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屠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屠倬
    屠倬
    出生 1781年
    逝世 1828年
    国籍 中国
    籍贯 浙江杭州
    民族
    年代
    研究领域
    篆刻、山水画

    个人简介

    屠倬[1](1781~1828)清代官员,诗人,画家,篆刻家.字孟昭,号琴坞晚号浅园,浙江塘(今杭州)人.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任江苏仪徵县令。以纺织之具教民,颇得民心.因当地无桑树,从吴兴购得1.2万株,作《种桑诗》,劝民种植;还买棉花籽给民播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定关税,设官渡,审理大案公正清明,政绩显著。道光元年(1821)擢为江西袁州府知府,不久改九江府,后因病辞归。

    造诣

    屠倬[2] [3]从小勤奋刻苦,好学能诗,诗格伉爽洒脱,与郭麘、查揆齐名。又旁通书画、金石、篆刻,造诣无不精深。篆、楷、隶、行,都有绝妙之誉。山水画风沉郁秀浑,兰竹、花卉亦佳。有《是程堂诗文集》传世。

    山水画

    屠倬善画山水远宗董源,米芾,近师奚冈.意境开拓,笔墨苍润,有融浑秀逸之气.兼工花卉兰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篆刻宗陈鸿寿,用单刀刻边款,得自然浑仆之趣.传世作品有嘉庆七年作《萧寥溪烟图》轴.十七年作《墨竹图》轴,均图於《金石家书画一集》;二十四年作《墨梅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亦工诗,著有《是程堂集》

    篆刻

    屠倬的篆刻,启蒙于奚冈,后专宗陈曼生。他追摹陈鸿寿潇洒秀逸的风格,虽险劲不及,但苍浑过之;朱文布局灵活,善应变;印款用丁敬之法,有拙朴之味。其存世作品甚少,但艺术境界很高。屠倬无疑是浙派印人中的佼佼者,曾名噪一时。 据报料显示,屠倬存世之印章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团云书屋藏印谱》四十七方;还散见于《杭群印辑》、《传朴堂藏印菁华》、《丁丑劫馀印存》、《乐只室印谱》、日本二玄社编的《中国篆刻丛刊》、《明清篆刻流派印谱》等印章数十方。屠倬存世印谱大多是他二三十岁左右作品。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是浙派印人的杰出代表。“西泠八家”之说的广泛传播,当缘于西泠八家印谱的流布。浙派兴于乾隆年间的丁敬,他用特有的细切刀仿刻汉印,神气朴拙古峻,一时印人竞相仿效,蔚成风气。但当时并无“浙派”之说。到嘉庆十三年(1808),也就是屠倬考中进士的那一年,杭州人何元锡、何澍父子首辑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人印为《西泠四家印谱》,于是,丁、蒋、黄、奚成了开创浙派印学的早期代表。当时四人皆已下世,且何氏父子选辑印谱有一原则:只录杭州本地人(当时非钱塘则仁和)的作品,外籍印人,包括丁敬的入室弟子张燕昌,是浙江海盐人;丁敬的热情的崇拜者董洵为浙江绍兴人,他们都未能排入西泠印人之列。后来,西泠四家发展为西泠六家、西泠八家,都是以地道的杭州人为限。在篆刻史上,一般是以《西泠八家印谱》中的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称之为“西泠八家”。

    • 屠倬大概也因为是浙江诸暨人,虽然居于钱塘,他的作品也没有收入《西泠八家印谱》;再者,屠倬较早进入仕途,中年以后就很少刻印,年寿又不高,所以在“西泠八家”中的位置也被比他小二三十岁、刻印风格又颇与浙派有别的钱松所取代了。
    • 近人马光楣于1927年作《三续三十五举》,其十二举云:“有清中叶,西泠八家屈起,力摹前规,秦汉制度重为大振。若丁龙泓之朴拙,蒋山堂之美茂,奚铁生之古趣,黄小松之丰姿,陈秋堂之純粹,陈曼生之潇洒,屠琴邬之秀逸,赵次闲之峻雅,皆登峰造极,迈轶元明,直入汉人堂奥矣。”马光楣《三续三十五举》中所列的“西泠八家”,有屠倬而没有钱松,当是民国年间仍在流行的另—种版本,当然,这也是马光楣认为更合适一些的说法。

    人物评价

    生活于清代乾嘉之际的屠倬,是一位仁政入世留清誉的好官,一位诗书画印无不精绝的“全能型”人才。正如林则徐挽联评述他:病榻恩来,叹息膏肓难再起;潜园人去,留传诗画定千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