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小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雅·小宛》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追往思來,勸戒別人謹慎處世,小心做人。全詩六章,每章六句,內容跌宕起伏,情感沉鬱懇切,將懷念父母的思想感情卻或明或暗地貫穿於全詩中,語言生動,重點突出,組織嚴密,層次分明。
創作背景
《小雅·小宛》是一首父母離世後勸告兄弟小心避禍的詩歌。《毛詩序》說:「《小宛》,大夫刺幽王也。」《鄭箋》又訂正說:「亦當為厲王。」朱熹則認為「說者必欲為刺王之言,故其說穿鑿破,無理尤甚」(《詩集傳》)。他說這是一首「大夫遭時之亂,而兄弟相戒以免禍之詩」。而方玉潤認為「《小宛》,賢者自箴也」(《詩經原始》)。 從此詩所述的內容來看,作者可能是西周王朝的一個官吏。父母在世時,對他有良好的教育,家庭生活似乎還很富裕。可是父母去世之後,他的兄弟們違背了父母的教誨,一個個嗜酒如命、不務正業,致使家道衰敗,甚至連自己的孩子也都棄養了。作者恪守着父母的教誨,終日為國事或家事操勞奔波,力圖維繫着家門的傳統。但由於受到社會上各種邪惡勢力的威逼和迫害,已力不從心。他貧病交加,並連遭訴訟,所以憂傷滿懷,以至「惴惴小心」、「戰戰兢兢」地生活着,盼望有朝一日時來運轉,家道復興。在他「宜岸宜獄」之時,更是耿耿難眠、百感交集,既懷念死去的父母,又怨恨「壹醉日富」的兄弟,思前想後,感慨萬端,因而寫出了這首憂傷交織的抒情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反映了混亂、黑暗的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有其認識意義。全詩組織嚴密,層次分明。即使從語言的使用上來看,質樸而又整飭,在雅頌作品中是頗為別具一格的。 首章用鳴鳩起興。作者看見斑鳩在高高的天上來回飛翔,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想到自己卻充滿憂患,心裡無限憂傷,是對比的寫法。憂傷的原因,詩中沒有明說。作者是王室的一員,從下文看,此時王朝正充滿危機,若王室傾覆,他自己當然也難逃厄運;而且,從第五章看,作者還常常遭到迫害。正是自身的不幸遭際,使他想到自己的祖先,夜裡不能成眠。「有懷二人」,言作者追念周朝開國的君主,或說作者懷念自己的父母。 第二章緊承「我心憂傷」,寫感事傷時,暗寫幽王飲酒敗德,王室堪憂。寫的是醉酒,着眼的卻是政治,觀下文「天命」可知。雖然沒有點明所指,但可以肯定主要是針對幽王,因為只有他才與下文的「天命」和詩中所寫的政治情勢相合。商紂之亡,即與他作酒池肉林有關。周成王的叔父康叔封於殷的故鄉,因為殷民嗜酒,周公特別以成王之命戒之,作了《酒誥》,歷數縱酒之危害,並特別提到文王在西土時就常教諭部下勿多飲酒,要康叔牢記。此詩的用意亦在於此,上章的「念昔先人」,亦當包含文王的教諭在內。詩中將正直聰明的人同昏妄無知的人飲酒加以對比,對後者聚眾狂飲,濫醉失德,醜態百出,狂妄無禮,進行憤怒的鞭撻。作者警告說,如果一味縱酒失德,敗壞威儀,就必然遭到上天的厭棄。《酒誥》云:「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於殷,罔愛於殷,惟逸。」說紂王和群臣沈湎於酒,腥穢聞於上天,故天無愛於殷,使之滅亡,就是因為紂王只貪圖逸樂。此詩命意與此相同。以亡國警告,揭露是尖銳的,作者的心情也是沉痛的。王朝的前途如此,作為它的一員,作者不能不想自身今後的命運。