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居鲁士文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居鲁士文书
图片来自民报

居鲁士文书(又译居鲁士圆柱居鲁士铭筒Template:Lang-fa)是古代的一个泥制圆筒,现已破裂为几件碎片,以居鲁士大帝的名义由古代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所写成[1],在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遗迹中出土,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它写成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的开国君主居鲁士占领了巴比伦城,灭亡了曾经在现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叱吒一时的新巴比伦帝国。占领这座拥有古代西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文明古城后,居鲁士宣布将末代巴比伦王从各处帝国搜刮来的神像物归原处,并修复那些被他摧毁的地方神庙。新巴比伦帝国将许多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包括巴勒斯坦犹太人,都抓到首都巴比伦来看管,防止他们在地方上作乱(即“巴比伦之囚”)。居鲁士同时也解放了这些人,允许他们回归故土。这件泥巴做的筒子上,就记载居鲁士在巴比伦做的上述诸事。[2]

因此,圣经学者一般认为居鲁士文书是居鲁士大帝在巴比伦之囚后让犹太人重返应许之地政策的证据。居鲁士圆柱亦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人权宣言[3],尽管此看法被大英博物馆与部份西亚古代史学者所否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篇人权宣言

公元前539年波斯皇帝居鲁士刻在一个圆筒上面的铭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篇人权宣言。这个圆筒是以陶土制作的,称为居鲁士圆筒(Cyrus Cylinder),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联合国总部二楼展示著复制品,并把铭文翻译为六种文字。铭文内容呼应《世界人权宣言》前四条揭橥的理想。圆筒长22.5公分,最宽处直径为10公分。

居鲁士大帝乃是古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Achaemenid Empire, 550–330 BC)的皇帝。公元前539年他征服巴比伦帝国,和平进入首都巴比伦城。他释放所有奴隶犹太人,宣布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确认每个种族享有平等地位。从人权发展角度衡量,这都是独特的。他把这些命令以楔形文字记录在圆筒上。

居鲁士圆筒的铭文共有45行,使用阿卡德楔形文字(Akkadian cuneiform script)镌刻。前35行刻在甲段,后10行刻在乙段。有些部分损坏严重,文字无法辨识。圆筒铭文应该是在公元前539年到530年居鲁士去世之间镌刻完成。

居鲁士圆筒的铭文共有45行,大致可以分为六节:

(一)第1-19行:斥责巴比伦帝国末代君王纳波尼督斯(Nabonidus),指控他亵渎众神庙宇,强制人民劳动。马督克神寻找一位正直君王,召唤居鲁士,携著他的手进入巴比伦城,高声宣布他是新君王;  [

(二)第20-22行:居鲁士宣布他自己的冗长头衔与家世。他的头衔是“波斯国王、雅利安·伐尔塔国王、安善国王、米底国王、巴比伦国王、苏美尔和阿卡德国王、四方之王”;

(三)第22-34行:居鲁士宣布重建巴比伦城的政策。他自表征服巴比伦帝国后的虔敬行为,恢复巴比伦城与其他信奉马督克神的城市的和平,使其居民摆脱桎梏。他为居民重建倾颓的住宅,消除主要民怨。他修葺他征服的城市里的神庙,恢复它们的崇拜仪式。他归还前王纳波尼督斯强制带到巴比伦的宗教圣物,并且释放俘虏(包含犹太人);


(四)第34-35行:为居鲁士与其子甘比西士向马督克神祷告,祈求国泰民安:

(五)第36-37行:居鲁士宣布让人民和平生活,取消奴隶,宗教宽容,并且提高向神明献祭的供物;

(六)第38-45行:详述居鲁士大兴土木、重建巴比伦城的政策之细节。[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