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尼地鄉 |
中文名 :尼地鄉 所屬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 |
尼地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地處昭覺縣西部,東鄰灑拉地坡鄉和解放鄉,南接碗廠鄉和解放鄉,西倚普詩鄉,北靠喜德縣額尼鄉和洛哈鎮,區域面積76.4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3190人。 1956年,設尼地鄉,屬喜德縣。1972年2月,鄉改公社。1985年,公社改鄉。1992年,併入解放鄉。1994年,析置尼地鄉。截至2020年6月,尼地鄉下轄3個行政村。 2021年1月,撤銷尼地鄉。 2019年,尼地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尼地鄉地處昭覺縣西部,東鄰灑拉地坡鄉和解放鄉,南接碗廠鄉和解放鄉,西倚普詩鄉,北靠喜德縣額尼鄉和洛哈鎮, 區域面積76.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尼地鄉境內最高點位於馬古火普,海拔3637米;最低點位於窪里洛村,海拔3000米。
氣候
尼地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其特點是春季短暫風大、夏季暖和濕潤、秋季涼爽多梅雨、冬季寒冷多雪而漫長。多年平均氣溫8.6℃。1~3月平均氣溫-12.5℃,極端最低氣溫-41℃(1963年2月15日~3月29日);7~8月平均氣溫18.2℃,極端最高氣溫21℃(1991年7月)。平均氣溫較差12.5℃,生長期年平均150天,無霜期年平均60天,最長90天,最短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90小時,年總輻射9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180天(一般為5~10月)。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
水文
馬祖小河從馬姑梁子發源,由北向南,境內河道全長5.1千米;宜坡署覺河發源於洛馬阿木拖山脈,由南向北注入喜德縣,境內河道全長15.6千米。
自然災害
尼地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平均3年2遇,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76年6月23日,降雹時間斷斷續續2小時,涉及境內宜坡署覺、署覺窪五和窪你洛3個村,農作物受災面積達9869畝,直接經濟損失達52萬元。
人口
2011年末,尼地鄉轄區總人口2380人。總人口中,男性1308人,占55%;女性1072人,占45%;14歲以下305人,占12.8%;15~64歲1471人,占61.8%;65歲以上604人,占25.4%。人口均為彝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8‰,人口死亡率1.68‰,人口自然增長率10.5‰。 截至2019年末,尼地鄉戶籍人口319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尼地鄉財政總收入121萬元,比上年增長2%。 2019年,尼地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尼地鄉有農業耕地面積3199畝,全部為旱地。2011年,農業總產值1236.5萬元,比上年增長6%。糧食作物以苦蕎麥、馬鈴薯、燕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75噸,其中蕎麥19噸,燕麥3噸,馬鈴薯1153噸。畜牧業以飼養羊、牛、馬、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300頭,年末存欄3047頭;牛飼養量1823頭,年末存欄995頭;馬飼養量435匹,年末存欄415匹;家禽飼養量2.9萬羽,年末存欄1.3萬羽。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尼地鄉有小學1所,在校生187人,專任教師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尼地鄉有農家書屋1個,藏書1547冊,各類光碟89張。 2011年末,尼地鄉有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9%。 2011年末,尼地鄉有「村村通」廣播電視用戶68戶,覆蓋率68.4%。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尼地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4張,專業衛生人員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29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尼地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5戶,人數705人,支出42.3萬元,月人均50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0%。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