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二黄 |
中文名称;山二黄 分类;戏曲 特点;多样性和独特性 荣誉;文化瑰宝 地区;湖北省十堰市 |
山二黄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戏曲剧种之一。底蕴深厚的庸巴文化,是灿烂的5000年文明的文化瑰宝,竹溪山二黄就是文化宝库存藏众多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珍宝之一。竹溪县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四省交汇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山二黄是湖北省现存的9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是庸巴文化宝库存藏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珍宝之一,被录入《中国戏曲大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曲艺辞典》。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基本简介
山二黄是竹溪人民在漫长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共同创造、积累和发展的文化瑰宝。它直接、生动地反映了竹溪人民的情感、理想和愿望,体现着竹溪人精神、性格和价值观,是承传竹溪优良传统的血脉所在,在几百年蕃衍流播中,它若春风摇漾,如巨波浩荡,无美不臻,历世弥光。[1]
分布区域
山二黄是以鄂西北十堰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湖北戏曲剧种。分布区域受其基本特征影响:由于山二黄孕育于鄂西北及陕南地区,并与该地方言语音、民间杂腔小调融洽流变而成的地方剧种,因此而成了以鄂西北郧阳地区(十堰市)为中心的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山二黄早期以楚调为基,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处,民众杂居。"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因而流传易于被毗邻地区民众接受,具有流传广域性的特征。山二黄分布于十堰市郧县、郧西、丹江口、房县、竹溪、竹山、神龙架林区等地,以及与竹溪毗邻的陕西平利、安康、商洛、汉阴、紫阳等地。悠久的庸巴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人文地理环境,哺育和发展了山二黄。竹溪县山二黄剧团系全国、湖北、十堰唯一能演山二黄剧种的专业剧团。[2]
历史渊源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山二黄源于清代乾、嘉年间随荆、襄移民带进山的楚调与鄂西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逐渐结合流变而形成的戏曲剧种。查乾隆年间,黄州府一带确有众多移民在鄂西北及陕南落户。清代英山县《王氏宗谱》、崇阳县《李氏宗谱》均有祖上族人迁徙郧阳府的记载。鄂西北各县及陕南诸县亦均有清代黄州会馆旧址。竹溪县山二黄老艺人童觉平(1900-1983)祖籍为黄州府罗田县。其家于乾隆中期迁居竹溪县城,始以经商营生,至第三代即以传唱山二黄,兴办"万字"(即座堂清唱)出名。房县山二黄老艺人范大德其祖父范仁保领班赴陕西安康演出,并留住安康办了"祥瑞班",传了"瑞、彩、方、盛"四个字辈的艺人。其中知名者有生角周瑞福,净角夏瑞告,生角与末角兼演的姚彩盛等。清光绪年间,山二黄在郧阳一带相当盛行。时有郧县黄龙滩富豪萧明甲出钱聘何宏生、周庆云等为师,按"天、子、重、英、豪"五字排辈,开办科班。该科班实际只办到了"重"字科,但培养的人才已属不少,成名者甚多。其中"天"字科三生陈天庆于抗日战争初期曾两次应邀到陕西安康、汉中等十多个县演出数月,在当地有"汉中红"之誉。"子"字科三生王子清(即王茂洪)以唱功取胜,曾在安康县城摆擂连演48天,座无虚席。
鄂西北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山二黄早期主要是业余清唱,俗称"坐万字",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主办者临时邀约而成。民国年间,鄂西北各县相继有业余"万字班"改座堂清唱为挂衣登台演出。郧县的"万山学社",竹溪的"三亦社"、"新溪剧社",竹山的"三易社",房县的"三乐社"等皆有一定影响,除此,各地较大集镇也出现了一些业余戏班。郧县的黄龙班、鲍峡班,竹溪的中合班,均县(丹江口)的孙家湾班,郧西的天河镇班、上津班,竹山的官渡班等皆为知名。另外,还有十多个山二黄皮影班,巡回山乡演出。在长期的群众性的演唱和学唱山二黄的过程中,山二黄逐渐吸收了地方杂腔小调(如八岔子、七句半等),道白吸收了方言土语,亦称郧阳官话。使山二黄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
解放前山二黄主要排演传统剧目,建国后并重排演现代戏,经过戏改和不断的探索创新,山二黄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主要特点
山二黄属皮黄腔系的戏曲剧种。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山二黄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剧目、声腔、表演三个方面。[3]
剧目
现存剧目100多个,早期以"座万字"(座堂清唱)为主,多演唱传统折戏和本戏,以唱工见长。中期组班立社,开办科班,挂衣登台,演出以传统本戏为主。当时各班社演出的传统剧目,总起来约有400余个,其中列国戏、唐代戏、宋代戏居多。山二黄传统剧目主要有一个"十"和六个"四"。所谓"一个十"是指"十大台",即《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所谓"六个四"即"四大逼宫"、"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铡"、"四大征"、"四大姻缘"等。与其他皮黄剧种相比,岳家戏和水浒戏较少。解放后,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整理改编和移植了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花子骂相》曾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移植剧目《将相和》、《游西湖》、《革命自有后来人》等颇有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创作演出的《娘子县官》、《夜半锣响》、《贵客临门》、《村官拜师》等剧目均在省、市级获多项大奖。
