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煎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東煎餅,漢族特色麵食。源於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臨沂、泰安、棗莊、濟寧等地區,屬魯菜系特色谷。有諸葛亮或孟姜女發明多種傳說。山東煎餅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齡特地為它創作《煎餅賦》,可見對煎餅感情之深。煎餅的起源已經無法查證,但是最早能追溯到東晉時期。從歷史發展到現在煎餅也主要分為以沂蒙山煎餅和泰山附近煎餅兩種叫法為主。[1]
山東煎餅的來歷
傳說煎餅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兵微將寡,常被曹兵追殺,一次被圍在沂河、湅河之間,鍋灶盡失,而將士飢餓睏乏,又不能造飯,諸葛亮便讓伙夫以水和玉米面(應該為其他穀類,三國時期玉米還未從美洲引入中國)為漿,將金(銅鑼)置火上,用木棍將米漿攤平,煎出香噴噴的薄餅,將士食後士氣大振,殺出重圍,當地人也習得此法做食,但銅鑼昂貴,且易開裂,人們便以鐵製成鑼狀的煎餅烙。從此煎餅在沂蒙乃至山東大地上流傳至今。
現代煎餅製作方法的創製年代難以考證,但「煎餅」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
1967年泰安市省莊鎮東羊樓村發現了明代萬曆年間「分家契約」,其中載有「鏊子一盤,煎餅二十三斤」。由於「鏊子」的出現,可以確知,最遲在明代萬曆年間,現代煎餅的製作方法就已經存在。山東煎餅最初源於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可知煎餅那時已是泰安民間的主食。傳說唐末黃巢起義軍在泰山駐紮,當地百姓曾以煎餅相送。現在煎餅已經是魯南、魯西南等地最普遍、最具特色的食物了。
清代蒲松齡《煎餅賦》:「溲含米豆,磨如膠餳,扒須兩歧之勢,鏊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經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蟻行,黃白忽變,斯須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熱鐺,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於俄頃,圓於望月,大如銅錚,薄似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若易之以莜屑,則如秋練之輝騰;雜之以蜀黍,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蒸……或拭鵝脂,或假豚膏,三五重疊,炙烤 。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遠飄。」可見魯中地區在清初製作各類煎餅已相當普及,煎餅的製作已具備相當的技術。 [2]
食材用料
黃豆面:小米麵:中筋麵粉1:1:1
花椒幾粒,小茴香一小撮。鹽適量
山東煎餅的做法
- 豆面,白面加水調成如圖稠度,不要太稀。
- 不粘鍋焙一下花椒,小茴香。如圖變色後擀麵杖弄成粉狀。
- 麵糊里加入鹽,十三香,備好的小茴香,靜置20分鐘。
- 鏊子一定要燒熱,水滴,滴入馬上蒸發的狀態。弄一勺麵糊放在鏊子上,用推板馬上推開,攤成圓形,十幾秒就可以成熟啦![3]
營養價值
山東煎餅作為當地人的主食之一,那麼它的營養價值肯定也是值得讓人稱讚的。如果你對山東煎餅的營養價值只是略知一二,那麼趕緊來看看下文給你帶來的驚喜。
- 山東煎餅可以為人體補充各種所需的營養物質,雜糧煎餅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粗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鈣、磷、鐵、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
- 山東煎餅中的纖維素可以促進大腸蠕動,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幫助消化排毒,達到養顏的效果,還可以中和人體內的酸鹼度。
- 山東煎餅的硬度和韌性都高於其他的麵包類食品,經常食用可以增強牙齒的咀嚼能力,有益於牙齒健康。
- 吃煎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咀嚼,可以鍛煉到我們的臉部肌肉,促進臉部的血液循環和神經運動,有利於延緩衰老和保持健康。
- 山東煎餅還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預防糖尿病的病發和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病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