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巴蒂斯·卡密爾·柯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尚-巴蒂斯·卡密爾·柯洛 (英語: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出生於巴黎,是一個布料商人和小帽匠的兒子。在Collégede Rouen大學接受教育。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

柯洛在26歲時獲得了財務上的支援,專心於繪畫。

他首先與景觀美化家阿奇里·埃特納·米哈隆(Achille Etna Michallon)學習,後與讓·維克托·貝爾汀(約1767年至1842年),他們都是皮埃爾·亨利·德·瓦朗謝訥的兩位學生。

實地寫生的畫家

柯洛是法國的風景畫及肖像畫家。早年受業於米謝隆]和柏坦等兩位古典畫風的風景畫家。

1825 年經由瑞士前往義大利,在該地停留了兩年。經由實地寫生的方式,他發展了個人敏銳的手法,即以色調的明度甚於色彩或描繪的方式,來處理光線、形式和距離。不過,從展出的作品來看,他也並未到達完全放棄傳統和古典和宗教主題的地步。

1827年到 1834年間,他旅遊法國境內各地。並將他的第一批畫作送到巴黎沙龍:納爾尼(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渥太華)和羅曼·坎帕尼亞(蘇黎世,藝術館)是他旅遊各地的風景畫。

1834年至 1843年,曾有數月時間返回義大利,他的旅遊所見,都記在素描或速寫中,這些全是些小品之作,手法自由,最顯著的是色調的明度正確和色彩鮮麗。[1]

1850年代,他開始建立起自己的聲譽。那也是他的風格變得更柔和,色彩更加接近大自然時期。在他後期的工作室風景中,通常到處都是沐浴者,酒杯和寓言人物,他採用了少量的色彩,通常使用柔和的灰色和藍綠色,並且在人物服裝上限定了斑點。

地形細節受到壓抑,有利於情緒和氣氛,尤其是在他的“紀念品”中,這些紀念品是基於對真實風景的記憶。這些作品的流行加上柯洛Corot鼓勵年輕藝術家複製他的照片(然後由他簽名),無論是作為學習練習還是用於製作待售作品,都造成了許多偽造和模仿,以及歸因困難。

1854年,他前往荷蘭和比利時旅行;他定期訪問瑞士。

1855年,在世界博覽會上,柯洛展示了他的六幅畫作,並獲得了金牌。他對包括印象派畫家在內的19世紀後期的山水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他對山水的描繪中。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尤其是在收藏家中,他後期作品的受歡迎程度使他對早期研究的欣賞黯然失色。

1862年,再在倫敦。在這些旅行中,柯洛(Corot)露天繪畫,並用圖紙填滿了許多筆記本。他的早期油畫素描(例如在意大利繪畫的素描)清晰明確,新鮮,使用的筆觸色彩鮮豔。在冬季的幾個月裡,他在攝影棚里工作,準備發往沙龍的雄心勃勃的神話和宗教風景。1835年在沙龍展出的《荒野中的夏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他早期作品的特徵,並且像他的露天研究一樣,其特徵是學術繪畫的鮮明形式和色彩。

人物生平

1850年代初期,政府及大眾的嗜好已經改變,大概就在此時,他在幾次個展中發展出一種絨毛般柔和的詩意作風,迥異於過去速寫中表現直接而深刻的觀察;這種慵倦的,以柔軟、灰綠調處理景物、林木的手法,變得大為風行,並使他成為眾所周知的遺作最豐的畫家。

作品介紹

  • 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 在羅浮宮展覽

參考來源

  1. 柯洛:世界百大畫家24  ]. Pchome. 2013-06-18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