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山东省最大的农业专门研究机构——山东省农科院。主要从事苹果、梨、桃、杏、李、樱桃、石榴、山楂、板栗[1]、核桃、枣、猕猴桃、葡萄、草莓等果树的研究与推广开发工作。研究所在果树育种、国外果树引种、果树生物技术、低成本高效挂机自动冷库、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显着成绩。在山东果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生在职职工238人, 其中博士9人,硕士21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6人,中级职称[2]专业技术人员24人,设有果树资源、育种、水果、果品贮藏加工、植物保护、观赏园艺、情报资料8个研究室,1个试验场,建有国家外专局 国外果树良种引进与开发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山东省外专局国外果树良种引进示范园、国家果树种质核桃、板栗圃、科技部果树技术星火培训基地和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编辑出版《落叶果树》杂志(原《山东果树》,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拥有重要科研仪器100多台(套)。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100多项,育成和审定果树品种34个,获国家专利20项,获各类科技成果126项,其中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8项。
研究平台
建有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建立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农业部泰山温带果树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外专局“国外果树良种引进与开发”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科技部“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山东省果树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外果树良种引进示范园”和“引进国外果树良种保护地栽培示范园”、科技部“果树技术星火培训基地”等研发平台。
仪器设备
拥有生理、生化、分子等研究领域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100多台(套),建有果树育种实验室、果树生理生态实验室、设施果树生物学实验室,1000㎡现代化温室一栋,1000 ㎡的高光效简易温室一栋。建有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和现代果树栽培技术试验基地6处总规模300亩;在果树重点产区建有长期稳定的果树高效标准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6处,总规模5000多亩。
研究成果
苹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1)苹果种质资源研究:国内外苹果种植资源的搜集、保存和评价利用;(2)苹果育种研究: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诱变育种与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抗病育种等;(3)苹果栽培技术研究:现代矮砧密植栽培制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花果管理与提高果品质量技术、果实套袋栽培技术、果园肥水管理与节水灌溉、生态友好型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4)采后处理与加工:智能化简易冷库、气调库研发,果汁饮料及功能型食品研制等。
共有15名专职科研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从事与苹果有关的研究工作。在研发队伍组成上汇聚了苹果育种、栽培、生物技术、土壤肥料、贮藏加工、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专家。
苹果栽培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主持完成的“成龄苹果二十年稳定亩产过万斤”试验,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80年代,“苹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新红星、玫瑰红苹果早果丰产配套技术研究”、“苹果、梨产地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提高苹果质量技术研究”、 “苹果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平原乔砧密植短枝型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等课题,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地(厅)级一等奖1项; 20世纪90年代,承担完成的山东省重大攻关项目“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开展了现代苹果栽培制度和安全优质高效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在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成龄密闭果园优化改造、优质花果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土肥水管理制度、有机化栽培技术以及生态友好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苹果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与栽培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苹果遗传育种研究:先后参加承担“七五”到“十一五”的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部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0多项,主持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7项。 “七五”以来,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岱红、玫瑰红等芽变新品种,实生选种选育出秀水、龙金蜜、岱绿、秋口红等优良新品种,杂交育种选育出早翠绿等新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苹果多倍体的育种工作,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化学诱变研究领域独具一格,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先后获得了龙金蜜、烟青、富士的同源四倍体,该项课题于一九九四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课题组不断深入研究,技术更加成熟,先后得到了金冠、寒富、嘎拉的同源四倍体植株30余株,并且开展了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工作,已经在倍性鉴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早期鉴定体系。本课题组不但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苹果育种课题方面研究,也承担了院市级课题研究,倍性育种、常规育种一直跻身全国前列。2007年以来,通过常规育种初步筛选出2个苹果新优系,在倍性育种方面更加完善了多倍体育种体系,采用了更多的优良亲本,已经获得各种类型的多倍体种质资源80余份,已经完成20余份资源的形态学及抗病性评价。
研究成果: “八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鉴定审定苹果新品种6个;其中玫瑰红、秀水、岱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出版着作2部。
主要研究项目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主持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苹果、梨、桃泰安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樱桃产业主要障碍因子攻关研究”、“小浆果品种筛选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要干果新品种选育研究”、 “主要果树高效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和“主要仁果新品种选育研究”、“主要核果新品种选育研究”,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苹果、梨、桃、杏、樱桃、核桃、板栗、枣、柿子等果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各项研究均按计划进度实施,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 ↑ 板栗最好吃的几种做法,糖炒板栗最常见,最后一种人见人爱!,搜狐,2023-01-09
- ↑ 什么是中级职称,中级职称包括哪些??,搜狐,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