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小说六讲

内容简介

◆从知青时代的农村生活到复旦大学的创意写作课堂互动,王安忆结合自身经验,以讲故事的方式带出阅读与写作的机要。

◆从儿童文学、类型小说到张爱玲和《红楼梦》,透过王安忆的叙述和拆解,不仅能拓宽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也能从中窥见作者的创作理念。

◆讲解深入浅出,例子生动丰富,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专业写作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与启发。

《小说六讲》整理自王安忆的六堂公开课讲稿。对写作的兴趣从什么地方源起?如何建设一个小说的世界?为什么要关注类型小说?怎样才称得上一本好小说?小说写作能不能教与学?作为小说家和教育者,王安忆在课堂上坦诚分享自己的经验,带领读者探寻小说与生活之间的通道,体验阅读与创作的乐趣。

王安忆了不起的是,几乎每年对自己都有拓展。我惊讶于她的生活积累能力,似乎有层出不穷、用之不竭的素材,它们变成小说娓娓道来,细节丰满、亲切。——朱伟

王安忆能非常娴熟地拆解小说的机理,包括时间空间、也包括小说中涉及的产业发展规律,并将之复述出来。在校园中,王安忆叙述自己的发现,也启迪学生去发现。这些发现,都为叙述提供了新的可能。——张怡微

作者简介

王安忆,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著有《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匿名》《考工记》《一把刀,千个字》等十余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散文、论著、剧作等数百万字的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原文摘录

在不断阅读和学习中,你会发现,在你非常投入、寄予很高理想的那个世界也是有谎言的。这是对我们提出的警告,警告我们,与虚假对立的不只是真实,还有诗。诗和真并列,当我们离开真实的时候,也许也与诗背道而驰了。 所以在写小说时,你要清楚你在建设一个怎样的文字世界。我庆幸我一生总能得到一些启迪,总有人或事引领我,让我走到相对正确的道路,不让我失足。大量混杂的阅读中,你其实很容易走上歧途;但另一方面,所有这些,不论错的和对的,具有一种自行调节的功能,纳入你经验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建立起明辨是非的可能性。生活中的缺陷使我情愿与自己的生活保持距离,远一点,书本就提供了这个机会。它们和我的生活可能没有一点相似,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有联系。总的来说,我就是特别需要一个和我实际度过的世界不一样的空间。我不是要藏身逃避其中,而是它让我对我现实的遭遇有抵抗力。 小说就是这么一种存在,它的存在是无法证实的,乌有之乡,可是不表示它不可相信。也许,它的存在就决定于你信不信,你信它就有了,你不信它就没有。如果用句话描述小说的存在,我想,它就是信的存在,它的存在建立在你的信任上,它是一个虚构的事实,它无法取代真实的生活,我们只能说它像不像,而不是有没有。小说最基本的材质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相当虚无的,它并不能直接地展现什么,而是间接地表达。它传达某一种信息给你,你必须通过你的想象,重新建立一个图像。你的图像和意图传递的很有可能完全是两码事。小说就是用这样不可靠的材质编织情节,这情节也是无中生有,它依想象发生、发展,然后结東。它不给予任何感官的消受,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它只可能影响精神,感染情绪,这也必须仰仗信任:信,它就存在;不信,就不存在。小说就是这样一种虚无的存在,材质是语言文字,结构是故事情节,受众是虔信的人们。

书评

接触这本书的源头是因为有位朋友推荐过王安忆的《小说家的十三堂课》,里面是根据作者在复旦大学课堂资料整理而成,有谈到小说的定义以及作家创作的第一篇作品的纯粹之处,后面详实地解读了几篇名著的塑造和心灵世界,因王安忆提到小说的神话世界而谈到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后续又去追看了纳博科夫,纳博科夫解读了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又追了原著重温了一遍《包法利夫人》,近期跟着狄更斯又看了一遍茨威格在《三大师》中对其精神世界的解读。


