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叶越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尾叶越橘,中药名。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尾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 urophyllum Rehd. et Wils.的全株。植物尾叶越橘,分布于我国西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
- 中文学名: 尾叶越橘
- 别 称: 大透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杜鹃花目
- 科: 杜鹃花科
- 属: 越桔属
- 种: 尾叶越橘
- 分布区域: 我国西南等地
- 采收时间: 全年
- 贮 藏: 晒干置于干燥通风处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稀攀援灌木,高1-4米,偶成乔木,高3-4(-17)米,通常地生,稀附生;幼枝、叶柄及叶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叶片革质或厚革质,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5-13厘米,宽(2-)2.5-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尾尖部分可达3厘米,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表面无毛,背面散生贴伏的具腺短毛,侧脉3-4对,自叶片下部向上斜升,连同中脉在两面突起;叶柄长5-7毫米,通常无毛,有时密被短柔毛。花序腋生,总状,多花,长3-6厘米,无毛;苞片卵形,长7-10毫米,早落;花梗长5-8毫米,稍粗壮;萼筒无毛,萼齿三角形,长1毫米许;花冠淡绿带紫红色或淡红色,宽钟状,长约6毫米,裂片三角形,开展或上部反折,外面无毛,内面被疏柔毛;雄蕊鲜黄色,与花冠近等长,花丝扁平,长约1毫米,疏生短柔毛,药室背部有开展的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倍。浆果球形,直径4-12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9-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杂木林下、石灰岩山坡常绿林中及山坡灌丛中,有时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海拔1400-3100米。
入药部位
全株。
性味
味微苦,性微温。
功效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1]
主治
风湿关节痛。
用法用量
内服: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
药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
2、强化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小板的黏滞性,预防血凝的产生。
炮制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性状:药材多卷折,枝条有棱,被毛。叶片革质常皱缩反卷,展平后呈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长尾尖,中脉和叶柄略被毛。花皱缩成团,花冠展开后呈卵状坛形,浅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