声腔
山二黄唱腔有西皮、二黄、唢呐二黄、反二黄、四平调等,均属板腔体。有时兼唱吹腔、杂调。少数剧目唱昆曲,如《大赐福》等。
西皮
上下句结构,男女行分腔演唱。男行唱腔(含小生、老旦),上句多落2音,下句落1音。女行唱腔,上句多落i音,下句落5音。板式板眼规律多为眼起板落,其中<碰板一字>多为板起板落。胡琴定6 3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
二黄
上下句结构,男女行无严格分腔。上句多落l或6音,下句落2或5音。胡琴定5 2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用唢呐伴奏的二黄腔,称唢呐二黄,唱腔高吭激昂,多用于红生戏。反二黄是二黄的反调,旋律婉转,富于抒情,其板式与二黄同(无扣扣板),胡琴定15弦伴奏,常用调为l=A。二黄、唢呐二黄、反二黄的板眼规律均为板起板落。四平,又称二黄平板,上下句结构,无行当分腔。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收腔又可落5音。板式只有一板一眼的<四平>,别无变化。板眼规律为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胡琴定52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
山二黄的组腔手法常有二黄唱段中用四平收腔,并有二黄西皮相互转接演唱的传统。如《二进宫》剧中,李艳妃、徐延昭、杨波三人对唱"他二人执意不肯把国保"唱段,即是由<二黄导板>、<原板>转<西皮二流>、<三流>,再转<二黄摇板>收腔。
表演
山二黄的表演特别注重唱工,唱腔讲求字正腔圆,音纯韵美。既委婉优雅,又粗犷纯朴。以唱工见长的行当,如末、生、净、旦是不可缺少的。丑角也要求有好的唱工。同时并重做工和武工,强调唱文戏要有武戏的功底,唱武戏要有文戏的做派。在声调方面,概用本音而不用边夹音。坚持末角用团音、生角用本音,净角用虎音,小生也用本音,旦角的传统唱法为窄音,经改革后,真假嗓音结合使用。
山二黄角色分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各行演唱自成特色,艺人中常有"旦讲细园净讲宽,生讲干净丑讲酸,贫末苦旦糠糠战,小生韵味如清泉"之说。十行角色皆有唱工重头戏,其中生行唱工戏尤为突出。如《斩李广》中李广要连唱七十二个"再不能",《白逼宫》中汉献帝要连唱四十八个"欺寡人",对嗓音、气息的运用要求甚高。在行当应工方面,与其他皮黄剧种也有所不同。如汉剧的十杂行归山二黄的二净行应工,汉剧的六外行由山二黄的生末角或小生分担,汉剧的二净归山二黄的六外唱。山二黄的十杂行为贴补行当,要求能为各个行当唱贴补角色。
山二黄的道白基本采用本地语音,以原郧阳地区"官话"为主。其调值音程跨度较小,显得平稳、质朴。念白,打引一般为本地音配中州韵,韵押十三辙,因而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雅俗共赏的特征。某些剧中人物另有规定口音。如:太监操京白,《宇宙锋》中的乳娘操黄州白,《张松献图》中的张松操四川白,《穆柯寨》中的穆瓜操陕西口音等。
解放以后,山二黄的表演不断吸取其他艺术品种的优秀表现形式使其表现手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如移植剧目《屠夫状元》等,吸收运用了歌剧的领唱、伴唱、合唱等形式,增强艺术感染力。创作剧目《娘子县官》,吸收了现代戏程式改革的经验,使之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感。
相关器具
伴奏乐器
山二黄的伴奏乐器分武场和文场。武场有牙板、板鼓、堂鼓、铙钹、大锣、小锣、马锣梆子、二五子等。文场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大件,配以笛子、唢呐、笙等吹管乐器。解放后,又增加了扬琴、大提琴、黑管等乐器。
服饰衣箱
山二黄的服饰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箱,脚箱四大类。建国后政府多次筹资购置充实衣箱和盔帽箱。蟒袍、官衣、女披、开氅、大靠、官帽、凤冠等近百样,一应俱全。这些制品、规制仍沿用至今。
舞美作品
山二黄舞台美术的特点和作用可以这样概括:"一桌二椅"说时空、"彩墨勾脸"说性情、"朱衣画裤"立象以尽意、"鼓之舞之"以尽神。山二黄的舞台装置在过去的传统剧目中多为"一桌二椅"。建国后经过改革,舞台装置主要是舞台布景作品。舞台布景分软景和硬景两种。软景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把较大的场面和较远背景制作成幻灯片,用投影灯投射到底幕上,用以烘托气氛。布置在表演区的软景又称为网景,是将所需景物绘制掏剪后贴于网上,增加舞台透视层次感。硬景是将剧情发生发展的场地建筑物、自然景物等制作成硬景片置于表演区,以虚拟再现的方式呈现于舞台,增加真实感。舞台布景一般采用软景,硬景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方法。近些年来,由于人力和物力的原因,简化了舞台布景,多采用于剧情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或象征物装饰舞台。
脸谱
脸谱是山二黄戏曲独到的艺术。通过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惟妙惟肖的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随着剧种的发展,山二黄由其初简单的水粉、胭脂到油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旦净丑的脸谱化妆图案。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竹溪重温山二黄 , 中国网 2017-02-11
- ↑ 历史文化|中国地方戏曲之稀世瑰宝——“山二黄” , 金刺猬戏剧网 2018-10-16
- ↑ 庸巴文化之稀世瑰宝——“山二黄” , 竹溪新闻网 2009-08-17