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尹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尹鸿

尹鸿(1961年– ),生于重庆合川。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研究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网络文艺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和编剧委员会指导委员[1]

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重要奖项评委。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著有《通变之途: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百年跨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新中国电影史》等20多种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过近300篇文化和文艺评论。

先后在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任教。曾为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等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2]

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担任多家媒体顾问,参与过数百部集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策划。兼任《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英国)《传播与社会研究学刊》(香港)等学术刊物编委[3]中央电视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江苏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顾问。

媒体应该客观理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媒体本身应该客观理性,维护社会的基本伦理,不该夸大助长人性的丑恶。应该在体制上改革,改变媒体结构,有效减少媒体间恶性竞争。

河北某影视频道播出的《我给儿子当孙子》,被证实是虚构编造的故事。全中国有100多个类似栏目,为提高收视率,出现猎奇、窥视、媚俗等倾向,并随意编造一些“真人真事”节目内容。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表示,媒体需要告知公众,节目内容是否虚构,不能混淆视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媒体的功能非常复杂,当然首先是应该帮助公众认识社会,尽可能的客观的认识社会,所以我们讲文化和文明,它一定建立在一个理性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通常说媒介要有一定的伦理要求和规制。” 对于中国媒体不择手段追求高收视率,尹鸿认为,媒体要维护社会的基本伦理,不能放大人性的丑恶,助长人性的丑恶。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媒体的竞体压力,它一定还会有各种各样子的方式来冲击媒介伦理隐私底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减少媒体的恶性竞争,通过媒体结构的改变,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减少导致媒体的过度同质、过度竞争,可能从体制、机制上做一些改革。[4]



视频

清华教授尹鸿:美国奈飞公司或将成为下一个“迪士尼”
清华教授尹鸿:为什么传染病频频出现在灾难片中?



参考资料

  1. 尹鸿. 爱思想网
  2. 尹鸿. 人 民 网
  3. 尹鸿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 中国媒体为提高收视率节目造假. 2011-10-03. 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