由此引到他同兄弟的自勉上面。 第三章寫教子。前四句舉了兩事,庶民採摘田野里的大豆,蜾蠃負養螟蛉之子,是興,也是比,姚際恆稱為「雙起興」,構思極新奇,後一事尤其見出作者觀察的細緻。蜾蠃常產卵於螟蛾幼蟲體上,螫入毒汁,令其麻痹,然後把它背入樹洞中,蜾蠃幼蟲孵出後,即以這被麻痹的螟蛉為食糧,古人因誤以為蜾蠃養螟之子為己子。詩中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後來以螟蛉為養子的代稱,即源於此。螟蛉蜾蠃均為疊韻,四句的句式又兩兩對稱,富有唱嘆之致,深化了詩的思想感情。「教誨爾子」指作者兄弟兩人而言。教子以承祖德,以繼家業,是把希望寄托在後代身上,也有以幽王為戒之意。 第四章以脊令起興,寫兄弟二人起早睡晚,辛苦奔波。脊令在《詩經》中用來比喻兄弟,此詩而外,《小雅·常棣》也有「鶺鴒在原,兄弟急難」的詩句。朱熹釋「我日」四句說:「言當各務努力,不可暇逸取禍,恐不及相救䘏也;夙興夜寐,各求無辱於父母而已。」(《詩集傳》)三國魏徐幹在《中論》中特別引錄這四句說:「遷善不懈之謂也。」這些說法都是不錯的。教子和律己,寫出了身處亂世的人憂慮恐懼的心理狀態。、 第五章應與第二章合看,既是傷時,也是自傷。因為政治腐敗,致使國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桑扈鳥本來食肉,現在也相率到場圃上來啄食小米,喻民生困苦。貧病交加的人,無端被投進監獄。遭逢亂世,人人自危,都紛紛求人占卜,以求生路。姚際恆說:「持粟出卜,古人常事,近代以來,然後用銀錢也。《管子》曰,握粟而卜者屢中;《史記·日者傳》曰,卜而有不當,不見奪糈糧,皆可證。《集傳》謂言握粟以見貧窶之甚,此以後世說古,非也。」此章所寫既指眾人,也包括作者,畫出了當時哀鴻遍野,人心惶惶的景象。 末章寫畏禍心情,也兼作者和眾人而言。詩中連用三個比喻,聲調急促,文意一層緊逼一層,把人們的恐懼心情,寫得驚心駭目。「集於木」言好象扒在樹上,「如臨於谷」言好象站在崖邊,下臨萬丈深谷,都是講害怕墜落。「如履薄冰」言害怕陷沒在冰水中。《鄭箋》雲,這是寫「衰亂之世,賢人君子雖無罪猶恐懼」。此章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朝不保夕的驚恐神態。 此詩在內容和藝術表現方面,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兼用賦、比、興三體,將議論和抒情結合起來,而以抒情為主,有的章低回不已,有的章悲憤激烈,讀來非常感人。二是無論內容和表現形式,都富有變化。從內容講,從追念先人,到兄弟相戒,到憂懼時勢,有許多轉折。從形式講,不僅比興方面雙起興、全章都用比喻這樣的特別手法,就韻律言,除了通常的一章一韻之外,還有全章都以一字為韻的特別押韻法,更有第五、六兩章一三、二四、五六為韻的神妙變化。另外,疊韻、疊字的運用,也很突出。末章六句中連用四對疊字,第五句全用疊字組成。這些都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此詩之辭,最為明白,而意極懇至。」 明代錢澄之《田間詩學》:「上二句刺貪,言非貪者而盡食矣;下二句刺酷,言不宜虐者而偏虐矣。」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首章欲承先志,次章慨世多嗜酒失儀,三教子,四勗弟,五、六則卜善自警,無非座右銘。」[1]
作品原文
