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尼古拉三世

教宗尼古拉三世(Nicolaus PP. III,约1210年或1220年—1280年8月22日),本名Giovanni Gaetano Orsini,于1277年11月25日—1280年8月22日岀任教宗。意大利人,原名乔万尼·盖塔诺·奥西尼,继约翰二十一世登上宗座。他出生于意大利奥西尼家族。

教宗
尼古拉三世
Nicolaus PP. III
尼古拉三世1.jpg
就任 1277年11月25日
卸任 1280年8月22日
前任 若望二十一世
繼任 马丁四世
個人資料
本名 Giovanni Gaetano Orsini
出生 约1210年或1220年
教宗国罗马
逝世 1280年8月22日
意大利维泰博

目录

生平事迹

内政

在位期间,尽力抬高本家族的地位,使他们在教会出处理大政方针和日常事务时发挥重大影响。

尼古拉三世对教会事务和政治事务方面的种种问题都抱有比较现实的态度。起初方剂各会内部在如何解释教士安贫问题上发生争持,分裂成置产派和灵修派,有些主张修会应随时代进展而改变会规,不要在乞食,也有主张严守原定会规,双方各执己见,互相指责。1279年尼古拉三世发布谕令,促使纠纷暂时缓和。

尼古拉三世继续奉行教皇格列高利十世遏制西西里国安茹查理一世的政策,免去了查理的托斯坎尼主教和罗马元老院议员的职务。经尼古拉三世积极活动,促使德意志国王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承认罗马尼阿省属于教廷所有,以后该省并入教皇国。

尼古拉三世也承认枢机主教不仅宗教领袖,还都各自代表一种政治势力。1279年阿维尼翁宗教会议通令,任何政府官员如逮住神职人员,拒不引渡给宗教法庭,教会即将该官员革除教籍。教会法庭尽力扩展权利,以致政府法庭只能审理少数民事案件。[1]

尼古拉三世在位时,对罗马梵蒂冈教皇宫的建设十分重视,今日所见教皇宫中许多建筑都始建于此时。死后马丁四世即位。[2]

外交

尼古拉三世力求在德意志鲁道夫和西西里安茹的查理间保持均势。查理一世进犯意大利,得到佛罗伦萨当权派的支持。1279年,尼古拉三世派遣侄儿枢机主教马勒布兰卡到佛罗伦萨进行活动,造成佛罗伦萨政府改组,抑制亲查理的势力的发展。

在尼古拉三世的努力撮合下,1280年德意志和法兰西签订一项条约,哈布斯堡王朝宣布和安茹王朝争夺西西里的斗争结束。

扩展教会权力

公元1279年阿维尼翁(Avignon)宗教会议,尼各老三世教宗颁发谕令,要求政府官员如逮住神职人员,应引渡给宗教法庭,如拒绝引渡者教会则将该官员革除教籍。这样教会法庭权力扩大,政府法庭权力则缩小。

尼各老三世教宗,对梵蒂冈教宗宫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今日所见教宗宫中许多建筑都始建于尼各老时代。[3]

在位时间

尼各老三世教宗于公元1277年11月25日至1280年8月23日在位,任期不到三年,却为教会作出巨大贡献。[4]

主要成就

1、扩大教会的影响力。

2、制订司铎日课。

3、公元公元1279年,颁布谕令化解方济各会的矛盾。

4、公元1280年促进德意志和法兰西签订和平条约。

5、让枢机主教有自己的政治空间。

6、重视梵蒂冈教宗宫的建设。[5]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