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鱼眼草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小鱼眼草

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1]DichrocephalabenthamiiC.B.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chrysanthemifolia(Blume)DC.的全草。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西部。生于山坡与山谷草地、河岸、溪旁、路旁或田边荒地。海拔1350-3200米。印度也有分布。药用消炎止泻,治小儿消化不良

  • 中文学名: 小鱼眼草
  • 学名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纲: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目:桔梗目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亚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属:鱼眼草属 Dichrocephala
  • 种: 小鱼眼草

别名

云南又叫小馒头草、蛆头草、地胡椒;贵州又名翳子草、地细辛

来源

小鱼眼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用于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感冒高烧,肺炎,痢疾,疟疾,牙痛,夜盲症;外用治疮疡,蛇咬伤,皮炎,湿疹,子宫脱垂,脱肛[2]

用法用量

2~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形态特征

植株一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少有仅高6厘米的,近直立或铺散。

:茎单生或簇生,通常粗壮,少有纤细的,常自基部长出多数密集的匍匐斜升的茎而无明显的主茎,或明显假轴分枝而主茎扭曲不显著,或有明显的主茎而基部径约4毫米。整个茎枝被白色长或短柔毛,上部及接花序处的毛常稠密而开展,有时中下部稀毛或脱毛。

:叶倒卵形、长倒卵形,匙形或长圆形。中部茎叶长3-6厘米,宽1.5-3厘米,羽裂或大头羽裂,侧裂片1-3对,向下渐收窄,基部扩大,耳状抱茎。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叶渐小,匙形或宽匙形,边缘深圆锯齿。有时植株全部叶较小,匙形,长2-2.5厘米,宽约1厘米。全部叶两面被白色疏或密短毛,有时脱毛或几无毛。

:头状花序小,扁球形,径约5毫米,生枝端,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和枝端排成疏松或紧密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稍粗,被尘状微柔毛或几无毛。总苞片1-2层,长圆形,稍不等长,长约1毫米,边缘锯齿状微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顶端平。外围雌花多层,白色,花冠卵形或坛形,基部膨大,上端收窄,长0.6-0.7毫米,顶端2-3个微齿。中央两性花少数,黄绿色,花冠管状,长0.8-0.9毫米,管部短,狭细,檐部长钟状,有4-5裂齿。

:瘦果压扁,光滑倒披针形,边缘脉状加厚。无冠毛,或两性花瘦果的顶端有1-2个细毛状冠毛。花果期全年[3]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与山谷草地、河岸、溪旁、路旁或田边荒地。海拔1350-3200米。印度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西部

参考资料

  1. 小鱼眼草,360个人图书馆,2019-01-19
  2. 小鱼眼草的功能主治,家庭医生在线
  3. 小鱼眼草的形态特征,在线中草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