小雅①·小宛 宛彼鳴鳩②,翰飛戾天③。我心憂傷,念昔先人④。明發不寐⑤,有懷二人⑥。 人之齊聖⑦,飲酒溫克⑧。彼昏不知⑨,壹醉日富⑩。各敬爾儀⑪,天命不又⑫。 中原有菽⑬,庶民采之⑭。螟蛉有子⑮,蜾蠃負之⑯。教誨爾子⑰,式榖似之⑱。 題彼脊令⑲,載飛載鳴⑳。我日斯邁㉑,而月斯征㉒。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㉓。 交交桑扈㉔,率場啄粟㉕。哀我填寡㉖,宜岸宜獄㉗。握粟出卜㉘,自何能榖㉙? 溫溫恭人㉚,如集於木㉛。惴惴小心㉜,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②宛:小的樣子。鳩(jiū):鳥名,似山鵲而小,短尾,俗名斑鳩。 ③翰飛:高飛。翰,振翅飛翔。戾(lì)天:猶說「摩天」。戾,至,到達。 ④先人:死去的祖先。 ⑤明發:天亮。一說醒。 ⑥有:同「又」。二人:即前文之「先人」,指周室祖先中兩個特別傑出的人。一說指父母。《毛傳》認為指周文王、周武王。 ⑦齊聖:極其聰明智慧的人。 ⑧溫克:善於克制自己以保持溫和、恭敬的儀態。溫,通「蘊」。 ⑨昏:愚昧。不知:愚昧無知的人。 ⑩壹醉:每飲必醉。富:盛、甚。 ⑪敬:通「儆」,警戒,戒慎。儀:威儀。 ⑫又:通「佑」,保佑。 ⑬中原:即原中,田野之中。菽(shū):大豆。這裡指豆葉。 ⑭庶民:民眾。 ⑮螟(míng)蛉(líng):螟蛾的幼蟲。 ⑯蜾(guǒ)蠃(luǒ):一種黑色的細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養育其幼蟲,古人誤以為是代螟蛾哺養幼蟲,故稱養子為螟蛉義子。負:背。 ⑰爾:你,你們,此指作者的兄弟。 ⑱式:句首語氣詞。榖(gǔ):善。似:借作「嗣」,繼承。 ⑲題(dì):通「睇」,看。脊令:鳥名,通作「鶺鴒」,形似小雞,常在水邊捕食昆蟲。 ⑳載(zài):則,且。 ㉑斯:乃、則。邁:遠行,行役。 ㉒而:通「爾」,你,作者稱他的兄弟。征:遠行。 ㉓忝(tiǎn):辱沒。所生:指父母。 ㉔交交:鳥鳴聲。一說是往來翻飛的樣子。桑扈(hù):鳥名,似鴿而小,青色,頸有花紋,俗名青雀。 ㉕率:循,沿着。場:打穀場。 ㉖填:通「瘨」,病。一說通「殄」。寡:貧。 ㉗宜:猶「乃」。岸:訴訟。《毛傳》:「岸,訟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謂與「犴」通,犴,獄也。 ㉘粟:占卜時名義上是給神(其實是巫師享用)的糯米。 ㉙榖:善,吉,好結果。 ㉚溫溫:柔和的樣子。恭人:謙遜謹慎的人。 ㉛如集於木:像鳥之集於樹木,懼怕墜落。 ㉜惴(zhuì)惴:恐懼而警戒的樣子。
白話譯文 那個小小斑鳩鳥,展翅高飛在雲天。憂傷充滿我內心,懷念已故我祖先。直到天明沒入睡,又把父母來思念。 聰明智慧那種人,飲酒也能見沉穩。可是那些糊塗蛋,每飲必醉日日甚。請各自重慎舉止,天恩不會再降臨。 田野長滿大豆苗,眾人一起去採摘。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會把它背來。你們有兒我教育,繼承祖先好風采。 看那小小鶺鴒鳥,邊翻飛呀邊歡鳴。天天在外我奔波,月月在外我遠行。起早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啼叫青雀鳥,沿着穀場啄小米。自憐貧病更無依,連遇訴訟真可氣。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時能吉利? 溫和恭謹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樹上。擔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臨深谷旁。心驚膽戰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