥大,脚短,近蛆状,蛹是带蛹或垂蛹,本岛产有约一百十种左右。 《小灰蝶科》小灰蝶在蝴蝶中体型算是小的,却占了台湾蝴蝶种类的约25%· [1]

小灰蝶科共同点

1.生活史是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2.成虫有二对大而且布满鳞片的翅膀· 3.成虫大都具有可以收卷的虹吸式口器· 4.触角呈棍棒状,多数下翅尾端有一或二对尾突,有的尾突附近还有眼纹。

寄主植物: 壳斗科之青刚栎,圆果栎,锥果栎. 蜜源植物: 成虫吸食壳斗科植物树液或花蜜。

台湾分布: 分布于台湾中央山脉四周山区,海拔1000-2000 公尺左右原始阔叶林山区为其主要栖息环境. 卵 形状: 中央微凸之扁圆形,表面布满明显之连续纵脊,中央有一凹陷之圆形精孔. 颜色:白色或灰白色. 小灰蝶 大小:直径约为0.8-0.9mm.

小灰蝶科特征1

生长分布: 小灰蝶 天敌:各类卵寄生蜂,蜱等节肢动物.

成长天数:卵期约为240-260天左右. 伪装避敌:无 幼虫:形状: 初龄幼虫体型细长,体表长有细毛.终龄幼虫体呈稍长之纺棰形,胸节背板扁平,稍微呈斜截状.幼虫体表长有白色细毛.

颜色: 刚孵化之初龄幼虫除头部,前胸背板及肛板呈黑色外,体为灰色,摄食过后体色会逐渐转变成淡红棕色.终龄幼虫体呈暗绿色,各体节中央背线有一深绿色纵纹,纵纹两侧则为明显淡灰绿色区域,中央背线两侧及亚背线部位间有明显灰白色八字型细纹延,并延伸至腹节两侧气门上线部位,体侧气门为黑色. 大小: 终龄幼虫体长约为16-18 mm.

小灰蝶科特征2

生长分布: 天敌: 寄生蜂,寄生蝇,小茧蜂,鸟类,椿象等. 成长天数: 幼虫成长约需20-25天,视温度而定.

伪装避敌: 幼虫体色接近寄主植物嫩叶色泽,体表花纹酷似未掉落之苞叶或未完全展开嫩叶之叶脉,藉以混淆各种捕食性天敌耳目. 蛹 形状: 蛹体外观接近椭圆形,躯体后半部腹部两侧稍向两侧扩张.

颜色: 蛹体呈淡褐色,表面散生多数深褐色小杂斑,蛹体胸部背方中央有一明显淡色区域,中胸背方有两个明显深褐色圆斑纹,腹部各体节背方中央背线有一明显黑褐色宽纹,黑纹两侧亚背线部位亦有黑褐色细小点纹,气门为黑褐色. 大小: 蛹体长度约为10-13mm.

小灰蝶科特征3

生长分布: 终龄幼虫化蛹于地面枯枝落叶堆中。 天敌: 蛹寄生蜂,胡蜂,姬蜂及各种真菌等。

成长天数: 蛹期约为14-20天,视温度而定。 伪装避敌: 终龄幼虫化蛹于地面枯枝落叶堆中。

成虫=形状 : 成虫前翅外观大致呈现三角形,翅形稍微横长。后翅形状为水滴形,接近三角形,后翅肛角部位有一细长尾状突起。雌蝶翅形较为宽圆。

颜色 : 雄蝶前,后翅表底色为带金属光泽的绿色,前翅外缘及后翅前缘,外缘,内缘有黑色外框。翅腹底色为灰褐色,前,后翅外横线部位有一白色细带纹,此白色细纹在后翅肛角部位成W弯曲,前翅中室室端及后翅第七室基部附近有白色短纹,前翅亚外缘有不明显黑色鳞片分布,后翅外缘至亚外缘间各翅室有灰色鳞片分布,后翅肛角附近有一橙色外圈之黑眼纹及一橙色斑。雌蝶翅腹色泽为茶褐色,花纹与雄虫相似,翅表底色为褐色,除前翅第 3,4 室有小型橙色斑,前,后翅其余部位无任何花纹。

小灰蝶科特征4

前翅腹面中室室端及后翅第七室基部附近有白色短纹。

生长分布: 台湾中央山脉四周局部山区有分布,成虫分布视周遭环境及寄主植物分布情形而定,族群分布一般主要分布于中海拔原始阔叶林.

天敌: 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鸟类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敌.

成长天数: 成虫寿命约为 2-3 个月.

伪装避敌: 成虫无明显避敌行为.

季节:本种一年一个世代,冬季以卵越冬,春季幼虫孵化成长之后,於夏季羽化,故每年只有夏季可以见到成虫活动.

其他生态行为: 成虫主要活动於寄主植物附近,有足够数量的寄主植物族群存在时,附近才会有本蝶种分布,成虫吸食壳斗科植物树液、花蜜。成虫羽化之后会於山区陵线附近活动,雄虫有领域行为,常可见成虫占据树冠层突出枝条,追逐驱赶其他经过之小型蝶类。

参考来源

  1. 小灰蝶科,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