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飲木樨花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飲木樨花下》作者:南宋抗金名臣鄭剛中。
《金華文統》卷第一鄭剛中條:「仕宋數論事得大體,宣撫蜀西,人稱如宗忠簡在北,後見惡秦檜貶死。」紹興九年(1139),鄭剛中曾作為宣諭司參謀官參與考察川陝,他看到了作為南宋西南關隘的川陝一帶因長年戰亂而民生凋弊,作為南宋西部戰場的主要陣地,大散關、仙人關、和尚原等戰略要地的得失是南宋安全之所系,鄭剛中提出的建議是:選賢能者治川陝,修關塞,改善民生,在前線形成有機通暢的防衛。與當年宗澤治理洛陽、開封的北線謀略如出一轍。鄭剛中是治世之能臣,也是文士成功戍邊的傑出代表,同時,鄭剛中一生著作等身,他的詩文也非常著名[1]。
“ |
東山有佳處,修竹臨滄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後叢菊。先作寓蕾黃。 置之婆娑杪,金釘澹熒煌。 或雲仙人醉,披披綠羅裳。 隨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來便酌酒,是否地能詳。 但怪秋山老,猶有幽意長。 哦詩未得詩,已照明月光。 樂哉徑酩酊,知在夫何鄉。 豈非化蝴蝶,以夢棲其旁。 明朝整冠坐,開卷書亦香。 |
” |
— [南宋]鄭剛中 |
文學作品
鄭剛中是金華歷史上唯一一個探花,他不僅為官頗有政績,是抗金名臣,還留下了很多詩文著作,如《北山集》《周易窺余》《經史專音》《論語解》《孟子解》等,且都被選入四庫全書,可謂著述等身,也是金華歷代名人中著作選入四庫全書最多的一個。鄭剛中詩存680首,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鄭世成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存世,及《金華叢書》《兩宋名賢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書籍中散見。
《周易窺余》綜合了古代很多易學研究典籍之精華,是金華唯一一本易學經典,在海內外影響很大,是台灣香港一些名牌大學研究生的必讀書目。據悉,《周易窺余》原書已佚,清乾隆年間所編《四庫全書》,乃據明代《永樂大典[2]》所輯珍本將該書編入。
在《周易窺余·自序》中,鄭剛中說:「近世程頤正叔嘗為《易傳》,朱震子發又為《集傳》。二書頗相彌縫於象義之間,其於發古今之奧為有功焉。但《易》之道廣大變通,諸家不能以一辭盡。有可窺之餘,吾則兼而取之。」所以,《周易窺余》着筆注重於闡釋《周易》卦爻之象,博採漢以後荀爽、虞翻、王弼、干寶、李鼎祚等20餘家之說,參互考稽,解說間頗有新意,亦言於易理。
視頻
小飲木樨花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鄭剛中,金華市人民政府
- ↑ 歷史上著名的《永樂大典》,到底有沒有流傳下來?,趣歷史,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