说了这么多,原意想表达的是阅读是一种追寻和回归的模式,可能是纳博科夫太犀利,茨威格太动情,现在再看这本王安忆的《小说与我》,对比起来,觉得王安忆温和多了。她很实诚,这本书起因也是一所学校的讲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她从事写作这条路的初衷和启蒙点,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问题,后辑又浅谈了一些小说的类型和创作的要点。看王安忆的文字特别亲切,仿佛身临其境,正坐在课堂中听她侃侃而谈,这本书的主诉是作者走上写作这条路的经历以及她为读者打开写作的大门,读罢觉得平易近人,也深感写作这条路,除了天赋,还要有专注和激情,一颗炽热的心。

在王安忆的类似于自传的创作动机中,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写作初期条件很艰难,自嘲为“69界”的学生因为突遇变故中断学业回到农村,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不幸运,但是她幸运地抓住了命运的一次次机遇。比如第一次出书过程,是因为她的一篇散文得到编辑的认可。从她的个人经历来看,如果单单羡慕她一次次及时地抓住机遇,倒不如说背后她的实力和付出。毕竟能写出被编辑赏识的文章,也是需要一些文字功底的。如果一个初期创作者想得到公众的认可,想顺利进入同类的圈子,该如何行动?王安忆的经历是参加全国性的写作比赛,她一次次的获奖也推动了她走向更远的地方。比如从农村回到城市中,进入《儿童时代》杂志社,她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琢磨了儿童文字该怎么写?虽然也获得一些成就,但是她在儿童文学这条创作之路上也有很多困惑,毕竟立意会很受局限。

于是,她又开始参加文学学习班,后面又去了美国学习一段时间,她的思维和视野开始拓宽,在释放情绪之余,寻找一种另一个空间带来的乐趣。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单纯的为了兴趣还是功利性的为了名利和荣誉?如何把自己的有限的生活经验无限扩展或者是从创作中割裂开来?除了阅读和观察,怎样把一个题材的立意堆砌得更牢固和扎实?这是作者的一种启发,首先人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眼界和生活经验,即便是一花一木,其实在真正的大师在一花一木之中都能发现它的世界。想到著名的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他笔下的向日葵、麦田、咖啡馆或者是星月,都是我们日常极其平常所见的景色,但是经他的手,却创造了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世界。这种技巧除了天赋、磨炼和观察以外,需要不断地寻找。由此想起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提到的:“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另一则,一旦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该怎么从创作中分裂开?要知道你不可能一味地写自己或者身边的事,除非你身上的经历比作品更有价值。这也是茨威格提到的精神世界的分裂。

看完王安忆的《小说与我》,可能是受到课堂讲义的限制,篇幅不长,后期的小说类型和引用典故也没有深入下去。相对来说,还是钟情她的复旦讲义《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但是这本薄薄的小书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在写作这条路上,要有持续不断的热情和专注力。艺术高于生活,艺术也来源于生活。小说的技巧和布局有很多,但是我们先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去阅读,去积累,去发掘,对生活要有一颗敏锐的心,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阅读是一种乐趣,写作也是一种愉悦感,除了快感之余,还要不断地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地成长。于小说是,于创作是,于生活,一样是。阅读和创作是一种追寻和回归模式,王安忆一开始觉得自己几年的农村生活枯燥无味,对于农村类的小说题材毫无创作激情。但是她后来发现素材就是在身边,这些触目所见的平常事物和景物,需要创作者去悉心点亮。万物皆有灵性,这个灵性就是一种悟性。把这种悟性和想象力转化为文字,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嬗变和分裂,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人人都能写小说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纵观全文,这本书的闪光点在于王安忆对于创作这条路上的思考,这种悟性的过程,很重要。怎么写?这样写行不行?还能怎么写?她能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让读者看到一位作家背后的朴实,当然唯一可惜的是,觉得看完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再深入挖掘下去,引用更多的名著或典故,应该会更有意思些。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